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开辟苦海(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门长生锁身决堪称先天长生功的根本秘术之一。  

修成之后,可以锁住自身的一切精气,以确保自身的精气不外泄。  

功法大成之后,甚至能够将自身的五大秘境都封锁起来,隔绝它们同外界大天地之间的联系。  

让修成这门功法的人,在外人眼里和凡人无异。  

能够锁住生命精气只是功法的第一层,能够锁住修士的精神力则是功法的第二层,修炼到最高层次甚至能够将自身修炼的大道完全封锁在自身的体内。  

从而让人体的五大秘境完成极致的内循环,而不依靠外界的一分一毫的精气和万道供养。  

当李执悟到了这门秘法之后,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不正是秘境法的真意吗?  

原来不是前辈们不努力,而是早有人明悟了秘境法求助于内的真谛,可是道理归道理,能不能做到就两说了。  

也难怪长寿道人开创的这门先天长生功,敢号称修成此功之后,能够让人拥有一世大帝般的寿元。  

二话不说,李执当即修炼起长生锁身决。  

他的苦海太过广大,如果被人发现之后,肯定将他抓起来当成小白鼠研究的。  

当日头升到正午,李执终于初步将长生锁身决修炼到了入门的境界。  

在运转功法之际,能够将一身精气锁在体内,就连苦海都似乎重新封闭了起来,从外面看去,漆黑一片不见任何生命精气的踪迹。  

功法入门之后,李执就没有继续修炼功法。  

而是开始尝试往洛阳铲、蛇皮袋这两件宝物内注入神力。  

果然,神力入住之后,它们就有了反应,洛阳铲变得更加锋利了,甚至在铲头上隐隐有光刃浮现,而蛇皮袋就更加神奇了,能够放大缩小,还能收纳物品,似乎它的本来面目就是一件乾坤袋法宝。  

至于它们究竟是什么层次的宝具,李执现在还无法给出清晰的判断。  

随后,他又往百草图内注入了一股神力,可惜百草图没有任何的反应。  

似乎他的神力太过稀薄了,不足以支撑这件准帝神兵的复苏。  

而后,李执就将三件法宝和永恒蓝金经书,还有他的背包全部收入到了轮海之内。  

用轮海内的精气不断的滋养三件法宝,争取早日将自己的烙印留在法宝之内。  

走出虎穴之后,李执看了看身上这件并不合身的衣服,就将目光盯上了那头被他杀死的剑齿虎。  

拿出洛阳铲,将剑齿虎剥皮抽筋,用虎皮裁了一件兽皮衣。  

穿上虎皮裙之后,为他灵秀的气质又增添了几分野性之美。  

至于那些虎肉也不浪费,直接在那里吃了一顿烧烤。  

当太阳西斜之际,李执才摸了摸圆滚滚的肚子,朝着远处的山林走去。  

虽然不缺功法,可是李执却极度欠缺修行界的各种常识。  

是时候加入一个宗门系统的学习那些修行界的知识了。  

而且此时,他返老还童成了一个六岁小孩,在无形中给他增加了不少被那些宗门收录的机会。  

翻过一座山头,四周的树木逐渐变得稀疏。  

一片较为开阔的地带出现在李执眼前,平整硬实的地面仿佛是被什么东西反复碾压过一般。  

在不远处,还有一个巨大的黑色湖泊,湖面黝黑发亮,反射一些太阳的光芒,似乎在湖面上照应出了一些五彩斑斓的黑。  

仅仅看了几眼,李执就感觉那黑色的湖水充满了极强的腐蚀之力,不是什么好地方。  

但是如果能够扛得住那些黑水的腐蚀,未尝不是一个绝佳的炼体之所。  

在湖边不远处,有一块巨石横陈,在巨石后面似乎隐隐传来了有若有若无的呼吸声。  

李执见此,就拿出了洛阳铲,然后悄悄的走了过去。  

跳上巨石之后,就看到了一头通体黝黑,长三米高一米五的,体型类似水牛头上却长了九根锋利的犄角,脸上长了五只眼睛的异兽,正在结茧蜕皮。  

此刻异兽身上那层黝黑的老皮已经出现了不少的裂纹,似乎它的蜕变即将完成。  

李执见此,二话不说,趁着异兽虚弱之际,就直接举起洛阳铲,站在巨石上朝着异兽的身体狠狠的扎了下去。  

“哞呕......”  

身高不足一米五的异兽,瞬间就被锋利的洛阳铲洞穿了脊梁,发出了愤怒的吼声。  

可以因为脊柱被打断,让他无法发力。  

而李执已经今非昔比,力量和反应速度一点都不比那头异兽弱多少,再次挥动手中的洛阳铲,并用神力催动法宝,直接绽放出了此宝的绝世锋芒。  

一道半圆形的利刃就从铲头上飞出,直接砍掉了那头正处在脆弱期的异兽的脑袋。  

直接让它完成了身首分家。  

随后,李执拨开那层老皮,将异兽新生的身体和长着九根尖刺五只眼睛的脑袋收入了蛇皮袋中。  

能够在荒古禁区边缘生活,而且修炼到需要蜕皮的异兽,他的血肉肯定不凡。  

说不定拿到外面能够卖上不少价钱,初来乍到,挣钱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随后李执就何乐乐的带着战利品离开了那里,一头扎进了远处的荒古森林。  

至于那片黑水湖中还有什么东西,他暂时可没什么兴趣探查。  

万一恶水有剧毒,他可就亏大了。  

就在李执离开后不久,叶凡一群人也终于走出了荒古禁区的范围,来到了荒古深林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