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黑子说话(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还差0.2?就差一点了!”  

就差一点,他就可以触摸到渡劫期,修行到后期,一个大境界之间的差距如天地之别,跨入渡劫和没有跨入渡劫是两个境界的实力。  

陆远想再进一步,直接入渡劫,但可惜还差一点点。  

就在此刻,陈南玄的结算虽迟但到。  

“恭喜宿主,你的徒弟陈南玄苦修功法,成功结出二品(半步一品)金丹,突破至金丹境界,半步渡劫进度(100)。”  

“恭喜宿主成功突破渡劫期!”  

陈南玄:黑子说话!  

最后陈南玄的结算,说实话连陆远自己都没想到。  

他甚至都差点把这个徒弟忘了。  

本来是真没对陈南玄报什么希望的,结果万万没想到,最后是他推了自己一把。  

突破金丹,给自己增加了0.2的进度,还真是关键助攻啊!  

没你还真不行!现在看来这徒弟虽然捞,但关键时候还是有点用的。  

随着陆远结算奖励,境界突破至渡劫期,他深吸一口气,也是能感觉到自己体内的气息在飞速攀升。  

与此同时,陆远的头顶,天雷也开始飞快凝聚,突破渡劫的劫难要来了。  

渡劫渡劫,这个境界的名字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意义。  

修仙本身就是逆天行事,境界在渡劫以下的修行者,只要不是极其特殊的妖孽,一般情况下天道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会降下雷劫来动你。  

但一旦修士踏入了渡劫,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这个境界相当于是天地的一道红线,一旦有修行者越过这个境界,天道就可以感应到你的存在,每过500年都会降下三灾来灭杀渡劫以上的修行者。  

而且每次威力都会递增,扛得过三灾的,修为会变得更强,扛不过的,要么提前心里有数,自降一段修为来降低三灾威力,要么死在三灾之下,直接陨落。  

一旦到了渡劫,就代表三灾来了。  

陆远突破渡劫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是实力更强了,而坏处则是他的三灾比一般的渡劫还要恐怖太多。  

毕竟陆远之前在炼虚境甚至都能硬刚渡劫,现在突破渡劫期,他的实力有多强,没人知道,天地降下三灾也是根据不同修行者的实力降下的。  

实力弱一点的,底蕴差的,三灾自然也弱小;而对于那种逆天的,三灾的强度不是一般可怕。  

所以常常会发生弱小的渡劫长存于世,而一些顶尖天骄反而渡不过劫难,死在三灾之下的情况。  

陆远的三灾仅仅是到来之前酝酿出的气息就已经让人心悸。  

武神宗、兽土金角王以及一些兽土的其他渡劫、合体,在感知到陆远引动的三灾气息之后,他们也忍不住直接色变。  

“这气息,好可怕的三灾。”  

武神宗五大老祖也忍不住退后一步,他们渡过三灾已经有很多次了,能够突破渡劫活到现在,足以证明他们的实力。  

按理来说他们算是渡三灾的老手了,对于如何渡三灾也有自己的理解。  

但此刻他们感应到陆远引动三灾气息,却超出他们的认知,让他们都忍不住退后规避。  

五大老祖脸色诡异:“这三灾的气息…”  

他们的话说了一半就未说下去了,旁边有武神宗的合体长老询问:“老祖,陆前辈的三灾气息很强吗?”  

这些武神宗合体境长老还未突破渡劫,没真正经历过三灾,不知道其中的厉害,他们只能看个大概,并不能具体感知陆远的三灾有多恐怖,不过看到连他们武神宗的五个老祖都色变,隐隐能猜出这三灾很可怕。  

武神宗老祖说道:“我等突破渡劫这么多年,每500年渡过一次三灾,如今渡过的三灾已不计其数。  

每次三灾到来威力都会递增一次,但递增了这么多次,却还没有任何一次比老师这次的三灾气息更恐怖的。”  

武神宗老祖此话一出,顿时全场色变,大概理解了是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陆远这才刚刚突破渡劫,第一次迎来三灾,但他引动的三灾的威力和气息已经超过武神宗突破渡劫多年的这些老祖渡过的最强三灾了。  

三灾越强,代表潜力和实力越强。  

很难想象,第一次引动三灾就是这种级别的陆远,他的实力到底隐藏了多少?极限又在哪里。  

金角王的额头都忍不住冒汗了。  

他存活了很多年了,甚至比武神宗这些老祖还要久远,渡过的三灾也最多,但此刻他感知到陆远引动的三灾气息,他都忍不住汗流浃背。  

这三灾的气息,要是给他来扛,恐怕他也不一定顶得住。  

师父这才刚刚突破渡劫,能引动这种级别的三灾固然是好事,但问题是扛得住吗?  

扛住三灾之后实力才会得到大幅提升,如果扛不住,那引动再强的三灾也没用,终究会化为一道飞灰。  

金角王和武神宗的五大老祖都为陆远捏一把汗。  

大罗宗这些弟子也感受到灾劫降临,也都注视着师父渡劫。  

陆远体内的三灾气息越来越浓,愈发恐怖。大罗宗上方,雷云汇聚也越来越汹涌可怕。  

之前陆远炼制出九品丹药的时候,引动的九品丹雷劫规模堪称巨大,但也就覆盖了大半个大乾古国而已,那一次已经足够骇人。  

可这一次,陆远突破渡劫,引来的三灾第一道雷劫场面更为壮观恐怖。  

雷云排布而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