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天机反噬(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朽之王才一个个的恢复了真身。  

不朽之王,号称天地灭而我不朽的存在,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杀死的。  

仅仅是肉身爆炸,还要不了他们的命。  

就算元神爆炸,也要不了他们的命。  

在不被镇压的情况下,肉身和元神自爆之后,都是能逐渐恢复的。  

当然,受伤是难免的。  

“无殇道友,你看到了什么?”昆谛赶忙问道。  

按道理来说,这个世间能够让十几位不朽之王瞬间爆炸的力量,根本就不存在。  

“昆谛道友,此番我伤到了本源,需要数万年甚至数十万年修养才能恢复,就先告辞了。”无殇没有对昆谛说他到底看到了什么,反而像是逃命似得,直接逃离了那里。  

至于其他不朽之王,更是不知所以。  

反而像是被殃及似得。  

“为何斩爆无殇道友的剑气给我一种熟悉的感觉,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昆谛沉思了起来。  

“昆谛前辈,我等也先行告辞了。”不多时,其他受伤不轻的不朽之王也纷纷告辞回去养伤。  

他们虽然仅仅是被波及,可是那股剑气仿佛来自一位无上存在,虽然斩向他们的力量仅仅是仙王层次的力量,可是那种对仙王力量的运用层次却超乎想象,让他们根本就没有任何应对的策略。  

不多时,安澜就从其他宇宙中挪移来一片大陆,并将供奉起源古器的神庙重铸。  

众人将起源古器安放在神庙之后,安澜才询问道:“昆谛前辈,攻击九天十地的计划是否暂缓?”  

实在是,今日所遇到的事情过于妖异,让他们不得不慎重对待。  

“老夫要去界海一趟,彻底覆灭九天十地的行动,你们自己决定即可。”  

昆谛觉得不能再被动的等候下去了,祖龙真元被夺,似乎仅仅是乱世的开端,他需要将异域的老古董们全都从界海召唤回来。  

而后,昆谛就驾驭他的炼仙壶离开了异域,前往了界海。  

而安澜和俞陀经过短暂的商议之后,决定继续覆灭九天十地的计划,只不过他们将计划从此前的直接破关然后长驱直入,变成了让不朽先去试探。  

而他们也要回去好好的修养一段时间,并思考应对接下来的危机。  

“不属于这片古史的剑气,难道这就是属于帝者的手段吗?”  

而在无殇的闭关之地,一缕无上剑气被他从本源中逼了出来,然后剑气就随风消散。  

此刻,他的脑海中,关于那滴血的记忆已经完全模糊了。  

就连李执都不知道,无殇等人会因为推算天机而集体遭劫,甚至引来一缕荒天帝用来斩断万古时空的恐怖剑气的攻击。  

虽然只是仙王层次的力量,可是仙帝层次的生灵斩出的剑气演化出的仙王攻击,绝对不是仙王能够抗衡的。  

那滴血通过李执的神秘献祭,绕过了荒天帝留下的屏障,可是无殇等人却没有那种能够绕开能够斩断万古时空的剑气的能力。  

因此它们遭到了恐怖的反噬。  

短时间内,异域的不朽之王,恐怕无法继续兴风作浪了。  

就在异域的不朽之王集体养伤之际,李执也穿越了无边的混沌海,来到了一方已经死亡的大世界内。  

充满了衰败腐朽气息的大世界,已经没有了一丝的天地精气,只是在界海内的神秘力量的牵引下朝着界海飞去。  

终有一天,这个已经死亡的大世界会变成界海中的一朵浪花。  

此前在异域的战斗,对李执的消耗极大。  

尤其是最后镇压那滴猩红鲜血的过程,更是消耗了他九成以上的本源之力。  

那时如果有不朽之王前去追杀他,他的结局恐怕不会太好。  

在这座充满了死寂的大世界中修炼了一段时间之后,李执的脸色变得异常难看。  

已经死亡的世界之内,没有能够助他恢复的纯净天地精气。  

“看来前往界海的计划要延迟了。必须吸收足够多的纯净天地精气,才能让我不至于堕落为诡异生物。”  

李执详细的探查了一番自身的状态之后,就发现了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不少。  

尤其是镇压那滴鲜血,所需要的力量是无尽的。  

尸骸仙帝,为了确保自身不彻底堕落成诡异生物,也会定期的吐纳,将体内的黑暗物质呼出,然后吸收界海这一边的纯净力量。  

而李执的情况比尸骸仙帝要好上一些。  

那滴血并没有真正的破体而入,污染他的肉身和灵魂,可是为了镇压那滴血,李执必须效仿尸骸仙帝吸收精纯的天地精气才行。  

而浩瀚的仙域作为界海这一岸的诸天万界之首,自然汇聚了海量的天地精气精华。  

本源精粹的浓度,绝对不是九天十地、异域、葬域等世界能够相比的。  

而李执想要尽快的补足自身的损耗,没有什么地方比仙域更加合适了。  

至于界海,虽然界海之内也存在无穷精气和造化,可是内部沉淀的海量黑暗物质,对李执来说,根本就起不到任何的正向作用。  

反而那滴来自诡异高原的血有可能吸收了那些黑暗物质之后,变得更加强大,甚至本源直接超越仙王,甚至超越仙帝。  

成为那种让尸骸仙帝都遭劫的诡异真血。  

到那时,完美时空还能完美下去吗,李执都不敢想象。  

一个自我囚禁的尸骸仙帝,仅仅是本能的呼吸精纯的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