第一百三十七章 封王拜相,踏破山门(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嫡子、庶子,跑去求学,莫不以成为上阴学子为骄傲。”  

这一番话好似地图炮,让许多出身世家门阀的朝中大员都低下头,以袖掩面。  

没办法,上阴学宫是天下士子梦寐以求的圣地。  

连左相、闻太傅这样的肱股之臣,都曾是其中的一名学子,更何况其他人。  

“宋爱卿继续说。”  

赵穆饶有兴致,把玩着手中金盏。  

“陛下,微臣并非觉得再立学宫有不妥之处。”  

“事实上,我大周确实应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传道受业解惑之所!”  

“但要有良师,要有声势,更要有够分量的学问,否则空有学堂百座、空有圣贤典籍,怎么也比不过大楚的圣人城!”  

名为宋义的工部尚书诚恳说道。  

他知道陛下对教育极为重视。  

甚至将其定为国策。  

否则。  

也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开科举,建学堂,编写启蒙童书。  

但,要是没有合适的条件。  

那座立起的学宫,只会成为笑柄。  

“宋爱卿所言不无道理。左相,你怎么看?”  

赵穆收回视线,转而望向另一边。  

虽然说,他并不怎么瞧得上左端云的帝王之学。  

但对于文圣门徒所总结出来的那一套见解,法、术、势三者合一,颇为几分认同。  

一朝之主,九五天子,不应该直接表明自己的看法。  

否则,很容易造成倾向。  

使得朝臣都往某一边倒过去。  

“臣以为,陛下圣明,万事万物皆了然于心,怎么会想不到这些问题。”  

“左先生三进三出书山学海,学究天人,修养深厚,乃是天下士子的楷模和表率。”  

“此为学宫之良师。”  

“再者,陛下如今成为周天榜首,名传天下。”  

“论及声势,谁能比之?”  

“至于两座学宫的学问高低,谁为正统?”  

“想必陛下更是早有定计,无须老臣再来多言。”  

左相面容严肃,语气平淡。  

工部尚书宋义哑口无言,苦笑一下,老实坐回席位。  

上阴学宫的左端云,这人的大名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上一次金鼎论道,拔得头筹的超拔人物。  

撑起一座学宫,倒是没什么问题。  

赵穆洒然一笑,无声感慨道:  

“宋义只能当个尚书,而人家可以坐稳左相之位,并非全然没有原因。”  

对于局势的把握,细节的观察。  

左相要更清晰,更敏锐。  

“新学宫的大祭酒之位,朕决定交给左先生,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赵穆做事向来讲究效率,既然提及到稷下学宫建立、选址等事,那就干脆定下左端云的身份。  

“合该如此。”  

闻太傅颔首。  

左相赞同。  

其余人等纷纷附和。  

“陛下,如今右相之位空悬,以左先生之大材,可当此大任。”  

闻太傅忽然又说道。  

赵穆嘴角微翘,再次感慨。  

这些能屹立不倒的老臣,没有谁是省油的灯。  

把自己的心思,猜得很透彻。  

“准奏。”  

赵穆颔首。  

授予右相之位,左端云就等于被绑上大周的战车。  

他的气数与王朝国运,紧紧地拴在一起。  

左端云面色平静,缓缓起身,拱手拜谢。  

他已经想好了,若想传承文圣一脉,再进一步。  

就要拿住大周天子所说的那八个字,才好另辟蹊径,自立门户。  

做祭酒,当右相,都是为了积累。  

“十一皇子监国有功,也该赏赐。”  

赵穆手指轻轻叩击桌案,而后道:  

“封亲王,加九旒冕。”  

同样无人反对。  

一片附和。  

这才刚登基,赵穆已经成功竖立起了乾纲独断、一言九鼎的威严气度。  

赵原走出席位,躬身谢恩。  

他望着面带笑容的皇兄,心中淌过暖流。  

“朝堂事说完了,朕再来聊聊江湖事。”  

赵穆挥手,丝竹弦乐渐消,歌姬舞女撤去。  

“朕立学宫,是为了让圣贤之道不再束之高阁,只流通于世家门阀,大族官宦之间。”  

“只不过大周以武立国,尚武之风不容忽视。”  

“此前,朕有心办一座讲武堂,收集天下武学,编撰武经,培养行伍士卒,军队高手。”  

风行空,庞惊阳两人对视了一眼。  

一人是混元道掌教,一人是云中居青龙峰首座。  

他们听出意思,面色都有些凝重。  

自古以来,世家门阀把持入仕的进身之阶,江湖帮派垄断武道的上升空间。  

故而,一座王朝少有属于自己的军中高手。  

九边军镇,大名鼎鼎的几位将军、王侯,多半都有拜入宗门的经历。  

这位大周天下既要立学宫,还想建讲武堂。  

所图之大,在座各位都看得清楚。  

“陛下,要尽收江湖之武功?”  

风行空眸光微动,沉声问道。  

对于一座正宗而言,掌教性命、门人多少皆没有“传承”两个字来得重要。  

那是命根子!  

立身之本!  

怎么可能轻易拱手让人。  

哪怕大周天子连续镇压紫霄宫、须弥山,令上阴学宫的左端云俯首称臣。  

其实力深不可测,天下无敌。  

风行空照样不会退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