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西州有邪(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进去。  

几乎是话音未落,随着空间一阵扭曲,身穿黑袍,面容天生阴鸷的鲲鹏便悄无声息出现在了姜临的身边。  

“法师?”  

鲲鹏皱了皱眉头,瞬间感知到了自己当前所在,向着姜临投去一个疑惑的目光。  

“烦请殿主。”  

姜临深吸一口气,回忆着自己方才的发现,压下心头的惊骇,缓缓开口道:“敕命司法殿,獬豸军全数出动,监察天界所有佛徒,但有丝毫异动,先斩后奏!”  

饶是鲲鹏,听到如此极端的敕命也愣了一下,但马上,鲲鹏就回过神来,毫不犹豫的点点头。  

“好!”  

虽然不知道姜临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显然姜临发现了佛门一些不得了的东西。  

但还没等鲲鹏发问,便听到了姜临更加凝重的声音。  

“另,上书少君,请殿主暂代天庭大元帅,总管天庭兵马,围拢西牛贺洲,天罗地网有多少用多少,把整个西牛贺洲围起来!”  

鲲鹏瞪大了眼睛。  

但还没完。  

姜临似乎下定了某个决心,缓缓道:“另外,贫道会上禀紫微垣,请帝君准备北斗凶灭神光。不,或许帝君已经准备好了。”  

“什么?!”  

鲲鹏再也无法淡定,一般人不知道什么叫北斗凶灭神光,但鲲鹏可是门清。  

这神光没什么特殊的地方,就是极致的破坏和湮灭,是紫微之凶戾面!  

“必要时候,牺牲整个西牛贺洲!即便让四州变三州,即便无数生灵随之而去!”  

姜临几乎是咬着牙说出的这句话。  

如果姜临的发现和猜测是对的,那么一整个西牛贺洲和其上无数生灵,反而是可以接受的代价之一!  

“证据!法师,证据!”  

即便鲲鹏知道许多的秘辛,也对姜临有近乎绝对的信任,但面对姜临这近乎丧心病狂的布置,他还是踌躇了,要知道,当初即便是妖庭覆灭的那一刻,也没想着拉上一整个大州陪葬!  

姜临没有说话,只是抬手,朝着那弥勒佛的神像一点。  

‘嗤…’  

漆黑的,粘稠的,仿佛蕴含着世间所有恶意的,似液体又似气体的物质,从那巍峨神像的七窍之中流出。  

还没有落地,便纠缠做一条条漆黑的触须,上面似乎扭曲着无数的文字,仅仅是看一眼,就让人发自内心的厌恶与呕吐。  

仅仅是看一眼,就会让人直接沉沦。  

在这玩意出现的第一时间,风洛就感觉自己的心脏在砰砰跳动,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直到与那扭曲触手蠕动的频率相同!  

‘铮!!’  

姜临手持七星剑,挥洒出一道剑光,在摧毁了那邪物的同时,也摧毁了东来佛祖的塑像。  

让人意外的是,这般不敬的行为,却没有引来任何应有的反噬。  

这一幕也很能说明问题。  

斩出一剑之后,姜临眸光漆黑,不言不语的看向鲲鹏。  

“界外邪物!”  

鲲鹏瞳孔紧缩,不再有任何的犹豫,近乎粗暴的撕开空间,身影转瞬间消失不见。  

在这一瞬间,鲲鹏想到了很多的事情。  

以姜临的特殊性,绝对不会因为一两个界外邪物而如此的大动干戈甚至冷血到极端。  

而这个寺庙,八成也不是姜临特意选择的!  

这才是最关键的地方!  

仅仅是随意选择的一个寺庙,就潜伏着界外邪物!  

那么,西牛贺洲有多少的寺庙?  

这些寺庙所供奉的佛尊菩萨,对界外邪物的存在真的一无所知吗?  

如果,如果…  

整个西牛贺洲,甚至不止西牛贺洲,而是整个三界的寺庙之内,都隐藏着界外邪物呢?  

佛门是正道正宗,佛尊也有无上伟力,也正是因此,即便是姜临,在此之前也没有想过去佛门的地盘探查界外邪物的存在。  

只以为佛门是顺水推舟,借助界外邪物的存在搞事情,但绝对没想到,佛门居然已经和界外邪物在某种程度上绑定了!  

现在看来,这真的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错误到等真的发现问题,就已经到了悬崖的边缘。  

姜临目送鲲鹏离开,神色凝重,默默不语。  

不止一个,绝对不止一个。  

在西牛贺洲,在佛门寺庙之内隐藏的界外邪物,绝对不止一个!  

方才,姜临以自己那独特无比的能力探查界外邪物,就在那东来佛祖的塑像之内,便发现了界外邪物的踪迹。  

但这并不是个例。  

因为顺着这个被发现的界外邪物,姜临“看”到了很多的“线”。  

这些线繁杂却有着规律,好似一个蜘蛛网,而姜临所看到的,只是其中一个节点。  

这甚至不是重点,重点是,在这一张恐怖的蜘蛛网里面,姜临感觉到了因果的气机。  

因果之道,是佛门的专长,也是佛门最精深的方向。  

也就是说,这界外邪物,并非是潜伏在佛门的地盘,而是借助佛门来潜伏在三界!  

这其中的逻辑关系一旦倒过来,可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了。  

知情不报甚至助纣为虐,和不知者不罪,绝对不是一回事。  

祭苯道。  

姜临突然想到了祭苯道。  

那种被界外邪物操控,被融合,被利用的情况,与现在的情况是多么的贴切。  

一想到这个可能,姜临就毛骨悚然。  

或许不是助纣为虐,也不是知情不报,更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