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神女庙祝(2/3)
有神异超凡,心态自然与普通凡人不一样。
那刘彦昌就算再怎么痴狂,过个几年,了不起十几二十年,该淡忘的也就淡忘了。
而这点时间,在杨婵的眼里,不过是弹指一挥罢了。
姜临闻言却皱了皱眉头。
杨婵的心态没错,处理方式也没错。
如果那刘彦昌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凡人的话…
可现在看来,显然不是杨戬小题大做,这背后绝对藏着什么事情。
“劳烦神女,将来龙去脉详述。”
姜临神色郑重,道:“其中有内情,贫道如今也不知,只知道,真君都有所顾忌,不能直接出手。”
“那刘彦昌,贫道以紫微法眼观其真灵魂魄,摸索前十八世,一无所获。”
“要么,这家伙只是一个引子,要么…”
杨婵闻言呆了呆,要么,就是背后确实有大隐秘。
想明白了之后,杨婵也收起了原本对兄长那有些无奈的心思。
其实这也不怪杨婵看不清楚,实在是,在她的人生中,经历过太多这种“小题大做”的事情。
在她那位哥哥的眼中,只要是和杨婵有关的就没有小事。
杨婵踏入修行路很晚,是在杨戬成功劈山救母之后,因为杨戬当时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哪怕他因此身死,被他那位天帝舅舅镇压,那么,大天尊也许会看在杨婵还是个凡人的份上,让她能继续活着。
而在杨戬成功之后,为了给杨婵的修行路打好一个坚实的根基,他甚至对大天尊低了头,恳请这位天帝舅舅来亲自为杨婵做引路人。
可是,这引路人是谁,其对修行者未来道途的影响微乎其微。
但杨戬还是求到了大天尊的头上,因为这意味着最好。
类似这种事情,数不胜数。
杨戬总会尽自己的全力,将最好的给到杨婵。
杨婵本以为,这次也是如往常一般,只是哥哥历来的行事风格如此而已。
但如今见到了姜临,这位近年来名声鹊起的黑律法师,道门新生代的大魁,这才发现,似乎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
自己被盯上了,用来做局。
很难说这到底是在针对谁。
杨婵深吸一口气,稳住了思绪,看向姜临说道:“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
她开始讲述,自己到底是如何与刘彦昌“相遇”的。
真的很简单。
不过是杨婵当时初到华山,为了在这里站稳脚跟,也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华山,选择了人前显圣。
这本就是应有的流程,谁家正统仙神没点神迹?
你不让百姓们看到点真东西,谁管你是什么神什么仙?
想要百姓的香火,想要百姓的信仰,就得给百姓们办点实事。
只有一地百姓信服的仙神,才是好仙神。
杨婵有样学样,也是这么干的。
“华山之下有一窝地龙,本是潜心修行的善妖,虽没有精灵之道,但也从不伤人害人。”
杨婵轻声说道:“可后来,这一窝地龙被邪祟蛊惑,堕入邪道,常常引动地势,以地龙翻身搅扰百姓,吞噬落入地缝的生民。”
“奴家自然不会置之不理,再加上需要彰显华山神女之名,本就是一举两得之事。”
“于是,奴家出手,将那一窝地龙剿灭,过程里,被不少的百姓看在眼中。”
“而后,奴家本准备按图索骥,将那罪魁祸首的邪祟也绞杀掉,但等奴家寻到踪迹的时候,发现那名为称心如意阁的邪道势力,已经被剿灭殆尽。”
姜临静静的听着,时不时的点点头,自己的老朋友还是真“交游广阔”,在那里都有老伙计的身影。
只不过,日后应该就没了。
“也正是在剿灭地龙的时候,那刘彦昌看到了奴家。”
“起初奴家没有在意,只以为是一个寻常的百姓,见了仙神,一时间有些震惊而已。”
“可后来,那刘彦昌便日日盘桓神女庙,一来就是大半年。”
“说他心诚,可他从不敬香,说他心不诚,可风雨无阻天天来守着神女庙…”
“有人劝他上柱香,他便说什么,我要找的是真正的华山神女,不是这冰冷的塑像。”
“还说,他若是上了香,就是信徒,此非他所愿。”
“此番话,在奴家信众看来,显然有些僭越亵渎,可碍于他有举人身份,寻常百姓也不敢多言。”
“只当做没有这么个人。”
姜临细细的听着,问道:“神女后来有做过什么吗?”
“有。”
杨婵越发无奈的点点头,道:“奴家曾给他递过一个念头,劝他离开,莫要在此盘桓。”
“可他不仅不听,还认为是自己一番痴心打动了奴家,自此后变本加厉…”
“从那日之后,他就越发变本加厉,已经不仅仅是守着神女庙,还会…不停的念叨奴家…”
“一直到了现在,方才法师也看到了,若非是法师那一番话,恐怕那刘彦昌一时半会还不会离开。”
姜临听完了杨婵的讲述,不由得挠了挠下巴,神色有些古怪。
这故事,基本上可以概括为:见色起意,百折不挠,臭不要脸,主打一手好女怕缠郎。
而且打的一手好算盘,华山神女庙就在这,杨婵是真的跑的了人跑不了庙…
“他有没有在神女庙写过什么东西?”
姜临所有所思的说道:“比如…娶
那刘彦昌就算再怎么痴狂,过个几年,了不起十几二十年,该淡忘的也就淡忘了。
而这点时间,在杨婵的眼里,不过是弹指一挥罢了。
姜临闻言却皱了皱眉头。
杨婵的心态没错,处理方式也没错。
如果那刘彦昌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凡人的话…
可现在看来,显然不是杨戬小题大做,这背后绝对藏着什么事情。
“劳烦神女,将来龙去脉详述。”
姜临神色郑重,道:“其中有内情,贫道如今也不知,只知道,真君都有所顾忌,不能直接出手。”
“那刘彦昌,贫道以紫微法眼观其真灵魂魄,摸索前十八世,一无所获。”
“要么,这家伙只是一个引子,要么…”
杨婵闻言呆了呆,要么,就是背后确实有大隐秘。
想明白了之后,杨婵也收起了原本对兄长那有些无奈的心思。
其实这也不怪杨婵看不清楚,实在是,在她的人生中,经历过太多这种“小题大做”的事情。
在她那位哥哥的眼中,只要是和杨婵有关的就没有小事。
杨婵踏入修行路很晚,是在杨戬成功劈山救母之后,因为杨戬当时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哪怕他因此身死,被他那位天帝舅舅镇压,那么,大天尊也许会看在杨婵还是个凡人的份上,让她能继续活着。
而在杨戬成功之后,为了给杨婵的修行路打好一个坚实的根基,他甚至对大天尊低了头,恳请这位天帝舅舅来亲自为杨婵做引路人。
可是,这引路人是谁,其对修行者未来道途的影响微乎其微。
但杨戬还是求到了大天尊的头上,因为这意味着最好。
类似这种事情,数不胜数。
杨戬总会尽自己的全力,将最好的给到杨婵。
杨婵本以为,这次也是如往常一般,只是哥哥历来的行事风格如此而已。
但如今见到了姜临,这位近年来名声鹊起的黑律法师,道门新生代的大魁,这才发现,似乎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
自己被盯上了,用来做局。
很难说这到底是在针对谁。
杨婵深吸一口气,稳住了思绪,看向姜临说道:“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
她开始讲述,自己到底是如何与刘彦昌“相遇”的。
真的很简单。
不过是杨婵当时初到华山,为了在这里站稳脚跟,也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华山,选择了人前显圣。
这本就是应有的流程,谁家正统仙神没点神迹?
你不让百姓们看到点真东西,谁管你是什么神什么仙?
想要百姓的香火,想要百姓的信仰,就得给百姓们办点实事。
只有一地百姓信服的仙神,才是好仙神。
杨婵有样学样,也是这么干的。
“华山之下有一窝地龙,本是潜心修行的善妖,虽没有精灵之道,但也从不伤人害人。”
杨婵轻声说道:“可后来,这一窝地龙被邪祟蛊惑,堕入邪道,常常引动地势,以地龙翻身搅扰百姓,吞噬落入地缝的生民。”
“奴家自然不会置之不理,再加上需要彰显华山神女之名,本就是一举两得之事。”
“于是,奴家出手,将那一窝地龙剿灭,过程里,被不少的百姓看在眼中。”
“而后,奴家本准备按图索骥,将那罪魁祸首的邪祟也绞杀掉,但等奴家寻到踪迹的时候,发现那名为称心如意阁的邪道势力,已经被剿灭殆尽。”
姜临静静的听着,时不时的点点头,自己的老朋友还是真“交游广阔”,在那里都有老伙计的身影。
只不过,日后应该就没了。
“也正是在剿灭地龙的时候,那刘彦昌看到了奴家。”
“起初奴家没有在意,只以为是一个寻常的百姓,见了仙神,一时间有些震惊而已。”
“可后来,那刘彦昌便日日盘桓神女庙,一来就是大半年。”
“说他心诚,可他从不敬香,说他心不诚,可风雨无阻天天来守着神女庙…”
“有人劝他上柱香,他便说什么,我要找的是真正的华山神女,不是这冰冷的塑像。”
“还说,他若是上了香,就是信徒,此非他所愿。”
“此番话,在奴家信众看来,显然有些僭越亵渎,可碍于他有举人身份,寻常百姓也不敢多言。”
“只当做没有这么个人。”
姜临细细的听着,问道:“神女后来有做过什么吗?”
“有。”
杨婵越发无奈的点点头,道:“奴家曾给他递过一个念头,劝他离开,莫要在此盘桓。”
“可他不仅不听,还认为是自己一番痴心打动了奴家,自此后变本加厉…”
“从那日之后,他就越发变本加厉,已经不仅仅是守着神女庙,还会…不停的念叨奴家…”
“一直到了现在,方才法师也看到了,若非是法师那一番话,恐怕那刘彦昌一时半会还不会离开。”
姜临听完了杨婵的讲述,不由得挠了挠下巴,神色有些古怪。
这故事,基本上可以概括为:见色起意,百折不挠,臭不要脸,主打一手好女怕缠郎。
而且打的一手好算盘,华山神女庙就在这,杨婵是真的跑的了人跑不了庙…
“他有没有在神女庙写过什么东西?”
姜临所有所思的说道:“比如…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