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总兵唐通,琏二爷杀唐通!(3/4)
弹丸在他的视野中不断扩大,连连后退,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两发子弹都正中唐通的面门,直接把他的脑袋的稀烂,死的不能再死了。
望着唐通的脑袋成了碎西瓜,吴远带领的这两百多个刀斧手目眦尽裂,怒吼着冲向贾琏等人。
这二百多人,都是唐通克扣普通士卒军饷,豢养起来的家丁。
他们的衣食,地位,待遇都远超其他普通士兵,身体素质也更加强悍,都是从军中精挑细选的精锐,绝对忠于唐通。
其实在大明军队,豢养家丁是普遍现象,一个总兵麾下少则上万,多则十万八万的兵马,真正能打仗其实没多少。
往往一支上万人的军队,其核心战斗力就是几百人的家丁队伍,一旦家丁死伤惨重,整个队伍也就崩溃了。
而武将豢养家丁,也是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
对于家丁来说,皇帝的命令都不如主将一句话好使,他们唯主将的命令是从。
就比如,蕲州参将王允成烧杀抢掠,民怨沸腾,崇祯皇帝下旨锦衣卫将其捉拿进京,王允成求助左良玉。
结果左良玉庇护王允成,这些锦衣卫都拿王允成没辙,左良玉家丁根本不管你锦衣卫奉的谁命令,根本不让锦衣卫进军营,他们只听自家主将左良玉的。
这些锦衣卫也不敢逼迫太甚,左良玉拥兵二十万,万一把左良玉逼得造反了就没法收拾了。
也正因为有家丁的存在,崇祯虽然杀了不少文官,但杀掉的武将却几乎没有。
对于眼前这二百多家丁来说,唐通就是他们的衣服父母。
现在唐通被贾琏杀了,他们就像是亲爹亲妈被杀了一样,瞬间被愤怒冲昏了头脑。
不过任凭他们如何愤怒,贾琏一点都不在乎。
在只有三倍力量的时候,他就能以一敌百,斩杀五十多个鞑子。
现在的他,已经拥有了十五倍的力量和关羽武技,以及杀敌累积三百人和一千人,系统奖励的百步穿杨,横扫千军两项技能。
贾琏淡定的将身前的饭桌端起来,然后精准无比的砸向了吴远。
吴远这个唐通的亲信将领,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饭桌咋成了一团肉泥,连带着身边的十几个刀斧手也被干掉。
其余的人则丝毫没有畏惧,继续如同波浪般,冲向贾琏。
而刘成则迅速带着十余名士兵来到帐外,他们的任务是守住中军大帐,不让一个刀斧手趁机逃脱。
营帐内,贾琏挥舞着方天画戟,如同割草一般斩杀着唐通的家丁,哀嚎惨叫不绝于耳。
一炷香的功夫过后,贾琏一身鲜血,从中军大帐走了出来。
而营帐内,则留下了两百多具尸体。
对于中军大帐内发生的事情,营帐外面的人都一无所知,这还的感谢唐通提前做的安排。
杀害友军,抢夺战功这种事情,他可不敢光明正大的做。
毕竟除了可以绝对信任的家丁之外,其余的人都有可能向朝廷告密。
所以他早就下令,没有命令不许靠近中军大帐,等悄无声息的干掉贾琏,便可直接攻打塔山堡。
原本是唐通为了自己做的安排,此刻却成全了贾琏。
解决掉唐通和他的家丁之后,贾琏要夺取三晋镇的兵权。
“敲点将鼓!”
贾琏一声吩咐,两名孔武有力的士兵来到点将台,擂动战鼓。
听到点将鼓响,原本懒散的躺在草地上晒太阳的宣化镇士兵,纷纷起身朝着校场跑去。
当他们来到校场,却发现点将台上不是他们的总兵唐通,而是不久前被自家总兵亲自迎接进来的贾琏。
不一会,宣化镇的上万士兵,全部集聚在校场,黑压压的一大片,放眼望去,全是盯着盔甲的脑袋。
扫视一遍,贾琏朗声道“你们一定很奇怪,为何只有本将在此,没看到你们的总兵唐通一起陪同前来?”
贾琏的话没错,特别是唐通麾下的几个参将,游击,看到贾琏只身前来,却没有唐通的身影,而且贾琏一身鲜血,都有些莫名其妙。
“宣化镇总兵唐通,勾结建奴,此罪一。临阵脱逃,致使战局糜烂,此罪二。后又贪图友军战功,谋害本将,想要将生擒皇太极,斩杀豪格,以及击杀俘获万余鞑子的功劳据为己有,此罪三。无论哪一条罪行,都是死罪!方才,本将已将唐通就地诛杀!”
一番话语结束,所有的宣化镇兵将都惊呆了,他们甚至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们的总兵大人勾结建奴?临阵脱逃,难道不是得到了总督大人的命令?贾琏生擒了鞑子皇帝,杀了鞑子太子,还击杀俘虏万余鞑子?
这哪一条都超出了他们的认知,他们都感觉自己听错了一般。
但是,唐通被诛杀则带给了他们最大震撼,这可是总兵啊,武将的最高级别。
要知道整个崇祯朝,到现在十五年间,也只有两个总兵死在自己人手上。
一个是东江总兵毛文龙,被蓟辽督师袁崇焕矫诏斩杀,导致东江大乱,最后袁崇焕也落得个凌迟处死的下场。
另外一个则是前前前前任三晋总兵张鸿功,己巳之变时率军勤王,结果部下发生哗变,劫掠百姓,盛怒之下被崇祯皇帝下令处死。
当时他手下的两万多兵全部溃散,手里只有三百多个家丁,而京师云集了各路勤王大军四五十万,他的家丁也没能保住他自己的性命。
很快就有唐通的亲信站出来质疑“这不可能,我们是奉总督洪大人之命撤退,总兵大人怎么可能临阵脱逃,怎么可能谋反?”
“此贼定然是想诓骗我等,带着我们去投靠鞑子。”
“对,这狗贼一定是
两发子弹都正中唐通的面门,直接把他的脑袋的稀烂,死的不能再死了。
望着唐通的脑袋成了碎西瓜,吴远带领的这两百多个刀斧手目眦尽裂,怒吼着冲向贾琏等人。
这二百多人,都是唐通克扣普通士卒军饷,豢养起来的家丁。
他们的衣食,地位,待遇都远超其他普通士兵,身体素质也更加强悍,都是从军中精挑细选的精锐,绝对忠于唐通。
其实在大明军队,豢养家丁是普遍现象,一个总兵麾下少则上万,多则十万八万的兵马,真正能打仗其实没多少。
往往一支上万人的军队,其核心战斗力就是几百人的家丁队伍,一旦家丁死伤惨重,整个队伍也就崩溃了。
而武将豢养家丁,也是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
对于家丁来说,皇帝的命令都不如主将一句话好使,他们唯主将的命令是从。
就比如,蕲州参将王允成烧杀抢掠,民怨沸腾,崇祯皇帝下旨锦衣卫将其捉拿进京,王允成求助左良玉。
结果左良玉庇护王允成,这些锦衣卫都拿王允成没辙,左良玉家丁根本不管你锦衣卫奉的谁命令,根本不让锦衣卫进军营,他们只听自家主将左良玉的。
这些锦衣卫也不敢逼迫太甚,左良玉拥兵二十万,万一把左良玉逼得造反了就没法收拾了。
也正因为有家丁的存在,崇祯虽然杀了不少文官,但杀掉的武将却几乎没有。
对于眼前这二百多家丁来说,唐通就是他们的衣服父母。
现在唐通被贾琏杀了,他们就像是亲爹亲妈被杀了一样,瞬间被愤怒冲昏了头脑。
不过任凭他们如何愤怒,贾琏一点都不在乎。
在只有三倍力量的时候,他就能以一敌百,斩杀五十多个鞑子。
现在的他,已经拥有了十五倍的力量和关羽武技,以及杀敌累积三百人和一千人,系统奖励的百步穿杨,横扫千军两项技能。
贾琏淡定的将身前的饭桌端起来,然后精准无比的砸向了吴远。
吴远这个唐通的亲信将领,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饭桌咋成了一团肉泥,连带着身边的十几个刀斧手也被干掉。
其余的人则丝毫没有畏惧,继续如同波浪般,冲向贾琏。
而刘成则迅速带着十余名士兵来到帐外,他们的任务是守住中军大帐,不让一个刀斧手趁机逃脱。
营帐内,贾琏挥舞着方天画戟,如同割草一般斩杀着唐通的家丁,哀嚎惨叫不绝于耳。
一炷香的功夫过后,贾琏一身鲜血,从中军大帐走了出来。
而营帐内,则留下了两百多具尸体。
对于中军大帐内发生的事情,营帐外面的人都一无所知,这还的感谢唐通提前做的安排。
杀害友军,抢夺战功这种事情,他可不敢光明正大的做。
毕竟除了可以绝对信任的家丁之外,其余的人都有可能向朝廷告密。
所以他早就下令,没有命令不许靠近中军大帐,等悄无声息的干掉贾琏,便可直接攻打塔山堡。
原本是唐通为了自己做的安排,此刻却成全了贾琏。
解决掉唐通和他的家丁之后,贾琏要夺取三晋镇的兵权。
“敲点将鼓!”
贾琏一声吩咐,两名孔武有力的士兵来到点将台,擂动战鼓。
听到点将鼓响,原本懒散的躺在草地上晒太阳的宣化镇士兵,纷纷起身朝着校场跑去。
当他们来到校场,却发现点将台上不是他们的总兵唐通,而是不久前被自家总兵亲自迎接进来的贾琏。
不一会,宣化镇的上万士兵,全部集聚在校场,黑压压的一大片,放眼望去,全是盯着盔甲的脑袋。
扫视一遍,贾琏朗声道“你们一定很奇怪,为何只有本将在此,没看到你们的总兵唐通一起陪同前来?”
贾琏的话没错,特别是唐通麾下的几个参将,游击,看到贾琏只身前来,却没有唐通的身影,而且贾琏一身鲜血,都有些莫名其妙。
“宣化镇总兵唐通,勾结建奴,此罪一。临阵脱逃,致使战局糜烂,此罪二。后又贪图友军战功,谋害本将,想要将生擒皇太极,斩杀豪格,以及击杀俘获万余鞑子的功劳据为己有,此罪三。无论哪一条罪行,都是死罪!方才,本将已将唐通就地诛杀!”
一番话语结束,所有的宣化镇兵将都惊呆了,他们甚至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们的总兵大人勾结建奴?临阵脱逃,难道不是得到了总督大人的命令?贾琏生擒了鞑子皇帝,杀了鞑子太子,还击杀俘虏万余鞑子?
这哪一条都超出了他们的认知,他们都感觉自己听错了一般。
但是,唐通被诛杀则带给了他们最大震撼,这可是总兵啊,武将的最高级别。
要知道整个崇祯朝,到现在十五年间,也只有两个总兵死在自己人手上。
一个是东江总兵毛文龙,被蓟辽督师袁崇焕矫诏斩杀,导致东江大乱,最后袁崇焕也落得个凌迟处死的下场。
另外一个则是前前前前任三晋总兵张鸿功,己巳之变时率军勤王,结果部下发生哗变,劫掠百姓,盛怒之下被崇祯皇帝下令处死。
当时他手下的两万多兵全部溃散,手里只有三百多个家丁,而京师云集了各路勤王大军四五十万,他的家丁也没能保住他自己的性命。
很快就有唐通的亲信站出来质疑“这不可能,我们是奉总督洪大人之命撤退,总兵大人怎么可能临阵脱逃,怎么可能谋反?”
“此贼定然是想诓骗我等,带着我们去投靠鞑子。”
“对,这狗贼一定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