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蜕变完成(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着众人目光的汇聚。  

全部都落在了刚刚融入凡间的大地之上。  

如今多宝如来已经收手,但在这凡间大地上还笼罩了一层气运之力,还有一股世界规则之力。  

似乎是在逐步融入地仙界。  

“气运未散,世界规则仍在逐步融入地仙界。”  

“当初人皇那一剑是以人族气运斩出,这气运与这凡间天地相连,也是人皇后手。”长生大帝缓缓开口道。  

“想要进入其中首先要打破这人族气运。”  

“不知能否破开。”  

青华大帝说着。  

抬起手。  

一道准圣层次的法力汇聚,化为了一道陨星,直接向着这凡间大地砸去。  

当陨星落于这凡间虚空之上。  

一股气运之力陡然出现。  

伴随着。  

一个结界出现,九鼎现,将这凡间天地牢牢护持。  

轰隆一声!  

这一颗陨星瞬间与结界相撞,结界只是一颤,陨星的力量爆发开来,却没有破碎结界。  

“人族神器,九鼎。”  

“当初人皇竟然将这九鼎都留在了凡间。”  

“九鼎以人族气运为本,与人族气运相连,无形之中也与火云洞内的人皇相连,想要打破这屏障,惟有吾等合力。”长生大帝开口说道。  

但昊天却是一抬手:“不急。”  

“天帝何意?”四个大帝不解的看着昊天。  

“轰碎这气运对我天庭有何好处?”  

“而且,你们觉得如若我们真的打破了这一层气运屏障,佛门会坐视吾天庭夺这凡间机缘吗?”昊天则是反问道。  

此话一落。  

四个大帝的脸色也是微微一变。  

“那以天帝之意,吾等该如何?”  

“难道不对这凡间出手?”长生大帝问道。  

“这气运与凡间相连,凡间虚空脆弱,大罗一击就可震碎这凡间大地,如若吾等轰碎这气运,破了这九鼎屏障,这凡间也会毁灭。”  

“骤时吾天庭付出代价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何不等这凡间彻底融入东胜神洲,彻底为一体?”  

“再而。”  

“那个妖孽不现身,始终是隐患。”  

“这凡间机缘,吾天庭要了,可那妖孽的秘密,本帝也不想放过。昊天脸上挂着一抹冷意。  

对于赵封。  

他是真的恨之入骨。  

“天帝要以这凡间为诱饵,引那妖孽上钩?”长生大帝立刻明白了昊天的意图。  

“凡间天地离地仙界无数年,世界规则相融至少需要数月时间,这时间就是吾天庭一举拿下这妖孽的时间。”  

“其意思,诸位可明白?”  

“这妖孽身有秘密,大机缘。”  

“他昔日自凡间而来,修炼并非仙道,本帝怀疑他身上的秘密与圣位有关。”昊天又说道,脸上还带着一种笃定的。  

听到圣位二字!  

在场四人的眼神都变得炙热起来。  

而昊天对于这自然是尽收眼底。  

不过他根本不在意。  

“那妖孽身负大功德,甚至凝聚了功德金轮。”  

“谁若是杀他,必有无边业力降于身,纵有灵韵也无法掩盖这业力。”  

“此事天帝有何看法?”紫薇大帝凝视着昊天问道。  

“不可杀,难道不可封印吗?”昊天淡笑了一声,一幅十拿九稳的样子。  

“看来天帝是有所举措了。”青华大帝道。  

“归于天庭后,以本帝之名昭告三界,凡间不存,已重新融入地仙界。”  

“然,凡间已为妖魔肆掠之局,祸害天地。”  

“半载之后,天庭将降下天劫屠灭凡间。”昊天冷冷说道。  

“那妖孽极为善于逃遁,以这凡间众生为要挟,他定然不敢再逃。”  

“此策不错。”  

长生大帝点了点头。  

“只待这凡间彻底与东胜神洲相合,便是吾天庭动手之时。”  

“千古以来,一直传言凡间有大机缘,终究可以一见了。”  

“不错。”  

其余大帝也赞同了昊天的计划。  

见此。  

昊天点了点头:“几位御弟,凡间已然入地仙界,不复凡,吾等就先行归于天庭筹划吧,想要拿下这妖孽,还需计划一番。”  

“好。”  

众大帝也是纷纷点头。  

随后纷纷化作一道流光归于天庭。  

昊天也是一样,只是在动身的一刻,目光落在了凡间,一道光晕几乎不可察觉的向着凡间天地所处落去。  

西牛贺洲。  

南瞻部洲,最南边。  

灵台方寸山。  

一处灵气环绕之地。  

一看就是仙家福地。  

斜月三星洞。  

在这仙山最深处的洞府。  

在其中,矗立着一座道观。  

佛光临。  

道观内。  

多宝罕见走下了莲台,进入了这道观之中。  

“道友,凡间已归地仙界,特来将七宝妙树物归原主。”多宝来到后,对着坐在道观蒲团上打坐的一个老道士说道。  

看得出。  

对于这老道士,多宝也没有太多无礼。  

“既已归原。”  

“道友可离去了。”  

老道士抬起头看了多宝一眼,十分平静的道。  

“道友毕竟出自西方,与昔日西方圣人关系匪浅,如今事关我佛门存亡,难道道友真的要坐视?”  

看着一片平静的老道士,多宝却是开口了。  

“他是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