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城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那一道华光在姜临的丹田汇聚,化作一道炁。  

这炁混混沌沌,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却带着人间绝没有的气机。  

这是…一道仙炁!  

这一道仙炁的质量很高,只是停留在姜临的丹田,就给姜临一种身躯沉重了许多的凝滞感。  

与此同时,姜临紫府识海之内,荡漾出一道黑炁,化作两行大字。  

“敕命北极法师姜临,彻查鬼胎事,除恶务尽。”  

“赐仙炁一道,为筑基之用。”  

这一次,不是帝君老爷的道韵,而是来自北极驱邪院的令旨。  

法师想要召请酆都猛将,不仅仅有诸多限制,也会受到来自北极驱邪院的监察。  

事后,更要求法师事无巨细的描述下来,上表西台。  

但此刻的姜临来不及想太多,盘膝坐下,开始炼化那一道仙炁。  

既然是北极驱邪院赐下,而且是直接融入姜临丹田,那么就可以确定,姜临在这里进入修行状态炼化仙炁,不会有危险。  

渐渐的,姜临沉浸在了修行之中,内视自身。  

只见那一道仙炁缭绕在姜临的法炁之种上,带给姜临莫大的压力。  

这玩意的位格,是不是太高了点?  

姜临一边承受着那压力,一边运转酆都法,尝试着牵引一丝仙炁下来,融入自身法炁之种。  

“轰!”  

过程出乎意料的顺利,那一丝仙炁和法炁之种融合,顿时让法炁之种扩大了十倍不止!  

好家伙,劲这么大?  

姜临有些惊讶的看着丹田之内的景象。  

变大之后的法炁之种,已经可以承受更多的仙炁。  

于是姜临又扯下了一丝仙炁。  

就这样,好似蚂蚁搬家一般,一点点的融合炼化。  

最后,等到那仙炁只剩下一点点的时候,姜临的法炁之种已经充盈整个丹田!  

到极限了,法炁之种再扩大下去,有害无利。  

修行讲究顺天体道,讲究道法自然。  

所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过犹不及的道理,姜临也明白。  

于是乎,借着最后一丝仙炁,姜临再一次运转酆都法!  

“嗡!”  

姜临整个人都震颤了一下。  

丹田之内,法炁之种轰然炸开,不再是种子,而是开始发芽。  

充盈整个丹田的法炁扩散,沉淀,好似化作了土地。  

而在这土地之上,有什么东西在胎动,在扎根,在开花结果。  

姜临并不意外,只是静静的看着。  

不知道过了多久,在丹田之内,法炁充盈之中,一道影子盘膝悬浮。  

这影子是一个小人,和姜临的面貌一般无二,只是身躯半透明,带着一丝丝暗沉的黑。  

此为,阴神!  

酆都法记载,初入道者,凝法炁之种,待此种充盈丹田,自然归化,显化阴神。  

“嗤…”  

姜临福至心灵,意识沉浸在了阴神之中,那小人也随之睁开了眼睛。  

伴随着阴神睁眼,姜临只感觉自己的视角在一点点的上升,再上升…  

他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周围的破庙,就连黑暗中的一丝尘土,一点火光,乃至于火光之上环绕的飞虫,以及那飞虫的鞘翅,都那般的清晰可见。  

观芥子若须弥,此为神识!  

也只有修成了阴神,才能让神识离体,而不是局限于内视自身。  

神识的视角很奇特,但姜临适应的很快,他开始尝试着扩散神识的范围。  

一丈,三丈,十丈…二十丈…  

最终,姜临的神识半径,扩张到了五十丈后停了下来。  

到了这里,已经是这刚刚诞生的稚嫩阴神的极限。  

但这个极限,是遍布周身,换个说法就是,在姜临的周围圈出一个“圆球”,在这个圆球内的一切,上下四方,五十丈内,都在姜临的感知之中。  

但如果不是“球”,而是“线”呢?  

姜临突然开了脑洞,他尝试着约束神识,不再是扩散,而是收束。  

一根神识“线条”缓缓地探了出去。  

渐行渐远,越来越远…  

“千丈!”  

姜临睁开了眼睛,眼底闪过一抹振奋。  

虽然神识化线之后,探查的范围小了很多,但距离上却有一个很夸张的提升。  

“神识球”和“神识线”的区别,大概是“固定视角航拍”和“望远镜”的区别。  

前者汇聚在周身,范围小,但感知到的信息多,后者恰好相反。  

熟悉了一下神识之后,姜临站起身,只感觉身躯说不出的轻盈,好似下一刻就能羽化飞升一般。  

他知道这是刚刚突破导致的错觉,自己现在距离飞升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漫漫修行路,才刚刚把两只脚都迈进来而已。  

“才过了两个时辰?”  

姜临在掐心算点之后突然发现,从自己炼化那一道仙炁到现在,才仅仅过了两个时辰,他本以为都过去了一天甚至两天。  

“不过,也是好事。”  

姜临喃喃自语着走出破庙,这鬼胎之事,他本就想要管一管,如今又得了北极驱邪院的令旨,私心变成了公事,自然要更加的上心。  

更何况,仅仅是搞定了六只鬼胎,就给了一道仙炁作为奖励。  

要是真的把这个“犯罪窝点”一锅端了,上面得给什么?  

一念至此,姜临顿时感觉到了动力。  

北极法师,酆都行走,也不是为爱发电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