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拜师菩提(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什么是仙风道骨?  

眼前的菩提祖师就是!  

周身自成灵韵,一眼万年,见之忘俗。  

猴子一见,倒身下拜,磕头不计其数,口中直道,“师父,师父,我弟子志心朝礼,志心朝礼!”  

猴子磕头不计其数,秦云也不愿因此被猴子给比下去,因细节而错失仙缘。  

猴子拼数量,那他就只能靠质量了。  

至于磕头......  

天地君亲师,拜一拜也是应当。  

秦云当即郑而又郑,无比诚恳的给菩提行大礼朝拜。  

一拜、两拜、三拜,每一拜都礼数周全,诚心诚意。  

菩提祖师见秦云和猴子两人以不同的方式磕头拜师,也不住打量这一人一猴。  

猴子倒还好,命中注定和他有师徒之缘。  

倒是秦云......好深厚的功德!  

不看不知道,细看之下让祖师都意外。  

观秦云面相、骨龄,也不过双十年华,怎积下如此功德?  

秦云体外,隐隐都能看到功德之光了!  

奇哉!  

怪哉!  

不过,有此功德,倒也算是福缘深厚,收入门下倒也无妨。  

菩提祖师看向秦云,“你是哪方人士?且说个乡贯姓名明白,再拜。”  

秦云忙答道,“弟子姓秦名云,乃是南赡部洲大燕国人士,出身鲁国秦氏......弟子诚心修行,万望祖师收留。”  

菩提祖师:“秦云,既然你能入得我山门,即是和我有缘,收你为徒自无不可。”  

听到祖师的话语,秦云哪儿还不知道他这已经是拜师成功?  

“弟子,拜见师父。”  

秦云大喜过望,连忙再次向菩提祖师行大礼拜谢。  

菩提祖师点头,道,“善。且先起来,寻个座位坐下吧!”  

秦云:“师父,这是弟子准备的束脩,望师父笑纳。”  

“哦?”  

菩提祖师百家皆通,对于束脩自然不会陌生。  

但他向来超然物外,收徒讲究的就是一个“缘分”。  

对于束脩,还真没有什么要求。  

有,可以;没有,亦可。  

听到秦云还有束脩奉上,祖师还是难免对秦云多了一些好感。  

经不可轻传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菩提祖师什么身份?  

只要他想要,天下什么宝贝他得不到?  

对于秦云的束脩,祖师也就看个乐呵,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只见秦云打开包袱,拿出了一幅画。  

“师父,这幅画乃弟子所作,所用材料就是弟子所造,弟子将其命名为:纸。”  

见成功引起了菩提祖师的兴趣,秦云忙很有眼色的将画呈上。  

“纸?倒是有趣!”  

菩提祖师只是一眼,就看出纸的巨大价值。  

有此一张纸,对于文明的传承,意义极其重大。  

至于在纸上写字画画,那更是风雅之事。  

至此,祖师也明白为何小小年纪,就身怀如此大功德了。  

“咦?这字......和时下流行的文字有大不同,但规矩方圆,自成妙笔,好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妙妙妙!”  

菩提祖师儒道释三教皆通,但对佛家三乘教更是造诣极深。  

猴子在菩提祖师门下修行十年,取经的时候甚至还能够指点唐僧经义。  

唐僧官拜“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于经义一道造诣冠绝大唐,而悟空却能指点唐僧。  

徒弟都这么厉害,可想而知菩提这个师傅于佛学一道造诣有多深。  

在看到这个佛偈的瞬间,菩提就体悟到了其中所阐明的禅意,越是体悟越是能感觉到其中的精妙。  

一时对这这幅画颇有些爱不释手!  

祖师满意笑道,“你有心了,这首诗是你所做?”  

秦云:“弟子不敢欺瞒,这首诗是弟子幼时听一个异人所唱,感觉意境高远,就记了下来。”  

祖师点头,对秦云的“老实”很满意。  

想想也是,这首诗甚妙,没有高深的佛学修养,还真作不出。  

秦云趁热打铁,道,“祖师,这是笔墨纸砚,弟子将其称为‘文房四宝’;这是‘绿茶’,乃是弟子亲手摘自春雨后的茶树,亲手炒制......”  

“善。”  

菩提祖师很满意,让童子将束脩收下。  

秦云则很识相的站到了一旁!  

祖师点头,看向了早就等的急不可耐的猴子,问道,“你姓甚名谁,又是何方人氏?”  

见到祖师终于问道了自己,猴子忙学着秦云的模样,又是磕头又是送上束脩。  

看到猴子送上一些亲手制作的果干、涂鸦,还有秦云帮忙准备的一些礼物,菩提祖师也好,众多小仙侍也好,纷纷哈哈大笑。  

很快,众人也看出来了,猴子不似秦云这般精明,但胜在“赤子之心”,且拜师心诚,也获得祖师的认可。  

后面就是秦云非常熟悉的桥段,祖师很耐心的给猴子取了个“孙悟空”的名字。  

正是:  

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需悟空。  

看到祖师给猴子取名,秦云心中忽而生出一种隐忧——祖师没有给他赐名!  

不要觉得赐名不好,古人和现代人观念差别很大,极重规矩。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唯有赐名之后,才能真正算是拜师成功。  

就拿猴子来说,拜师菩提,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