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她死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文学度)  

说出去该是多么可笑的一件事情。  

乔明锦闻言,心中大喜,正准备回头告知安平王时,便瞧见了那一幕。  

利刃划过她光洁白皙的脖颈,只那一瞬,鲜红的血染红了她的视线。  

怎会如此。  

怎会如此。  

是她亲手,亲手将自己杀了。  

“卿卿!”乔明锦和唐玄佑几乎同时惊呼。  

她要朝赵卿卿扑过去,可就在那一刻,顾愠和及时拦住了她,另一边,则是君朝拦住了唐玄佑。  

那个身着素色衣衫,腹中怀有孩儿的女子,就这样倒在了地上。  

鲜红的血止不住的流,她强撑着极其虚弱的开口:“阿锦,将军,谢谢你们。但卿卿自知自己这条命,根本不值得。  

卿卿不值得你们做这一切,兵符,只能握在你们手里。将军,你要守护好大齐。  

我可以死,可大齐百姓,你们一定要好好守住。总要让我的死,起到一点作用。”  

乔明锦跪坐在地上,哭着喊道:“赵卿卿...我不准你死。”  

那个明媚如阳光的女子,到死都在笑着看着她。  

“阿锦,没法再看到你成婚生子,真是遗憾。”  

真是可惜。  

她原本计划得那么多,都实现不了了。  

“你好好活着,你好好活着,你想要我什么时候成婚都可以,你想什么时候看都可以。  

你别出事好不好?求你了,真的求你了。”  

“你是大齐嫡长公主殿下,是这大齐最尊贵的公主。阿锦,你莫要去求任何人。好好活着,守住大齐。你一定要向全天下证明,女子也能撑起这片天。”  

“不,不要,我不要你死。”  

她还能记起初见时她的模样。  

那一日风光正好,她身着一身素净白衣,乌黑柔顺的长发以一根白色绸带轻轻挽着,好似一阵风吹过就会散开一般。  

那时候她眼里的赵卿卿美得惊人。  

未以薄粉敷面已然白璧无瑕,未描红妆已然楚楚动人。  

这便是初见她时乔明锦对她的印象。  

她到现在还记得那时候的场面。  

她是那样的好看。  

一阵微风吹过,她发髻未散。  

只是身形略显单薄,又带着些许凄然。  

正如如今的她一样。  

她发髻未散,只是衣衫被鲜血浸染。  

只是那单薄瘦弱的身影,让人心疼。  

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气质才情好比红楼黛玉。  

可她本该是这样的。  

她本该这般明艳。  

本该这么美。  

如今却宛若一朵败落的玫瑰,散落在这人世间。  

她真的要离开这个世界了。  

她真的要离她远去。  

她身边,再也没有一个这般温柔的女子陪伴着她,和她聊着闺阁之事。  

再也没有一个女子能够向赵卿卿这般,真心实意的对待自己。  

再也没有一个人能够一直陪着自己,一直真心实意对自己。  

乔明锦还记得赵卿卿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对她说得那一句话:  

“听闻公主前来,特来相迎。”  

她还记得她那时候面对着赵卿卿的时候,总是会不自觉的把声音放轻了些,生怕声音略重分毫,便会惊扰了佳人。  

“卿卿姑娘不必多礼。”这是乔明锦对她说得第一句话。  

“早些日子便听闻赵府出了位才女,气质美如兰,如今一见,传言果真不虚。”  

那时候的赵卿卿是这般回答她的:“公主谬赞了,公主前来,本该盛宴款待。只是可惜昨日家兄出事,恐这次没法好好款待公主了,还望公主海涵。”  

“按说这种时候,本宫确实是不该来的。只是本宫这里确实有些消息,与赵清之死有关。”  

曾经她们一起经历过的种种,她都还记得。  

她一直都记得。  

“赵卿卿,活下去。”  

说着,她忽然转过头,望向了宋祁安。  

“祁安,你医术高超,你一定有法子救她,对不对?”  

宋祁安皱着眉头道:“那一剑伤及命脉,怕是难了。”  

赵卿卿是有意寻死,论谁有再好的医术,也救不活她的。  

没人能救得活一个想要死的人。  

“公主,好好活着,这一次,我先走了。”  

说罢,她闭上眼眸,几乎是用尽了自己仅剩的所有力量说了一句:“唐公子,珍重。”  

来生,若是你还记得我,一定要记得来找我。  

我一定,一定会一直记得你。  

“卿卿”唐玄佑已然说不出一句话来。  

她还是离他而去了。  

她还是走了。  

今日,他一共经历了丧妻,丧子之痛。  

有那样一瞬,他甚至想直接随她而去。  

这世间若是没了她的存在,那还有什么意义?  

他活在这世上,还有什么意义?  

就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他想要逃离这个世界,想要随她而去。  

可他还没为她报仇。  

她的仇,他还没来得及报。  

她说遇到他是她此生之幸,殊不知于他心里,能够遇到她赵卿卿,才是最大的幸运。  

她就好似一道光。  

照亮了他原本灰暗的世界。  

生活是因为有了她,才像是生活。  

在遇到她之前,他一直纵容自己享乐,纵容自己做自己想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