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祖龙现状(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位仙王的指点,已经是天大的造化了。  

再次向李执道谢之后,那些仙古天骄就离开了。  

唯有拓跋玉儿有些依依不舍,不愿意就此离去。  

和那些被困在黑暗囚笼中无数岁月的仙古天骄相比,拓跋玉儿的道心还需要多多的磨炼。  

可是,二十几岁的年龄注定了她的心态不会像那些老古董一般沉稳。  

“小玉儿,仙古秘境即将彻底和外界联通,你哥哥也快出来了。接下来你就回截天教修行吧。属于你们年轻人的时代即将到来。好好把握接下来的黄金修炼岁月。”李执嘱咐道。  

“老师,您是要离开了吗?”拓跋玉儿问道。  

“不错。贫道有重要的事情去做,很快就会离开此界。”李执点了点头道。  

而后,李执就将从仙古世界中抓出来的那片仙道坟墓地界,熔炼到了那座效仿接引古殿修建而成的黄金道宫之内。  

“此物你带在身上护道。除非仙王级别的强者亲自对你出手,否则它可以护你周全。”  

而后,李执更是将黄金道宫匾额上的“接引”二字抹去,铭刻上了属于他的大道烙印。  

“长寿仙宫。”  

四个仙道文字仿佛蕴含了天地万道演化的终极奥义,瞬间就让拓跋玉儿沉迷在其中。  

足足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拓跋玉儿才从悟道状态下醒来,道行更是直接暴涨到了真一境界大圆满的程度。  

“多谢老师赐宝。”  

拓跋玉儿已经看出,被李执改造过的长寿仙宫已经晋升到了仙器层次,而且是仙器中的极品。  

仙殿掌握的那座古老的仙器青铜仙殿,绝对不是这座长寿仙宫的对手。  

长寿仙宫,虽然比不上真正的仙王法器,却比一般的准仙王法器要厉害的多。  

“你既然已经走出了自己的路,那么我赐予你的仙种就没用了。”说完之后,李执就将赐予拓跋玉儿的仙种收了回来。  

虽然仙种内的元神精华已经化作道果扎根在那株准世界树上,可是仙种本身就是由李执的仙台之力凝聚而成的,拥有种种神异之处。  

可惜,它继续留在拓跋玉儿体内,会干扰她的修行。  

仙种被李执收走之后,也就意味着,从今往后拓跋玉儿需要依靠她自己去披荆斩棘了。  

拓跋玉儿所走的路是将异象仙王临九天异象当做道种世界来培养。  

当仙王临九天世界内真正的诞生出一尊拥有仙王大道的仙灵之后,就是拓跋玉儿仙道大成的时候,也是她登临仙王领域的时候。  

仙王临九天异象世界,本质上就是一片完美世界的雏形。  

可以通过不断的掠夺外部的道来填充世界的法则架构。  

如果将来她有能力将一尊真正的仙王熔炼到这片异象世界之中,那她的道行将会激增,有机会突破到仙王巨头领域。  

当然,那都是后话,如今的拓跋玉儿仅仅是仙道修行刚入门级别的小修士。  

仙王临九天异象之内,还有李执留下的一道完整的仙王烙印,来帮她镇压仙道法则的反噬。  

“老师,我如今真神大圆满,是直接突破到天神境界,还是进行圣祭?”  

随后,拓跋玉儿又向李执询问了一些关于修行方面的事情。  

虽然她已经在那些仙古天骄那里得到了关于仙古法修行的各种经验,但她还是想听听李执的建议。  

“你无需圣祭。圣祭是修炼今世法神道体系的一个重要节点。你不是石昊,他有足够的余力将今世法和仙古法同修,而且全都达到极其高深的境界,你只需专心修炼仙道即可。仙道修行,你需记住一点,未来的修行将会轻松许多。”  

“老师,我要记住什么?”拓跋玉儿好奇的问道。  

“仙道修行重在练气,神火境时修出三道仙气,在真一境时则是用仙气演化出胸中五气,能够胸中五气沟通天地五行之气,完成初步的化仙。到了天神境时,则是修出顶上三花,当你达到了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境界之后,就能在顶上三花中孕育出无上道果,从而铸造出最雄厚的仙道根基。只要仙道根基足够坚实,未来的虚道,斩我,遁一,三个境界对你来说,将没有任何的障碍。”  

李执的嘱咐,不可谓不细致,拓跋玉儿将此牢牢的记在心中。  

随后,她就被李执悄无声息的送回到了仙古秘境之内。  

送走拓跋玉儿之后,李执挥手间就召唤来了一具由极致的死亡法则和死气构筑而成的棺椁。  

送葬死棺,乃是祖龙所开创的诛邪仙咒,召唤来的九条神龙拉着的死亡牢笼。  

也是期望能够感知到大阴间的存在而开创出的一种无上法门。  

只不过,后世之人将这个法门命名为诛邪仙咒。  

这个咒法在本意上是通过献祭的方式,将生机占据主导地位的阳间生灵,送入死气占据主导地位的阴间世界。  

可惜,祖龙虽然拥有李执的全套记忆,甚至部分生命本源,却不是真正的李执。  

体内没有神秘的三层祭坛,也没有神秘的不灭青山。  

祖龙并不能完美的发挥出李执所精通的盗天机之道和献祭之道的真正伟力。  

不过,仙咒召唤出的祖龙之力,能够将生灵流放到一座神秘的死亡世界,还是真实存在的。  

甚至祖龙当年用此咒,将一尊仙王直接送入了一座神秘的死亡世界,最终将其磨灭。  

死亡世界,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