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纸老虎(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陆远提取祖术,直接学习,不多时便掌握了祖术。  

祖术虽然掌握,但要修炼到圆满并灵活运用,还需要很长时间去磨炼,在这方面陆远有的是时间。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陆远便闭关,将北洲联盟的事情彻底交给...  

###挑战与机遇尽管晶核能量带来的积极影响显而易见,但反对的声音依然存在。那些保守势力并未因叶青的演讲而完全偃旗息鼓,他们继续在暗中活动,试图通过各种手段阻挠晶核技术的推广。  

一次深夜,星辰学院内突然响起警报声。陆远从宿舍冲出,发现几名身份不明的人正试图潜入存放晶核样本的核心实验室。他迅速召集安保人员,并亲自指挥防御行动。经过一番激烈对抗,入侵者被成功驱逐,但他们的行为无疑表明,有人对晶核技术怀有极大的敌意。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反对。”陆远在事后会议上说道,“这些人显然已经组织起来,甚至可能得到了某些星系政府的支持。”  

苏明沉思片刻后补充道:“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反对者的动机。如果仅仅是因为恐惧或利益冲突,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和沟通来化解矛盾;但如果背后隐藏着更大的阴谋,那就必须小心应对。”  

叶青点头表示赞同。“无论如何,我们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核心实验室的安全等级需要进一步提升,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保护措施。”  

于是,三人决定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加强学院的防御体系,另一方面则派遣代表前往各个星系进行交流访问,试图缓和紧张局势。  

###星际之旅为了更好地传播晶核能量的理念,叶青、苏明和陆远分别带领团队踏上了星际旅程。他们选择了一些关键星系作为目的地,希望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消除误解。  

叶青的第一站是蓝月星系,一个以科技发展著称的地方。然而,当她抵达时,却受到了冷淡的接待。当地官员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晶核技术的担忧:“我们不需要一种会带来未知风险的力量。我们的文明已经有足够的成就,何必冒险?”  

面对质疑,叶青没有急于反驳,而是邀请对方参观她的演示实验。在实验室中,她展示了如何利用晶核能量净化受污染的水源,并将其转化为可供饮用的标准。这一成果令在场的所有人惊叹不已。  

“这不仅仅是一种能源,”叶青微笑着说道,“它是一种希望,是我们共同进步的桥梁。”  

随后的日子里,类似的场景不断上演。在每一个星系,他们都遭遇了不同的挑战,但最终总能凭借事实和真诚赢得支持。特别是在绿洲星系,一位年迈的科学家听完苏明关于宇宙本源的讲解后激动地说:“你们的研究让我重新找回了对科学的热情!请允许我成为你们的盟友。”  

与此同时,陆远的团队也在努力将星辰学院的理念推广到更多地方。他设立了一系列公开课程,吸引了无数年轻人报名参加。这些学生不仅学习到了晶核能量的应用知识,还逐渐培养出了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内部危机然而,就在外部局势逐渐改善之时,一场意想不到的内部危机悄然爆发。一天清晨,一名年轻的学生找到陆远,神色焦急地报告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部分高年级学员私下成立了秘密组织,声称要“掌控晶核力量”。  

陆远立刻展开调查,发现这个组织名为“曙光联盟”,其成员大多是那些天赋异禀却缺乏正确引导的学生。他们认为,晶核能量太过珍贵,不应该轻易分享给所有人,而应该由少数精英掌控。  

“这是个危险的苗头。”陆远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立即召开紧急会议,邀请叶青和苏明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我们必须让他们明白,真正的力量来源于分享与合作,而不是垄断与控制。”苏明建议道。  

于是,三人决定亲自为这些学生举办一场特别讲座。在讲座中,叶青讲述了自己穿越晶核之门的经历,强调了团结的重要性;苏明则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解释了晶核能量的本质,指出滥用只会导致毁灭;而陆远更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学生们,只有胸怀天下的人才能真正驾驭这种力量。  

这场讲座取得了显著效果。许多原本迷茫的学生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主动退出了“曙光联盟”。而那些坚持己见的核心成员,则被安排接受更加严格的指导与监督。  

###宇宙的回响随着时间推移,晶核能量的影响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科技领域,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这是一种可以改变命运的力量,同时也是一种需要谨慎对待的责任。  

某一天,叶青收到了一封来自遥远星系的信件。写信的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在信中描述了如何借助晶核能量改造贫瘠的土地,使得整个村庄重获生机。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激之情,让叶青倍感欣慰。  

“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吧?”她轻声说道。  

苏明点头回应:“没错。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至少我们现在知道,这条路是对的。”  

陆远则笑着补充:“更重要的是,我们正在培养一批接班人。未来,他们会继承我们的事业,继续探索宇宙的奥秘。”  

夜幕降临,星辰学院的观景台上再次聚集了三个人影。他们仰望着浩瀚星空,心中充满了期待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