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搬血境的真意(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咔嚓!”  

大荒深处,距离石村数千里外的一个山谷之中,拓跋耀阳一刀斩断了一头身高超过两丈的赤火神牛的一对红玉色的牛角。  

如岩浆一般炽热的猩红真血就从赤角中流淌了出来,迅速的被拓跋耀阳收入到玉罐之中。  

“距离村子太远了,这头牛身上的血肉只能浪费了。”看着小山包一般的赤火神牛,法器内已经被各种凶兽尸体塞满的拓跋耀阳只能无奈的丢弃了它。  

“还差一种水属性的凶兽真血,百兽真血就能收集完毕了。”收拾了一下自己的行囊,并吃了一顿烤牛里脊之后,拓跋耀阳就再次上路了。  

这次他要去狩猎一条拥有蛟龙血脉的寒蟒。  

大荒深处,有山宝出世,引得无数太古遗种前去争夺。  

因此留在外围的凶兽,都不算强大,对搬血境巅峰的拓跋耀阳几乎没有多大的威胁。  

半月之后,经过一番激战的拓跋耀阳,终于猎杀了一条刚刚化蛟的寒蟒,总算完成了此番外出狩猎的目标。  

然后,他就心满意足的带着自己的猎物返回了石村。  

两日之后,没等拓跋耀阳回到村子,他就在村子附近的山林中感受到了一股肃杀之气,仿佛这片山林刚刚经历过一场惊世大战似得。  

“林虎叔,今天怎么是您在站岗,难道村子又遇到了危险?”当拓跋耀阳回到村口时,就看到了在那里站岗的石林虎。  

作为村中狩猎队的首领,同时也是一名搬血境中期的修士,一般情况下石林虎是不需要在村口站岗的。  

他需要将更多的时间用在提升修为上,只有他的修为变得更强,村民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好。  

“小耀阳,你终于回来了。”看到拓跋耀阳安全归来,石林虎脸上立马浮现出一抹惊喜之色。  

来到石村两年多,拓跋耀阳近乎成为了石村的第一高手,而且他身上还有强大的法器傍身,甚至在石林虎看来,那些法器似乎不比他们石村的祖器要弱了。  

因此,拓跋耀阳成了石村中非常重要的即战力。  

有他在石村的力量,几乎可以冠绝附近的村子。  

而且大荒深处传来的强大气息越来越爆裂了,眼看大荒有出现动荡的风险,拓跋耀阳在此时深入大荒狩猎,着实让不少人为他担心。  

如今看到他安全归来,石林虎总算放心了。  

“让林虎叔您担心了。”拓跋耀阳说道。  

而后,两人就在村口聊了起来。  

石林虎简单的给拓跋耀阳介绍了在他外出的这段时间里村子里都发生了哪些大事。  

首先是,孩子们去偷了青鳞鹰的一窝蛋,为村子带来了三只小青鳞鹰,可以成为未来的守护神。  

后来,大家倾巢而出,去争抢了一具寿元耗尽的拥有狻猊血脉的太古遗种尸体。  

最后,他们还有和狈村之间发生了一场冲突,甚至引得柳神出手击杀了对方的祭灵。  

“我才离开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村里竟然发生了这么多事情。”拓跋耀阳在听完之后,一阵的感慨。  

“小耀阳,你这次深入大荒,收获怎么样?”最后,石林虎好奇的问道。  

此番拓跋耀阳深入大荒狩猎,大家都知道他是为了收集能够打破搬血极限的修炼资源的。  

村里人对此都很是好奇,想要看看,真正的上界天骄到底能够将搬血境练到什么层次。  

十万斤神力,在荒域几乎就是各族天骄在搬血境所能达到的极限,就连人族古国和太古神山,都没有听说有谁能够超越这种极境。  

这两年修为突破之后,石林虎的活动范围有所增加,去过大荒外面的镇子,打听到了不少外面的消息。  

可是拓跋耀阳的情况,却和他打听来的信息有些对不上号。  

不到九岁就拥有了十万斤神力,却依旧不满足,还要继续打磨肉身、突破极限,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但是突破极限之后,到底有什么奇异之处,着实令人好奇。  

“总算是凑齐了洗礼用的太古遗种真血。这次收获颇丰,村里接下来一两年的食物都不会短缺了。”拓跋耀阳说道。  

“正好大荒要乱了,我们早上还在商量是不是再出去多打一些猎物储存起来呢。”石林虎也说道。  

很快,两人就来到了村子里的祭灵柳神面前,这是打猎归来的例行操作。  

拓跋耀阳加入石村之后也不例外。  

而后,他就将存放在法器内的所有太古遗种的尸体放到了祭台之上。  

各种珍稀太古遗种的血肉瞬间在祭台上堆积成了一座肉山,更有浓郁的凶煞气息冲天而起,让村子里的温度都好似降低了好几度。  

所有村民在感受到那股凶厉气息之后,全都拿着武器朝着村口跑去,以为是有敌人来了。  

当他们看到祭台上那堆积如山的数十具太古遗种的血肉之后,所有人都惊掉了下巴。  

“小耀阳,这都是你猎杀的?”老族长石云峰问道。  

日前,他们千辛万苦才猎杀到了一头寿元耗尽的老狻猊,可是拓跋耀阳刚回来,就带来了百倍的太古遗种血肉,着实令人震撼。  

“不全是我杀的。现在大荒深处乱的很,各种太古遗种都发疯似得在相互厮杀,我不过是去捡了一些便宜罢了。”  

而后,拓跋耀阳又给村民们说了一下大荒深处的现状。  

因为四大凶兽争夺山宝的战斗,已经进行到了最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