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琏二爷上阵杀敌,枪玩的很溜啊!(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更加激怒了这些鞑子,他们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我们都冲过来了,你还搁这愣着,这不是看不起我们吗?

他们夹紧马腹,加快了冲击速度,很快便来到了三百步的位置。

贾琏提起一支炎黄步枪,抬手就是一枪。

“嘭!”

一声枪响过后,领头的鞑子军官应声倒地。

由于战马的冲击速度太快,他落入后在地上翻滚了好几圈才停下来,其余的鞑子都惊呆了。

这隔着近三百步的距离,敌人是怎么做到的,而且只听到火铳的声音,却根本看不到对方开火的硝烟,这到底地是怎么回事?

与此同时,身边的五十个龙骑兵,也纷纷开火。

“砰砰砰……”

一阵硝烟随着枪响升腾而起,鞑子骑兵又倒下了十来人。

因为在马背上开枪,不如双脚站在地面上稳定,命中率很自然的降低了。

当看到升腾而起的硝烟,这些鞑子才放心下来。

贾琏手里的炎黄步枪是无烟火药,超出了这些鞑子的认知,他们还以为是什么超自然的力量呢。

既然对方用的的确是火铳,那就好办了。

剩余的鞑子无不信心满满,朝着贾琏他们冲来,只要再靠近一些,这五十多个明军就是他们的战利品了。

事实上,这些鞑子的想法并没有错,虽然火器从南宋时期开始运用到军事上,到现在发展了四百多年,但毛病还是特别多,以至于不能完全取代冷兵器。

以列装最多的鸟铳来说,其射程勉强可以比得上弓箭,但射速,精度方面却远远不如。

但鸟铳能在战场上有一席之地,主要原因在于,鸟铳兵训练特别简单。

一个熟练的骑兵,没个两三年别想训练出来,而且对兵源素质也有很大的要求,不然臂力不够,弓都拉不开,此外视力也很重要。

而鸟铳兵就简单了,不需要有什么额外的要求,只要一个人能举起十斤重的鸟统,经过半个月的训练,就能上战场杀敌了。

而且鸟铳规模使用,可以轮番射击,作战很久,但一个弓箭手,连射十几支箭矢就会耗尽力气,无法继续开弓。

总而言之,想要培养出一批合格的弓箭手,耗费金钱成本和时间成本,都远超火铳兵。

所以火铳纵然有诸多不足,也依旧被大量运用,然后不断改良,最终成为统治战场的单兵武器。

这些鞑子弓箭手不明白这个道理,但他们知道,火铳的射速很慢,等到他们再接近一点,便能利用弓箭消灭这些明军。

但是,贾琏手中的可是炎黄步枪,后装枪的射速可以点都不慢。

“嘭!”

“嘭!

眨眼之间,两枪下去,又干掉了两个鞑子红甲兵,也就是红巴牙喇兵。

“砰砰砰”

此时,龙骑兵们也纷纷完成了装填,一阵枪声随即响起,十几个鞑子应声摔落马下。

但这些鞑子此时没有恐惧,反而是愤怒,这些明狗居然杀了他们这么多人,这如何能忍。

马上就要接近到弓箭射程了,这些鞑子都铆足了劲,准备将这些明军射落马下。

“撤!”

此时龙骑兵们已经不能继续装填了,贾琏只能带队先撤,拉开距离。

龙骑兵都是一人双马,骑着一匹牵着一匹,两匹换着骑乘,可以保持足够的续航。

当然,跟骚包的贾琏一人五匹马还是不能比的。

不一会,龙骑兵们便把鞑子骑兵远远的甩开了。

当距离拉开到三百步的时候,贾琏下令停下脚步,龙骑兵们继续装填。

此时鞑子骑兵意识到情况不对,连忙掉头就走,但已经来不及了,一阵枪响,有倒下了十几人。

贾琏也连开三枪,干掉了三个鞑子。此时这支百人的鞑子骑兵,已经损失近半,他们已经无力在与贾琏带着的这个龙骑兵小队对抗了。

重新将枪管内装好火药和子弹,贾琏带着龙骑兵再次追了上去。

对于这些鞑子骑兵来说,真就是风水轮流转。

此前他们靠着自己是弓箭手,攻击距离远的优势,放天承军侦骑的风筝。

而现在,龙骑兵的攻击距离比他们更远,让他们的弓箭根本挨不到。

残存的五十来号鞑子试图逃跑,但很快就被追上,然后又是一轮齐射,又倒下了十来人。

后续的战斗,基本都是重复这些步骤射击完毕后,停下来装填火药,装填完毕策马追赶,利用一人双马的优势拉近距离,再度射击,循环往复。

不到两炷香的功夫,这支百人的鞑子骑兵队伍,便被贾琏带着五十人的枪骑兵小队,全部歼灭。

而己方,却无一人伤亡,毕竟鞑子根本挨不着他们。

此时,整个原野上的都不断地响起枪声,各个龙骑兵小队,也纷纷与鞑子骑兵接战了。

和贾琏带着的这个小队一样,他们都是采取这种你来我打,你追我跑,你走我追的战法,就是不跟鞑子骑兵近距离接触。

有些小队还会配合行动,比如一方埋伏好,另一方前驱引诱,射杀一批鞑子,把剩下的引诱到伏击圈,然后另外一只埋伏好的小队又射击一轮。

等鞑子想反击,最开始被他们追着跑的那一队已经装填完毕,又可以朝着他们开火了。

在龙骑兵小队的不断绞杀下,这些鞑子骑兵根本没机会靠近到主力附近。

如此一来,大军继续保持正常速度前进,而龙骑兵小队们,在前方绞杀着鞑子的骑兵。

“怎么回事?”

“这倒地是怎么回事?”

“谁能告诉我究竟发生了什么?”

此时指挥鞑子骑兵袭扰的甲喇章京桑格不断的咆哮着。

他派出去两千骑兵,都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