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时间一晃(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此刻!  

赵封也被这蜕变的子面板给惊到了。  

有了这面板,未来这偌大的大秦将固若金汤。  

“这些忠诚在五十以下的,甚至还有根本没有忠诚的,看来都是不忠大秦,甚至是六国余孽。”  

“如今天下归一,黑冰台为谍报,正好与我阎庭相合,他日阎庭就负责这清理之事。”  

“等一会列举一个名单,将这些人全部清理了。”  

在帝国面板上扫了一眼后,赵封看到了诸多不忠之臣。  

甚至于在朝堂上也有少数的几个。  

帝国面板已然将大秦各部门,各州郡,面面俱到了。  

除了看到大秦麾下职权外。  

还有一个关键。  

大秦的人口,大秦的军备,大秦的兵力,全部都呈现赵封眼前。  

国名:大秦帝国。  

人口:8264万人口提升可获得宝箱奖励兵力:五大营140万,郡兵18万,后勤军50万武者:50301人武者达到一定数量可获得宝箱奖励国力:1级国力提升可获得宝箱奖励“人口提升可获得保险金奖励?”  

“还有武者提升也可以获得。”  

“更关键还有国力提升也可获得宝箱?”  

“国力提升具体是在哪一个方面?军力,如今大秦的国力已经是空前强盛,百万大军,皆是善战之士。”  

“如此看来,应该是要完全综合,不仅仅是军力,应该还有民生。”  

“这或许能够提升国力等级。”  

“武者容易。”  

“武者达到一定数量也可以获得宝箱奖励,这一个倒是比较轻易,我可以在军中开始推行武道,强盛军力,毕竟大秦军队是最为忠诚的。”  

“人口,这个时代只要吃得饱穿得暖,大秦子民们自然是乐见其成的造人。”  

“待得人文一统,我当初获得的高产量灵谷也可以散于天下了,如今这些也只是在阎庭据点播种。”  

“有此灵谷,大秦子民未来不会挨饿。”  

赵封面带思虑之色。  

国力的强弱是综合整个大秦帝国的,不仅仅是军力,更是民生,更是举国之力。  

至于武者。  

如今这些武者都是赵封麾下的阎庭暗士,这么多年的发展,阎庭已经壮大到了如比地步了。  

显然。  

小世界内的武者并不属于这帝国面板。  

当然。  

人口提升,这也是关键。  

帝国面板的出现,俨然给了赵封三种获得宝箱的途径了。  

“天玄镜。”  

“或许在军中可以先行试点了。”  

“由军中,未来再向民间推行,凡吾大秦子民皆可得天玄子镜。”  

“只不过,还是需要人文一统,塑大秦运朝方可进行,唯有吾真正的大秦子民方可领天玄子镜。”赵封暗暗思虑着。  

实则在规划大秦的未来。  

天玄镜。  

这可是一件强大的灵宝,能够让整个大秦完美联系起来。  

没有距离的阻碍。  

纵然是相隔数万里,通过天玄镜也可以传讯,甚至于还可以入天玄镜空间投影。  

当然。  

军队。  

五大营。  

这绝对是可以信任的。  

他们皆是为大秦浴血奋战的忠诚之士,传天玄镜,传武道,就从军队入手。  

“召国尉。”  

“召诸位上将军。”  

赵封沉思一刻后,当即道。  

“诺。”  

张明的声音立刻传了过来。  

“就先从军队入手。”赵封已然决定。  

没多久。  

“臣参见太子殿下。”  

王翦,还有大秦五个上将军来到了殿内,躬身向着赵封参拜。  

“孤有一事需要在军中施行,关系吾大秦国本,强国之力。”赵封一摆手,严肃的说道“请太子吩咐,臣等誓死遵从。”  

王翦等臣纷纷道。  

“随孤来。”  

赵封站起身,向着殿外走去。  

六人不明所以,但也是纷纷跟在了赵封的身上。  

很快。  

到了府中的演武场。  

“看到了那箭靶没有?”  

赵封抬手指着五丈外的箭靶。  

“看到了。”众人纷纷回道,除了屠睢以外,其他人不明所以。  

“屠睢。”  

“打碎它。”赵封说道。  

“诺。”  

屠睢当即站出来,抬起右手,握拳凝视着五丈外的箭靶,  

“做什么?”  

“隔空将箭靶打碎吗?”  

“杂耍吗?”  

王翦等人都是不解的看着,不明白赵封要对他们展现什么。  

但下一刻。  

屠睢运转真气,凌空对着那五丈外的箭靶轰去。  

一道无形的拳劲凌空打出。  

轰的一声。  

五丈外的箭靶瞬间被轰得粉碎,洒落一地。  

“这…这…”  

众将看着,不明所以,但眼神之中皆是震惊。  

“此为殿下所授武道。”  

屠睢转过身,对着王翦等人说道。  

语气之中也带着一种骄傲之色。  

武道之路。  

在整个大秦朝堂之上,官位比九卿的唯有他修炼了。  

在赵封成为了太子之后,他们的身份更是水涨船高,成为了真正的太子心腹,未来的国之重臣。  

“武道?”  

众将面带惊震。  

但目光不约而同的看向了赵封:“太子,这难道是仙人之力不成?”  

“如若你们用仙人之力来称,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