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宁婉仪(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瑞妃到了外头,勉强挤出一个笑,问道:“公公此来可是皇上有事?”  

李德皮笑肉不笑的说道:“皇上口谕,瑞妃去其封号,降为淑容。”  

何氏心里不知是不是该庆幸,好在皇上没把她挪出从二品里,从二品以下可是养不了孩子的。  

淑容虽是从二品里的最末位,但龙凤胎她还可以自己养着。  

李德又道:“皇上还有一物给娘娘,娘娘收好了。”  

何淑容从地上起身,问道:“不知是何物。”  

李德身后的奴才将东西递给何淑容。  

李德又道:“皇上让奴才转交给您一句话,皇上说看在三皇子三公主的面子上就容忍你这一次,以后你好自为之吧!”  

李德说完就带着人走了。  

何淑容听到这话脸就白了。  

被谨玉扶到内室后,何淑容打开折子,看完了宝琴的口供。  

何淑容苦笑道:“我怕是连累我这一双儿女了。”  

谨玉安慰道:“事情已经这样了,娘娘好歹还在从二品上,以后好好养着皇子公主就是了。皇上也总不能记一辈子,以后咱们还得靠着三皇子呢!”  

何淑容无可奈何的点点头,叹道:“本身我生了孩子后就没了恩宠,以后怕是更不会有了。”  

谨玉心里也叹气,但事已至此,日子还是得往下过啊!  

萧珝看在龙凤胎的面子上到底还是给何淑容留着面子,虽然又是降位又是去封号的,但也没往外说缘由。  

后宫众人也有敏锐的,知道何淑容可能是不声不响的犯了个错。  

也有人只以为还是昨天那事闹的呢。  

还以为皇后报复瑞妃在其中也参了一脚呢。  

不管如何,多的是人欢欣鼓舞,别管有没有仇,反正只要有人倒霉,她们都开心就是了。  

寿康宫里,宁婉仪给太后捏着肩膀。  

太后舒服的闭起了眼。  

一会后,太后睁开眼说道:“好了,你也歇会,哀家知道你孝顺。”  

宁婉仪停下来,笑道:“姑母待我好,我自然也该回报一二。”  

太后说道:“你好好用心伺候皇上就行,哀家这也不缺人伺候。”  

宁婉仪笑着应是。  

不一会她面露难色的说道:“嫔妾今天可能说错话了,得罪了明昭媛娘娘。”  

太后抬眼淡淡看了她一眼,说道:“无妨,凤仪宫早上哪一日不斗嘴,斗过也就算了。哀家看明昭媛不是个阴狠的,有什么都放在面上,你也无需多心。”  

宁婉仪没想到太后会这样说,她也笑着说道:“姑母说的是。”  

等人走后,宋嬷嬷问道:“娘娘为何不为宁婉仪出头?”  

太后淡声道:“她进宫半年多,太顺利了些。”  

宋嬷嬷说道:“娘娘认为顺利些不好?”  

太后道:“进了宫,想要站稳脚跟,光靠哀家可不行,还得看她自己。若是她不行,陈家也是没点指望了,以后还是继续当富贵闲人吧,那样也不错。”  

拿皇上和陈家比,自然是自己的儿子在太后心里更重要些。  

况且,陈家也就适合过个富贵日子。  

宋嬷嬷说道:“太后娘娘是清醒了一辈子。”  

太后笑道:“如今哀家享福就是了。不然四月里咱们还去贵山吧!皇后应当是能稳住了。”  

宋嬷嬷也笑。  

至于从前的文嬷嬷去哪了,太后可不是个傻的。  

当初宁婉仪进宫这事她可没少出力,一个心思变了的人,太后自是不会再留到身边。  

宁婉仪来了好几次寿康宫,怎么会没注意到文芳不在了,但她也不如何紧张,毕竟太后一向对她和善。  

她也不是傻的,太后的态度她也瞧的分明,这是不愿意插手。  

不过,今天这事也委实不算什么,她也自诩聪明,以后如何还说不定呢!  

她也会一步步的爬上去的。  

宁婉仪的双眼里燃烧起充满野心的火。  

揽月殿里,季研主仆几人正对着皇后送来的翡翠原石啧啧称奇。  

真是好大一块,擦破皮的地方透出来的水头是翠绿翠绿的,让人看着就心生欢喜。  

依兰说道:“皇后娘娘这会也算是出了一回血了,这一大块可真是价值不菲呢。”  

季研不缺银子,也不缺首饰,萧珝着实是给她赏了不少东西的。  

能让皇后吃回瘪她也是高兴的。  

这一大块,可是能打不少首饰出来。  

季研对着福宝说道:“拿些银子,送到尚宫局去,将这原石送去,给母亲做一套头面,再雕几个玉佩,大嫂怀的也不知是男是女,就各做一个。”  

这块翡翠好是好,就是颜色还不太适合这个年纪的她。给谢氏是正正好。  

福宝笑眯眯的领命去了。  

晚上季研做完瑜伽,沐浴过后,萧珝就来了。  

在镜前打理头发的季研看到镜中悄无声息的出现的人时,心都漏跳了一拍。  

这萧珝老毛病是又犯了,总是喜欢悄无声息的偷听和吓人。  

季研略带怨愤的起身行礼,萧珝淡笑着将人扶起。  

“皇上怎得这时来了?也不让人唱报一声,吓了臣妾一跳。”  

何淑媛的事只让萧珝难受了几分钟。  

现在他对这种事接受程度越来越好了。  

坏心一起,他又悄无声息的进了揽月殿。  

季研看萧珝不理她,她便问道:“皇上可用过晚膳,没用的话臣妾小厨房里有备着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