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地球事了(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而且接下来,他要突破境界,进入化神之境,将那些帝皇之灵全部化入自身的元神之灵中。  

从而让元神拥有那些帝王的所有特征,可以随意的施展他们的手段。  

李执所开创的进化体系第七个小境界,就是化神境,也称之为化身境。  

这一境界的生灵,可以将其他神灵体内的神化入自身体内,成为自身成长的食粮,也可以变化成其他生灵的样子,施展出他们的大道手段。  

此境界李执借鉴了荒天帝的他化自在大法。  

追求的是感悟大道之变。  

大道多变,无有定式,变化万千,终回道轨。  

化神,化身,千变万化也。  

到了这个境界,就开始脱离小修士的范畴了。  

不仅神通大涨,而且手段也变化多端,近乎没有穷尽之时。  

就在李长寿专心感悟通天之极,感悟化神之机时,姜诺诺和文欣欣带着李执炼制的神剑来到了距离终南山并不遥远的华山秘境之内。  

当他们将李长寿的旨意传达之后,等来的并非众人的欢喜雀跃,反而是神思各异。  

众人表面上接受三年之后的封神之举,可是私底下却对此忧心忡忡。  

“诸位,你们对此有何看法?”  

“用封神榜封神,我是无法接受的。”  

“封神榜,禁锢我等的真魂,从而永远的掌控我等的生死,万万不能接受。”  

“大家请听我一言,如果我等不接受天庭的册封,那么有哪位道友有把握抗住虎视眈眈的域外之人。诸位不要忘了,当年被迫离地球的人中,可不缺少高手,而且域外有真正能够修行的生命古星。他们的实力增长速度绝对超过我等。”  

“嘶!草率了。当年就不应该头脑一热开始争夺地盘。如今被我等断了传承的各大势力,绝对不会如此轻易的认输。”  

“看来,我等走到如今这一步,已经没有任何后悔药可吃了。”  

“诸位道友,就算投靠李长寿,大家对他到底了解多少,心中可有底。”  

众人一阵沉默。  

当年他们之所以联合在一起攻击那些高层突然死绝的洞天福地传承,就是听说李执成功的得到了天帝的认可,成为了天庭之主。  

可是这些年来,随着不断的杀伐,众人心头的那股火焰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冷静的头脑回归。  

细细盘算了一下他们这些年的所作所为,简直吓出了一身冷汗。  

那些被他们消灭的势力背后有强大的靠山,可是他们头上却没有强大的靠山。  

唯有李长寿这位众人根本就看不出深浅的天帝,是他们保全如今权势的关键。  

李长寿并不知晓,那些人心中的纠结。  

此刻的他,已经成功的突破到化神层次,并且开始着手祭炼封神榜和打神鞭。  

口头上的约定,根本没有任何的效力。  

天庭真正的强大之处在于如天地法则一般的天条。  

任何触犯天条之人都会受到天罚的惩处,这才是天庭赖以维持的根基。  

天帝虽然强大,但是不可能事无巨细,所以天庭的规矩才是重中之重的东西。  

前世传说中的天庭神仙需要受到天条的约束,甚至违反了职责之后,还要受到惩罚。  

泾河龙王仅仅是因为下错了雨的点数,就被送上了剐龙台。  

玉皇大帝的妹妹因为违反天条,也要被镇压在桃山之下。  

这才有了天庭的威严,这才有了天条的震慑力。  

否则掌握了强大力量的神仙,根本不会将凡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凡间的权贵尚且杀人不用偿命,更何况高高在上的神仙。  

因此,天庭的建立,约束众神的封神榜是关键中的关键。  

至于堪比天地万道法则的天条,还不是如今的李长寿能够铸造出来的东西。  

而在华山玉女峰上,姜诺诺和文欣欣也在商议此事。  

“文姐姐,大家似乎不太情愿接受先生的册封?”姜诺诺有些担忧的说道。  

“他们都有各自的私心,如今大家也算是初步的品尝到了权势的滋味,自然不想让自己的头上突然多出了个天帝来管理。”文欣欣说道。  

“那我们该怎么办,如果他们不奉召前往泰山接受封神,天庭势力岂不是就要顷刻间四分五裂了?”姜诺诺对于天庭的完整性非常的上心,并不想看到他们并肩打下来的江山就此分裂。  

“或许,这就是陛下赐予我们两把神剑的原因吧。三年时光,足够我们将所有鱼目混珠的东西斩杀干净了。”文欣欣杀气腾腾的说道。  

在来华山之前,她们两人已经试过李长寿赐予的神剑了,威力足以和王者神兵匹敌。  

“对啊,先生赐予我们神剑,可不就是让我们斩杀一切宵小嘛。”姜诺诺开心的将神剑召唤出来,然后注入一股白虎神力,忽然感觉神剑似乎和她的心意相通了,有一头煞气十足的白虎正在和无数混沌神魔大战,每一道白虎神力,仿佛都蕴含了先天杀伐之气。  

看到姜诺诺忽然进入了顿悟的状态,文欣欣立刻为她护法。  

半年之后,姜诺诺才从悟道状态中苏醒,此时她的道行已经飙升到通天境了。  

在她的神台之巅,盘踞这一位强大的白虎帝君。  

文欣欣得知姜诺诺的收获之后,简直惊掉了下巴。  

同时心中越发的认可李长寿这位天帝了。  

在接下来的两年半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