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真武法脉(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一个道行不咋地的修者。  

而且,那气机给姜临一种很熟悉的感觉。  

有点像是自家的北帝法,但也只是像,根子上并不一样。  

不过反正跟姜临没什么关系就是了。  

闻着肉香,姜临有些机械的啃着干硬的大饼。  

不多时,四分之一块大饼吃完了,姜临翻出大氅,抱着褡裢,躺在了篝火旁边。  

夜宿野地其实是很危险的行为,就算是修行者,对毒虫野兽自有震慑,不用担心一觉醒来身上多一堆包,或者缺个零件。  

但这年头,黑夜里可不止有毒虫野兽。  

妖邪鬼祟的玩意,可最喜欢在这种没什么人气的地方游荡。  

对于一般的修行者来说,最忌惮的也是这种东西,毕竟打不打的过是一说,费时费力又是一说。  

但姜临完全不在意这些东西。  

妖邪鬼祟?  

道爷都修北帝法了,要是还怕这玩意,那这北帝法不是白修了?  

姜临反倒有些期盼来那么一两个不长眼的鬼东西。  

漫漫长夜,也好有个消遣。  

抱着这样的想法,闻着斜对面传来的肉香,姜临闭上了眼睛。  

然而,没等多久,姜临就重新睁开了眼睛。  

那一双眸子,不知何时变得一片漆黑。  

“还真有不长眼的?”  

姜临坐起身来,看向了斜对面。  

在他的神识感应中,“看”到了一些很有趣的东西。  

邪祟,厉鬼,一窝蜂似的,从四面八方游荡而来,好似扑火的飞蛾一般,朝着“火光”汇聚。  

至于那“火光”不是别的,正是姜临斜对面的车队。  

“一,二三,四五…”  

姜临尝试掰着手指头数了数,最后放弃。  

无他,实在是太多了,多到反常,粗略一看,就足足有上百个各类邪祟。  

有人间恶意沉淀出来的邪祟,有怨气充盈的厉鬼,甚至有修行者的恶念所化的邪门东西。  

这些原本应该泾渭分明,或者说碰见后绝对会先互掐的鬼东西们,此刻却极有默契的安静潜伏着。  

不,是蠕动着。  

朝着那车队蠕动。  

感应到了这一幕之后,姜临站起身来。  

姜临不关心那车队里到底藏着什么,既然撞见了邪祟,就不能视而不见。  

毕竟往大了说,这是黑律明文要求,既见邪祟,不可不除。  

往小了说,这也是一个破获“犯罪团伙”的“政绩”啊。  

姜临把褡裢放好,裹了裹身上的大氅,迈步走了过去。  

“谁!”  

刚刚露面,就有值夜的骑士看到了姜临,警惕的握住了刀柄。  

“福生无量天尊。”  

姜临打了个道揖,刚刚想说话,却突然眯起眼睛看向了骑士的身后。  

“来的这么快?是要争抢什么吗?”  

骑士被眼前突然出现的道士这话说的一愣,正想要开口喝问,却突然感觉自己的身躯变僵了。  

一股无形的,但在顷刻间充盈他全身的寒意,在一瞬间爆发开来。  

妖人…  

他盯着眼前的道人,以为这是什么邪门手段,想要开口示警,却只徒劳的吐出一口灰白的霜雾。  

“吼……”  

低沉,诡谲,嘶哑,让人心底里发寒的嘶吼声,在下一刻想起。  

一袭黑红的裙摆出现在了骑士的头顶。  

脸色白到过分的红衣厉鬼伸出长长的血色指甲,就要插进骑士的天灵盖。  

但姜临却只是站着不动。  

因为他感知到了一股气机。  

下一刻,自那精致马车之内,清脆的真咒之声响起。  

“太阴化生,水位之精。虚危上应,龟蛇合形。周行六合,威摄万灵。无幽不察,无愿不成。劫终劫始,剪伐魔精!”  

“急急如真武佑圣帝君律令!”  

前文说了,修行者诵咒,乃持法而诵,听来长,但不过是短短时间而已。  

真咒落,威能自生!  

“轰!”  

威猛霸道,纯粹澄澈的正气自那马车之中迸发!  

“吼!!”  

红衣厉鬼猝不及防之下,被这正气轰了一个满头满脸,不由得哀嚎一声,暗红的身影如同炮弹一般飞了出去!  

姜临眯了眯眼睛,恍然的看向那马车。  

怪不得觉得熟悉,原来是同宗不同脉的真.道友。  

自家所修的北帝法脉,乃是源自紫微帝君,而马车中那位所修的,应当是佑圣真君一脉。  

或者换一个说法。  

真武法脉。  

紫微垣中,北极四圣之一。  

都说北极四圣之中,以天蓬大元帅为首,其实严格来说,是没有算上真武帝君的。  

这位帝君在某种程度上,和天蓬大元帅不分上下,甚至于可以说,隐隐独立于北极四圣之外。  

从这个“帝君”的神号,就能看出一些东西来。  

但不管怎么说,姜临这一句“同宗不同脉”都不算错。  

不过…  

“果然修的不到家…”  

姜临嘟囔了一句。  

堂堂的真武神咒,真武法脉的看家本事,也是必修的核心真法,此刻用出来,居然没有把那个红衣厉鬼给彻底干挺。  

姜临看向那红衣厉鬼被轰飞出去的方向。  

只见那红衣厉鬼从地上爬起来,再次悬浮在半空,身上的暗红长裙多了许多烟熏火燎的痕迹,气机也变得虚浮。  

但到底是没有被魂飞魄散。  

有时候,克制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