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笨山拙神(2/3)
他说大拙就是这种人。
大拙有些受宠若惊,于是他拜了老人为师。
老人没有教他识文断字,也没有教他武功,只是给他的脖子上挂了一个白色的大印,说就算是死,也不要离身。
大拙很听话。
老人开始让他死记硬背一些东西,都是一些规矩,一些很奇怪的规矩。
几乎每一条规矩里,都带着“天庭”这两个字。
他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老师要让自己背这些东西,但他很听话,用了很长的时间,把那些繁杂的规矩倒背如流。
老师很满意。
直到有一天,老师问他:你为什么这么执着的要挖山?
大拙回答说:因为这座山阻碍了山里的百姓们出行,他们需要钱,需要生计,需要和外界换取必须的东西。
所以,他要挖出来一条路,来给百姓们通行,哪怕能因为这条路少死一个人,都是好的。
大拙还给老师讲了愚公的故事,他说他想做愚公。
想给乡亲们开一条路。
老师当时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大拙挥汗如雨。
大拙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事情,随着他天天挂着那个大印干活,他的力气越来越大,身子也越来越强健,甚至七八天不吃饭不喝水都依旧精力充沛神采奕奕。但是,老师却在一天天肉眼可见的变的苍老。
大拙虽然笨,但并不是粗心的人,他意识到,这或许是大印的原因,他想要将大印还给老师。
但老师却说,要大拙遵守约定,便是死,也不能将这大印拿下来。
大拙很纠结,也很痛苦。
可老师却说,是时候了。
大拙并不知道什么是时候了。
老师说:大拙啊,愚公的故事还有后半段。
愚公不是一个人挖走了两座山,而是感动了天帝,天帝派下了两个山神,搬走了两座山。
但愚公的坚持,也是促使天帝作出这个决定的原因。
大拙听完,问:那怎么样才能让天帝看到咱们这里呢?
这里的百姓,也在受苦,也因为这座山而长久的贫困着。
老师笑了,说:天帝太远,但山神却近在眼前。
虽然老师没有搬走王屋太行的神力,但若只是开一条缝,还是能够做到的。
只不过,这条缝一开,两侧注定会有滚石落下,所以需要一位新的山神来保护,来维持。
大拙也是那时候才知道,自己的老师,是神,是这座山的山神。
他很奇怪的问:为什么需要新的山神?老师只要开一条山缝,然后自己来维持就好了吧?
可问完之后,大拙才猛然想起,在自己背的那些规矩里有这样一条:凡山水土地等神,擅改所辖之地貌,以至风水不通,气运凝滞,罪死也。
大拙不懂什么风水气运,但他知道,如果开一条缝,是好事才对。
为什么老师要死?
老师却说:对百姓是好事,但对山来说不是,山开一缝,就好似人身开一血口,便是治好了,也会留下伤疤,此后时刻忍受那伤疤的痛苦。
他说,这不是一个好差事,但大拙能够忍受。
他观察了大拙六十年,才有了这样的一个决定。
用他的命,来为山里的百姓开一线生机,然后,由大拙来继承他的山神之位,忍受开一血口的痛苦。
老师对大拙说,对不起。
但大拙却说,他愿意。
老师说:本来,罪神死后,新山神该又天庭天枢院指派。
但他是天人出身,虽然是犯了错,这才贬谪到了这里,但也有好处。
好处就是,这座山本就不是什么名山,没有什么灵气,开一缝之后,风水败落,更是不堪。
天上那些仙神不会在意这里的新山神到底是怎么来的。
倒不如说,一个现成的新山神,更能让他们省事,乐得如此呢。
大拙不懂天人是什么意思,但他知道,这是一个需要他和老师两个人去努力的事情。
老师用命开一缝生机,他用不知道多少年的余生,来承担这一缝生机的后果。
山真的开了一缝,百姓们欢呼雀跃,以为神迹。
代价则是,老师被一道道从天而降的锁链绑缚着,缓缓的被拽上天空。
老师最后一次对大拙说:给这座山起个名字吧,这是一座新的山,你是它的第一任山神,该有一个你起给它的名字。
大拙想了想,对着天空大喊:笨山!
他不是聪明人,这座山也很普通,所以,他叫大拙,这座山,叫笨山。
笨一些,没什么坏处。
大拙从回忆中醒来,只感觉周围更冷了。
他叹息一声,想要再次去想一些其他的东西。
但他失败了,因为在这个密不透风石牢内,突然出现了两个人。
一个,是他曾经见过,二话不说便将他绑缚起来的监察使者大人。
另一位,却是一个身穿青色道袍,外罩一件漆黑大氅的少年道人。
应当是道人吧?
大拙看着那隐隐约约站在监察使者大人前面的道人,心里不由得想到:这会不会就是来审判自己的,更大的神仙?
因为大拙在那位少年道人的身上,察觉到了一丝丝让他害怕的气机。
他的感知一直很迟钝,迟钝到只有在这笨山范围之内,才能够生效。
“大人,这就是此地罪神。”
监察使者大人对那位少年道人拱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