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家宴、千层锅(1/2)
尚磊姑姑是十点钟到的,来的时候也是大包、小包,带了很多东西。
进了院子,梳着马尾辫的瘦高女人放下东西,就一把抱住尚磊:“哎呀,磊磊你个鬼娃子,一走就是半年不回家,想死你姑姑了。”
“姑姑,先别抱先别抱,我刚杀完鱼。”尚磊连忙挣脱出来。
曦曦也急忙跑过来,笑嘻嘻道:“外婆,外婆,我舅舅知道你手麻,给你买了金镯子呢。”
“哪是金镯子,是铜的,姑姑你戴上,手麻也能减轻点。”
尚磊说着,冲小丫头道:“曦曦,快去给你外婆拿出来。”
尚军丽一听高兴坏了,揪着尚磊的脸蛋笑道:“我家磊磊知道疼人了哟。”
尚磊妈妈闻言就笑:“他给你买吃的,你也不要,可把他愁坏了。”
尚磊每次回家,都会买两份东西,自家一份,姑姑家一份。
但姑姑一家口味清淡,比如姑父,教了许多年书,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早晚两餐都是粥,午餐不是蔬菜面,就是素菜配白米饭,很少吃肉。
像是烧鸡,粽子,月饼,甚至一些点心礼品,他们也都不爱吃。
尚磊拿回来的,最后都被李卫东霍霍了。
他是真不知道带什么好。
“不用每次回来都买东西,你正是要用钱的时候,这两年赶紧结婚成家,姑姑就比什么都高兴。”
尚军丽抓着大侄子的手:“前段时间,你二姐还问我你现在的情况,也很操心你。”
听到这话,尚磊爸妈一下子来了精神,好好好,有人替他们催起来了,这就好啊。
刚才还想着让蕊蕊找机会催两句呢,这下不用了。
尚磊当然知道父母和家人的心思,近两年也逐渐理解了他们。
所以他对这个事情态度就出奇的好,安安稳稳的应答了几句,就问起二表姐的状况。
二表姐夫妻两个很能吃苦。
尚磊刚上大学的时候,他们就去北亰打工了,后来就在北亰郊区开了家小饭店,专供那边住民房的打工族。
由于便宜实惠,平时生意非常好,从上午十点忙到凌晨,只要店里开门就不断有人吃饭,中间外卖也不断,夫妻俩挣钱不少,也很累。
一年到头,也只有过年才能见到一面,有时候过年也顾不上回来。
但他们成家了也有两个孩子,所以尚军丽不怎么操心。
她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尚磊这个大侄子。
不过这次尚磊态度很好,说什么都答应的很积极,什么找对象、什么买车,都一一点头应下。
所以尚军丽心里高兴,便很快放过他,去厨房帮老尚烧菜。
老尚兄妹两人的厨艺都很好。
尚军丽的加入,直接让出餐速度快了一倍,今天七口人,十多道菜,好多还是耗时间的功夫菜,竟然在一点之前全部上桌了。
开餐前,先各自盛一碗汤,奶白色的鲫鱼汤,上头一把小葱花,只要闻一口,就知道多鲜活了。
这是尚国立的拿手好菜:萝卜丝鲫鱼汤。
鲫鱼清理干净,油锅煎好,再用开水烧汤,萝卜丝也要简单过油炒一下,去了萝卜的苦味,烧出来的鲫鱼汤比一般的要白好几个度。
据说是淮扬菜做法,尚磊一家喜欢用来餐前开胃。
然后是黑鱼做的酸菜鱼、蛤蜊炒鸡、柴菇炖腊肉,以及女人小孩子爱吃的炸小鱼小虾,和各类素菜小炒…全都冒着香气。
但桌上最显眼的要属中间的千层锅。
千层锅是当地山区的特色锅子。
一般用的也是山区常用的吊锅大铁锅。
锅子里面是各类农家菜,荤的、素的,一层层的码放进去。
用大火烩煮到熟透,热气腾腾的连锅一起上桌。
锅子的最顶上盖的是一层农家腌肉,就连肥肉都已经腌到了香软筋道的地步,带着胶质感,油而不腻,周围是排列整齐的肉圆子。
往下有油炸的豆腐,风干的野菜、竹笋、多种多样的蘑菇。
最下面的干菜拌的米粉。
讲究的是吃一层露一层,每层都不同样,每层都有自己的风味,所以叫千层锅。
说白了除了层层叠叠的这一点外,就跟东北铁锅炖差不太多。
而且近年来随着年轻人的口味加重,不断魔改之下,做法也跟铁锅炖逐渐趋同。
但尚磊家的自然还保留着原有风味。
不过考虑到量大的问题,很多撑肚子的东西没有加太多,比如油炸豆腐和米粉,量就很少,就只够吃个味道的。
按说这么多菜,一家七口人吃,其中还有一个是孩子,那肯定是吃不了多少的。
但尚国立搬出来一坛珍藏好几年的葡萄酒后,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尚磊他们三个老爷们直接就能把桌上的菜消灭大半。
这葡萄酒说起来还是老尚从一个干兄弟家搞的。
人家当时酿了很多,老尚给带回来好多壶。
平时一直舍不得喝。
逢年过节才肯拿出来。
这葡萄酒刚酿的前两年味道很冲,且带着发酵的曲味,只酸不甜,慢慢地随着时间长了,才会变得酸甜可口。
而且这酒当时还是用老冰糖酿的。
很多不识其中厉害的人觉得酸甜好喝,不知不觉就会喝过头,等后劲上来,就醉得一塌糊涂。
可以说比白酒要猛多了。
好酒上桌,李卫东也不再惦记着吃过饭后去钓鱼了
进了院子,梳着马尾辫的瘦高女人放下东西,就一把抱住尚磊:“哎呀,磊磊你个鬼娃子,一走就是半年不回家,想死你姑姑了。”
“姑姑,先别抱先别抱,我刚杀完鱼。”尚磊连忙挣脱出来。
曦曦也急忙跑过来,笑嘻嘻道:“外婆,外婆,我舅舅知道你手麻,给你买了金镯子呢。”
“哪是金镯子,是铜的,姑姑你戴上,手麻也能减轻点。”
尚磊说着,冲小丫头道:“曦曦,快去给你外婆拿出来。”
尚军丽一听高兴坏了,揪着尚磊的脸蛋笑道:“我家磊磊知道疼人了哟。”
尚磊妈妈闻言就笑:“他给你买吃的,你也不要,可把他愁坏了。”
尚磊每次回家,都会买两份东西,自家一份,姑姑家一份。
但姑姑一家口味清淡,比如姑父,教了许多年书,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早晚两餐都是粥,午餐不是蔬菜面,就是素菜配白米饭,很少吃肉。
像是烧鸡,粽子,月饼,甚至一些点心礼品,他们也都不爱吃。
尚磊拿回来的,最后都被李卫东霍霍了。
他是真不知道带什么好。
“不用每次回来都买东西,你正是要用钱的时候,这两年赶紧结婚成家,姑姑就比什么都高兴。”
尚军丽抓着大侄子的手:“前段时间,你二姐还问我你现在的情况,也很操心你。”
听到这话,尚磊爸妈一下子来了精神,好好好,有人替他们催起来了,这就好啊。
刚才还想着让蕊蕊找机会催两句呢,这下不用了。
尚磊当然知道父母和家人的心思,近两年也逐渐理解了他们。
所以他对这个事情态度就出奇的好,安安稳稳的应答了几句,就问起二表姐的状况。
二表姐夫妻两个很能吃苦。
尚磊刚上大学的时候,他们就去北亰打工了,后来就在北亰郊区开了家小饭店,专供那边住民房的打工族。
由于便宜实惠,平时生意非常好,从上午十点忙到凌晨,只要店里开门就不断有人吃饭,中间外卖也不断,夫妻俩挣钱不少,也很累。
一年到头,也只有过年才能见到一面,有时候过年也顾不上回来。
但他们成家了也有两个孩子,所以尚军丽不怎么操心。
她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尚磊这个大侄子。
不过这次尚磊态度很好,说什么都答应的很积极,什么找对象、什么买车,都一一点头应下。
所以尚军丽心里高兴,便很快放过他,去厨房帮老尚烧菜。
老尚兄妹两人的厨艺都很好。
尚军丽的加入,直接让出餐速度快了一倍,今天七口人,十多道菜,好多还是耗时间的功夫菜,竟然在一点之前全部上桌了。
开餐前,先各自盛一碗汤,奶白色的鲫鱼汤,上头一把小葱花,只要闻一口,就知道多鲜活了。
这是尚国立的拿手好菜:萝卜丝鲫鱼汤。
鲫鱼清理干净,油锅煎好,再用开水烧汤,萝卜丝也要简单过油炒一下,去了萝卜的苦味,烧出来的鲫鱼汤比一般的要白好几个度。
据说是淮扬菜做法,尚磊一家喜欢用来餐前开胃。
然后是黑鱼做的酸菜鱼、蛤蜊炒鸡、柴菇炖腊肉,以及女人小孩子爱吃的炸小鱼小虾,和各类素菜小炒…全都冒着香气。
但桌上最显眼的要属中间的千层锅。
千层锅是当地山区的特色锅子。
一般用的也是山区常用的吊锅大铁锅。
锅子里面是各类农家菜,荤的、素的,一层层的码放进去。
用大火烩煮到熟透,热气腾腾的连锅一起上桌。
锅子的最顶上盖的是一层农家腌肉,就连肥肉都已经腌到了香软筋道的地步,带着胶质感,油而不腻,周围是排列整齐的肉圆子。
往下有油炸的豆腐,风干的野菜、竹笋、多种多样的蘑菇。
最下面的干菜拌的米粉。
讲究的是吃一层露一层,每层都不同样,每层都有自己的风味,所以叫千层锅。
说白了除了层层叠叠的这一点外,就跟东北铁锅炖差不太多。
而且近年来随着年轻人的口味加重,不断魔改之下,做法也跟铁锅炖逐渐趋同。
但尚磊家的自然还保留着原有风味。
不过考虑到量大的问题,很多撑肚子的东西没有加太多,比如油炸豆腐和米粉,量就很少,就只够吃个味道的。
按说这么多菜,一家七口人吃,其中还有一个是孩子,那肯定是吃不了多少的。
但尚国立搬出来一坛珍藏好几年的葡萄酒后,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尚磊他们三个老爷们直接就能把桌上的菜消灭大半。
这葡萄酒说起来还是老尚从一个干兄弟家搞的。
人家当时酿了很多,老尚给带回来好多壶。
平时一直舍不得喝。
逢年过节才肯拿出来。
这葡萄酒刚酿的前两年味道很冲,且带着发酵的曲味,只酸不甜,慢慢地随着时间长了,才会变得酸甜可口。
而且这酒当时还是用老冰糖酿的。
很多不识其中厉害的人觉得酸甜好喝,不知不觉就会喝过头,等后劲上来,就醉得一塌糊涂。
可以说比白酒要猛多了。
好酒上桌,李卫东也不再惦记着吃过饭后去钓鱼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