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燕国恐惧(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只是这一句话。  

嬴政就立刻明白了。  

“你说此事是燕丹所为?”嬴政嘴角一翘。  

“除了他,臣想不到其他人了。”  

“毕竟燕王虽然不是什么明君,但也不蠢。”  

“行刺之事虽然看似能够让大秦混乱,但代价就是他燕国覆灭,他绝对不敢去赌。”  

“反倒是他儿子姬丹,自命不凡,自以为能够强盛燕国,可自身能力却根本不足。”  

“他想要证明自己,更想要证明他可以保护燕国,所以他谋划此举也并没有任何意外。”赵封淡笑着说道。  

荆轲刺秦。  

除了有上一世的记忆外。  

也来源于对燕丹的了解。  

这燕丹或许在历史上记载,是为了拯救燕国而做出了荆轲刺秦之事。  

但说到底。  

他是下了一步臭棋。  

“如此一想。”  

“这姬丹的确是做得出如此事。”  

“不过你对他的评价倒也是十分中肯。”  

“自以为是,心高气傲。”嬴政笑了笑。  

赵封眉头一挑,则是调侃道:“大王可要好好谢谢燕丹,不是他,我大秦可得不到这师出有名的机会。”  

“武安大营镇守云中城,如此机会可不能放过了。”  

“明日。”  

“臣就启程去云中城,直接打燕国一个措手不及。”赵封当即对着嬴政请命道。  

“这就要启程?”  

看着赵封如此迅速的就要请命去云中,嬴政也愣住了。  

今日才发生这行刺之事,就算是要向燕国宣战也需要时间。  

赵封这也太急了吧?  

“兵归神速。”赵封立刻说道。  

“可你连日奔赴而来,难道不好好休息一番再离开?”嬴政有些关切的道。  

就冲着今日赵封救驾之举,哪怕赵封不是他的儿子,嬴政也必然会厚重对待的。  

闻言。  

赵封上下瞥了嬴政一眼,带着几分笑意。  

“你这是什么眼神?”嬴政没好气的道。  

“臣可不像大王这般体弱。”  

“几天几夜的路程罢了,在战场上臣可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了。”赵封调侃道。  

“你小子。”  

嬴政也被这话说的有些无奈了。  

“兵贵神速。”  

“明天臣就动身,最好是趁着消息还没有传到燕国蓟城就对燕国动兵。”  

“打他们一个出其不意。”  

“这一次灭国之功,臣又要拿下来了。”赵封笑着道。  

“只要你能灭了燕国,孤再晋你爵位一级。”  

“等你爵至二十级,孤封伱为国尉。”  

到了此刻。  

嬴政也没有任何犹豫,对着赵封说道。  

听到这话。  

赵封的表情也是略微一变。  

他也没有想到嬴政竟然会这般直接。  

“看样子这一次极力归都是对的,现在秦王心底不知有多感激我。”  

“国尉之尊,武臣之首,他就如此许诺了。”  

“太好了。”  

“今天晋了一爵,我已经是十八级了,再晋两级,封国尉。”  

“这可太好了。”  

赵封此刻充满了兴奋。  

随后。  

赵封也没有任何拒绝的意思:“大王可不要食言,这国尉之尊,臣以后可却之不恭了。”  

“只要你能再立功,孤绝不会食言。”嬴政笑着道。  

他喜欢的就是赵封这种真性情。  

对于这权柄表现出了炙热,贪图。  

但没有任何的苟且,没有任何的虚伪。  

“那臣可记住了。”赵封笑着道。  

“你那丹药还有没有?”  

嬴政又看着赵封问道,目光里带着几分炙热。  

显然。  

赵封炼制的灵丹也让嬴政有些享受到了。  

对于他一个成天扑在了政务上的君王来说,特别是那提神丹让他受用。  

“有。”  

赵封笑了笑。  

直接从怀中一阵摸索。  

随后拿出了五瓶丹药。  

直接放在了嬴政面前的御案上。  

“全部都是提神丹。”赵封笑着道。  

“足够孤用了。”嬴政满意的一笑。  

这时!  

“启奏大王。”  

“臣李斯求见。”  

李斯的声音在殿外响起。  

“进。”  

嬴政威声道。  

刚刚面对赵封的温和笑容也重新变得威严。  

殿门打开。  

李斯缓步走入了其中。  

随着他的步入,殿门也随之关闭。  

“臣参见大王。”李斯躬身对着嬴政一拜。  

“平身。”  

嬴政一抬手。  

“谢大王。”  

李斯站直了身体,随后恭敬道:“启奏大王,所有燕国逆犯已经全部万箭穿身诛杀,无一活口,主犯秦舞阳以及荆轲全部斩断尸躯,所有尸体全部都丢入了乱葬岗。”  

“做的不错。”  

嬴政点了点头,对此结果自然是没有任何意外的。  

“消息可散播出去了?”嬴政又问道。  

“请大王放心。”  

“消息已经散播出去了,全城百姓皆怒不可遏。”  

“民心可用,军心更可用。”李斯立刻说道。  

“查一查。”  

“为何会有兵刃带入殿内。”  

“所有涉事的,处置了。”  

嬴政冷冷对着李斯道。  

这一次出了这么大的事。  

自然是不能如此轻易的定下,对于那些牵扯其中的自然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