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能走南闯北带刀捕头不嫌累。

比他合适多了。

可是,你看,谁家捕头有不认字的?张贴个什么告示都容易搞不清楚,那不扯淡呢嘛。

还有守城门那些吏,哪个不认字?

要么老话说呢,这就叫机会交到手中,咱没本事握住。书到用时方恨少,认字不分老和少。

“写吧。”

朱兴德拍拍朱老二的肩膀,暗示二哥放松,没人敢欺负你,踏实的,别一进官衙就哆嗦烂颤。

还行。

朱老二比往常稳重多了。

能不稳重吗?

他堂弟现在已经不是他堂弟了,是能和青天大老爷说得上话的,心里很有底,谁敢给他脸色看,他就找堂弟告状。

“我会尽快誊抄出来,争取一盏茶过后就交给你。”

“嗯。”朱兴德在离开前,对牢头友善的点下头算作打招呼。

朱兴德忙啊。

他还要尽快清理外面的。

喊“威武”的这些官吏,倒是不着急排查。

主要是外面当职的那些。今天又是雇的,又有他自己的人,还有陌生的官吏们,这些全要捋清楚。

不过,朱兴德忽然站下脚。

有两名衙役立马低头,叫了一声朱捕头。

“叫什么。”

俩人报上名字。

朱兴德上前摘了这俩人的牌子。

就是他俩当初将外婆打吐血,回去没多久就病逝了。

“离开这里。”

这俩人面面相觑,还以为让他们先下值,回头换班再让来呢。

这俩人做梦也想不到,朱兴德会做梦,在梦里认识他们。

不敢得罪新知县面前的“红人”,明明他们下不下职不归朱捕头管,也没敢提出任何异议。

一个时辰后,新知县身边真正的红人墨竹露面了。

墨竹怀里揣着他家少爷写的密信。

这封信,必须要由他亲自去送。

可是,他一旦离开,就等于少爷身边真是啥人都没有了,少爷那三脚猫功夫能行嘛。

真是让人操心,又没有别的可靠人选去送书信。

所以说,墨竹再次在心里吐槽他家少爷,为啥只带他一人来,还玩什么暗访。

另外,他家少爷还让他在离开前,务必将事情处理妥帖。

他家少爷目下,正在和县尉和县衙其他官员议事。

问永甸县的粮食缴收、问永甸县历年税收,问这些年征徭役情况,以及眼下就在征收,少爷让徭役的事情挪后。

总之,在忙好些事情。

“朱捕头。”

朱兴德被墨竹叫住。

墨竹开始传达新任知县的命令,让朱兴德之后干些什么。

比方说,牢房这里,务必要……

墨竹还没有说完。

朱兴德递给他几张文书。

“这是什么呀?”

墨竹低头一看,纸张上写着牢房这里今日明日当值的官吏名单,家庭情况,写的极为细致。

一副牢房这里要是有人敢私下对梁主簿这面动点小手脚,朱捕头立马就会抄当职官吏的家。

还明晃晃的写着哪些是信任的人。

这就不用问了,一看就知,这说明信任的临时守牢房人员是朱捕头的人。

“咳,知县大人说,还有……”

朱兴德又递过去几张纸,说陆续的还在整理。

墨竹看眼朱兴德,只能接过。

“还?”

朱兴德打断墨竹的话,示意墨竹跟他在衙门里转一圈儿,可别浪费时间了,文书上写的,不如亲眼去看。看完赶紧进去和知县大人汇报一下,然后拿着这些名单留档。

而墨竹跟在朱兴德身侧转完一圈儿服了。

他算是看出来了,他不放心的几个关键处,朱兴德通通都已经派自己人把守了。

据说,即便梁主簿、郭顶、徐三早已落网,两个城门出口处还有朱捕头的“自己人”没撤回来。

问其原因。

朱兴德答:不想有人趁机出城给府城那面送信。

墨竹摸了摸怀里的书信。

眯眼看向朱兴德,心想:一个在乡下长大的,居然能将官场的事想的那么远。

“朱捕头,墨竹要离开几日,回京一趟。大概三日后,我们少爷的其他亲随才会赶到。墨竹不放心少爷……”

好嘛,又被打断。

且朱兴德没摆什么朱不朱捕头的谱,别看这位墨竹是位下人。

像是对待小兄弟似的坦诚说:

“墨竹老弟请放心,你走后,这几日,伺候知县大人穿衣梳洗方面的小厮,已经在来的路上。

不是我私心作祟,只用自己人。

是眼下特殊情况,大人的安危比什么都重要,我只能用信得过的人,而不是在城里乱找,或是指派这官衙里的哪位衙役充当。

不知根不知底细,最好不好沾大人的身。

叫来的那位小厮,是咱们县下面游寒村里正的孙儿,他们家三代为里正,家风清明,也和我岳父家沾点儿亲。过后大人的亲随们到,我再让他回村。”

为此,朱兴德告诉墨竹,他还会让左里正的孙儿在伺候完大人入睡之后,紧急去牢里学习。

向伺候梁贼人的小厮学习,咋给梳洗穿衣。

那个“师傅”,他都给绑来啦,扔牢里正等着。到时候找几件新衣裳,脸盆子什么送进去,让二柱子享受一把给当模特,左里正的孙儿一边学习,一边先伺候二柱子一回。

毕竟目前条件不允许,也是没办法。

朱兴德继续道:“至于吃饭做饭,我也不打算用这里的伙夫。”

大人的伙夫,由他岳母充当。

梁贼人这种重刑犯的伙夫,由他岳父暂时给客串。

还是那句话,到啥时候说啥话,现在就这条件,麻烦墨竹老弟能和知县大人解释一番。

让墨竹挑了下眉的是,面前这位朱兴德心细到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