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连夜运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还好贾浩云提前换了零钱,要不然这还不好付款呢!  

钱货两清以后,村民们都回去了,因为村里都是沾亲带故的,也明白这样的交易有风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一是想着靠上轧钢厂收购员这棵大树以后还能交易。  

二是怕被人知道了这事儿,抢他们的生意,再说如果传出去,公社把他们的钱收了可就要了命了。  

这不村长王大柱一嘱咐他们都不要把事情说出去。  

他们集体发誓表示不会,并表明谁要是说出去,断了他们的财路,就跟他拼命。  

并且赶出宗祠,赶出村子。  

每个人都知道利害关系,王大柱让他们把小孩子也都看好了,管住自己的嘴。  

这些贾浩云虽然也叮嘱了王大柱,可没想到这村子的特殊性会把他的话执行的如此到位。  

“王叔,以后你就是我亲叔叔,建国哥和建强哥都是我的表哥,以后咱就是亲戚。”贾浩云对王家父子说道。  

“这我们可高攀不上啊!浩云。”王大柱急忙说道。  

“不,叔,咱就是亲戚,以后谁问也这么说。万一有事咱这就是亲戚帮忙,不存在买卖。您懂吗?”  

贾浩云想着认下这门亲戚,能够多一份保障。  

如果出了问题,这样说,也能脱了干系。  

这性质就变成了亲戚帮忙,不是买卖,最好变成“换”这个词,或者是互相“赠送”这个词。  

虽然听着有些不可思议,可一个村硬要这么说也能说得过去,法不责众嘛!  

这不是怕个万一嘛!  

这下子王叔一下就明白了,想着城里人就是谨慎,还聪明。  

就刚才这小子收购东西的那一手绝活,其实就是普通的心算。  

就让王大柱吃了一惊,比他们公社里的会计强多了。  

再加上贾浩云的气质,说话有深度,一看就是文化人啊!还是那种特别有文化的。  

“对,浩云就是我的侄子,我和你父亲就是兄弟。”王大柱开心的说道。  

其实贾浩云也有些小心思,以后弄点特殊的吃的,尤其是野味和山货这就都能说出出处了,他的货物来源就更完善了。  

又和王大柱商量了一下,决定天黑下来就出发,把东西运到大路边上的小林子里。  

本来小王庄就偏僻,这附近就这一个村庄,离着大路也远。  

现在天已经黑了下来,附近早就没有人在活动了。  

村长组织村民开始运送东西,把牛车也给赶了出来。  

让村民们拿扁担也帮着一块担,这牛车后面十几个村民浩浩荡荡的就出发了。  

贾浩云推着自行车和村长王大柱赶着牛车走在前面带路,路上太黑,加上路边都是树林,月光都照不进来。  

贾浩云从包里拿出一个后世的充电手电筒来,打开手电筒,一下就亮了起来。  

后世的充电手电筒要比这个时代的手电筒亮多了。  

现在的手电筒都是放电池的,打开以后发出的灯光发黄,现代的都是亮白光。  

就是这样的手电筒,也不是小王村能够拥有的,全村二十几户人家没有一家拥有手电筒,晚上家里还是点煤油灯。  

在特殊情况下,村民才会舍得点一下灯,一般晚上都会早早的休息,大多数借个月光模糊的照个亮。  

王大柱看到贾浩云拿出的手电筒有些眼热。  

作为一村的村长,有的时候是需要他晚上巡查的。  

一般都是月光照亮,实在没办法了就点个气死风灯。  

他早就想要一个手电筒了,每次去公社开会,到晚上看到隔壁刘家庄的村长拿个手电筒和他嘚瑟就来气。  

还说什么:“桂花嫁给他算是白瞎了。”  

要不也买个手电筒?又想到光是电池也要不少钱就有些泄气。毕竟电池是消耗品。  

一看贾浩云的手电筒就是高级货,比公社的手电筒亮多了。  

当年他媳妇桂花就是刘家村的一朵花。  

现在刘家村的村长刘家老二,当时就想和他竞争来着。  

最后还是他得手了,想到这就不由得露出笑容。  

不过孩子他娘嫁给自己这些年确实没有过上好日子,这不孩子结婚还得去求人。  

贾浩云的到来一下就给他带来了希望。  

今天光他们家就卖了快二十块钱,儿子争气弄了不少的野味和山货。  

等回去在凑一凑能有三十多块钱,就能给大儿子把杏儿娶回家。  

刚才在家里的时候,这贾浩云还答应了孩他娘的请求,帮忙收她娘家人的货物,这也能让桂花在娘家人面前抬起头。  

不过贾浩云一再的嘱咐要保密,以孩他娘的名义去收,依然是那个借口,帮亲戚忙。  

这收上来的货还给她一部分提成,这又是一笔大的收入啊!  

没准不久就能给二儿子也娶上媳妇。  

想到这他不由得更加感谢贾浩云了,想着以后有机会一定要报答这个小伙子。  

虽然只和贾浩云接触一天,但能感觉到这是一个好小伙子。  

这不稀里糊涂的还认成亲戚了,这以后要让两个儿子多和他接触。  

按贾浩云说的那样就当亲戚的处。  

回去一定让村里的人管住嘴,不能给他带来麻烦。  

谁要是管不住嘴,给我说出去,就别怪我王大柱不客气。  

王大柱有些凶狠的想到。  

小心翼翼的走了有半个多小时,就到了路边的小树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