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算经(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风萧萧,雨霖霖,圣人度灭,诸天妙音演奏,若将凡心搁置,超脱红尘世外仙。”  

“雾蒙蒙,雷蓬蓬,王者不见,道花开遍仙古,悲歌一曲唱响,仙台登临劫灭生。”  

站在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巅,苍松翠柏傲立,飞鸟白云飘荡,李执心平气和的用肉眼看着眼前这片烟雨朦胧的世界,忍不住发出了感叹。  

不知有多少年,心灵像现在一样安宁了。  

站在雨幕外,看着被大雨洗礼的天地自然,仿佛能够洗净身心的所有的尘埃一般,让人不知不觉间,就将心神融入了天地自然。  

渺小与伟岸并存,交融与分离互鉴。  

一时间,很难分清到底身在天地间,还是超脱天地之外。  

这就是登陆仙台秘境后的变化。  

元神立身仙台之内,仿佛真正的踏上了升仙之路,可以超脱万丈红尘。  

这是身在化龙秘境所无法体会的一种感觉。  

元神蜕变,衍生出种种神秘伟力,挥洒大道法则也变得轻松自如,各种神通秘术的威力倍增。  

李执感觉自身的战斗力翻了十倍不止。  

在吸收了全部的天劫雷霆之后,元神之内总算孕育出了一道完整的纯阳之力。  

风停雨歇,彩虹挂空,李执也从天人合一的境界中退了出来。  

听着从四面八方传入耳中的喊杀声,李执再次感慨道:“道生劫灭,不过是一场红尘苦旅,却要几番辛劳,几番彷徨,几番杀戮,何时才能真正得享逍遥自在?”  

难道修行之路如那歌谣里唱的那般辛苦?  

“叹,君王不懂长生逍遥。”  

“怜,世人蝇营狗苟真灵蒙蔽。”  

“惜,大道转身成空,至尊蛰伏万古,不过得见红尘仙路。”  

转身回到那株足有五六万年的古柏树之下,李执挥手将树下的一块青石削成一桌两凳的样子。  

沏一壶亲手种植的灵茶,拿出两盏玉杯,就在古柏树下等待有缘人到来。  

在大海深处登临仙台,原以为已经可以避开红尘干扰,安安静静的迈入仙台秘境。  

却不曾想,大道之争,避之无用,哪怕身在天涯海角依旧会被因果缠身。  

当他功成之际,那些人根本就不和他说一句的废话,各种神通秘宝全都往他身上招呼。  

如果不是百草图被他事先放在的海中备用,恐怕李执此刻也做不到像个谪仙般逍遥自在。  

“长生路上多尸骨”,多么耳熟能详的话,如今李执总算明白了它的真正含义。  

当年晋升化龙秘境,进行了一场血腥的杀戮。  

如今晋升仙台秘境,又进行了一场杀戮。  

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真实写照,踏着别人的尸骨在前进。  

难怪一世只有一人能够成道。  

每一条大帝路都是由皑皑白骨铺成的,一人成帝不知要葬灭多少帝路争锋者。  

李执敢肯定,这种大规模的杀戮绝不会是最后一次,恐怕每次晋升一个大境界都会遇到一场血腥杀戮。  

按理来说,他和那些修士并无因果牵连。  

或许,他的存在本就是一种阻他人成道路上的障碍。  

可惜,他这个障碍不是土丘,也不是深坑,而是一座无法跨越的仙峰。  

“仙路尽头谁为峰,一见无始道成空。”  

有后人用这句歇语来形容无始大帝,或许将来李执也能拥有类似的称赞。  

“长生路上谁为坑,不见长寿不填坑。”  

“呵呵”,想到此处,李执就忽然笑了起来。  

人家无始大帝是后人给的评价,而李执却想自己给自己评价。  

无耻,真是无耻,不要脸,真是太不要脸了。  

喝杯清茶压压惊,赶紧甩掉这种无耻的念头。  

他落脚的这座高山,此前应该是一头凶禽领地。  

不过,凶禽被杀外来的修士击杀之后,就让这座高山变成了无主之地。  

山中的造化也被搜刮的一干二净,就连一株药龄能够达到千年的灵药都不存在了。  

除了天地灵气还算浓郁之外,妥妥的是座荒山了。  

就在李执享受了片刻的逍遥自在的同时,仙府世界已经暗流涌动。  

数千修士一息断魂,却找不到凶手,着实令人担忧。  

有些人猜测是由王者层次的海妖王出世了,也有人猜测是太古生物中的强者进入了仙府世界酿成的海域血案。  

当然,更多的小道消息在传,那些人在海域内发现了无上仙珍,然后被神秘的力量抹杀了。  

奇士府内,不少天骄学员都被自家长辈警告,近期不要深入仙府世界历练。  

奇士府高层却没有对此做出任何的回应,也未曾派出强者进去探查。  

仙府世界内的大道法则和精气环境,远比外界要好许多,在里面修炼一日,抵得上外面三五日之功了。  

堪比中州那些大势力用龙脉演化出来的无上修行净土,几乎是奇士府弟子的得道之所。  

现任府主因此询问过老府主的意见。  

老府主只是说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既然选择踏上帝路争锋,那就要做好随时身死的思想准备,我奇士府为五域天骄提供优渥的修炼环境,并不是给他们当保姆的,雏鹰总有振翅日,让他们早点接触残酷的帝路争锋,也好过将来血撒星空。”  

奇士府的无所为,并没有影响到其他大势力的有所为。  

中州四大不朽皇朝,九大古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