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同僚交流(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汪!”  

司法殿,新建的执事司内。  

走马上任的司法殿执事司司正大人姜临姜玄应,此刻正在…喂狗。  

就在姜临的眼前,蹲坐着一只半大的白毛小狗。  

这是一只细犬,头窄,鼻尖,嘴长,身躯矫健而凌厉,看起来有些瘦小,但透过那紧贴皮肤的短顺毛发,可以看到下方结实的肌肉。  

即便是蹲坐着的放松状态,也有一股显而易见的,凌厉的迅捷感。  

姜临手里拿着一块鲜红的牛肉,抬手一抛,那白毛细犬也不见如何动作,只是微微抬头张口,那肉块就进了嘴巴里。  

“大人,这是掩月吞日真君的小儿子,不止其母,但显然也是一方神兽,不然不会有这般凌厉的姿态。”  

在姜临的身后不远处,是一位身穿司法殿制式官袍,手中抱着一个册子的文官,约莫三十来岁。  

这是司法殿执事司的司丞,总管执事司一应后勤,同时也是姜临这位主官的秘书。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司丞是一位天人,唤作檀青正。  

虽然是天人,但司法殿显然是容不下两派斗争的,在这里的不管是天人还是飞升者,都是真正做事的人。  

更何况,檀青正身在司法殿,在天人族内部地位也很清高,也知道自己这位顶头上司和自家天人王的关系。  

虽然进了天庭的天人,不用像对待皇上一样对待天人王,进了天庭,只能有一个至高无上的主君,唤作大天尊。  

但,到底是自家的王上,该给的尊重不能说,更不要说,自己是在天庭,但自己的亲人可有很多都是在族内的。  

所以,于公于私,檀青正都会尽心辅佐姜临。  

“嗯。”  

姜临点点头。  

檀青正所说的掩月吞日真君,还有一个更耳熟能详的名字,叫做哮天犬。  

只不过,在二郎神身边的时候可以叫哮天犬,在外面就不一样了。  

曾经如何不知道,但现在嘛…  

宰相门前还七品官呢,更不要说是天庭少君那最忠诚,资历最老,而且还是字面意义上的忠犬了。  

“为什么,殿主要将这孩子送来我这?”  

姜临有些疑惑的看向檀青正。  

口中的殿主,自然是二郎真君杨戬,司法殿如今,依旧是杨戬管辖,所以司法殿之人,都称殿主,而非少君。  

“执事堂初立,而我司法殿…”  

檀青正顿了一下,笑眯眯的继续道:“凡是有职衔的,都是有能力的人,也都是天之骄子,所以,殿主将这孩子送了过来。”  

看似不搭噶的两句话,但意思其实很明显。  

司法殿之前就没有执事堂,新衙门,新主官,自然打破了司法殿原有的格局。  

没有麻烦是不可能的,司法殿再怎么独立,归根结底,也是天庭之中的一个官僚机构,该有的东西也都会有。  

只不过,会更直接一点,更清晰一点。  

同样的,姜临的麻烦也会来的更快一点。  

而这哮天犬的崽,就是杨戬特意送来给姜临站台的。  

狗仗人势颠倒版。  

姜临:“…”  

好家伙,姜临直呼好家伙。  

“喊人,开会。”  

姜临把最后一块牛肉扔给哮天崽,拍拍手站起来。  

“是。”  

檀青正利落的点点头,走到了殿外,吹响了聚将号。  

司法殿根子上是军队,殿内行的规矩,也带着浓浓的军伍风格。  

这一声悠长的聚将号,虽然没有传到司法殿外,但却也在整个司法殿内缭绕。  

于是乎,司法殿其他的几个大司部,赏善司,罚恶司,刑律司,监察司,这四大司部的主官欧度抬起头,看向了执事司的方向。  

赏善罚恶两司不用多说,是司法殿赏善罚恶两位大灵官的自留地,也是这两位大灵官兼着主官的司衙。  

罚恶司是管抓人的。  

至于赏善司…  

不要被赏善这个名字给忽悠了,司法殿这地界,善人会被请进来才是怪事。  

赏善司主管的是司法殿内部的功劳审核与奖赏,纯粹的对内不对外。  

至于刑律司,看名字也知道,是管判的。  

而监察司,则是杨戬直接统管,职权也简单粗暴,就在名字上,监察二字,足以说明许多问题。  

而姜临这执事司,则更有说道了。  

虽然是新建立的司衙,但内部的仙神,却不是外调的,而是从司法殿内部的其余四个司衙之中,各自抽调了一些人组成。  

都是熟手,做事自然没有问题。  

但问题是,姜临能不能驾驭,会不会有其他四大司衙的主官借此掺沙子。  

这其实不是问题,而是一定会存在的事实。  

做到司法殿司衙主官的,就没有一个简单人物,就算不打算对姜临使绊子,可也不会放过一个探知执事司具体事务情报的机会。  

这就是姜临要去解决的问题了。  

至于执事司主要的职权…  

这也是姜临感到最惊讶,也是最让姜临嘬牙花子的地方。  

无他,太重了。  

执事司管破案,陈年旧案也好,新案也罢,都得执事司来管。  

本来,这一部分职权,是分配给刑律司监察司和罚恶司的。  

具体流程是,出了案子,杨戬亲自下派,监察司找线索,罚恶司去抓人,刑律司来审。  

看起来就是一个上使下的简单流程,但其实说明很多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