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燕御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以前揽月殿只有个用来烧水的灶台,直接腾出偏殿里的一间房当小厨房。宫人们忙忙碌碌的,进进出出,有些杂乱,季研回了内室。  

“主子要不要继续睡会?”依夏问。  

昨晚她守夜,那动静,想想就让人脸红。  

闹到半夜,就没睡多久,季研打了个哈欠,“确实得去补一觉。”  

说完就卸下钗环上了塌。  

一觉睡到中午,起身。  

“主子,清妃午时去了御乾宫求见皇上,皇上见了,人到现在还没出来。”元宝说道。  

季研喝着玫瑰花茶,随意点了点头。  

清妃看着清高孤傲,但对皇上可是在意的很,从那次御花园偶遇就能看清。  

“小厨房怎么样了?”季研估计今天是弄不好的。  

“还在弄灶台,主子别急,明天就能用了。”依兰说道。  

季研点点头,正好福宝从膳房提回来膳食。  

季研用了后无事可做。  

才睡醒,总不能继续睡午觉吧,那晚上估计是睡不着了。  

下了场雨后,这两天天气没那么热了。  

带着依兰和元宝出门走走,依夏细心,让她和福宝一起盯着小厨房。  

萧珝正和清妃在御乾宫里呆着呢,出门也遇不着他,就不必费心打扮了。  

今天是中秋,出去也不能逛太久,还要回来拾捣自己。  

一路走着,宫里的奴才正在往树上挂灯笼。  

到了月明湖,走到亭子前,发现里面早已坐了人。  

是进宫以后还从未侍寝过的燕御女。  

刚进宫时她还挺让人忌惮,因着舞女身份时不时被人欺辱嘲笑。  

现在么,基本没人在意她了。人家位份低,出身也低,和她计较也丢份儿的很。  

燕御女身量纤纤,穿着束腰的裙子,腰肢更是细的惊人。  

头上没多少首饰,裙子用的衣料也普通。想也知道,还没侍寝,御女的份例又低,哪有东西来打扮自己。  

只深陷的眼窝及眼尾的小痣,高挺的鼻梁让她看着格外与众不同。  

“婢妾给明荣华请安。”燕御女起身行礼道。  

“燕御女起身坐下吧。”季研笑道。  

满池的荷花,清风拂来,吹来阵阵荷花清香,让人心旷神怡。  

“燕御女在宫里可还习惯?”季研随口问道。  

“谢明荣华关心,习不习惯都还是这样,婢妾只是一个舞女,早已随波逐流惯了。”燕御女神色淡淡的说道,提起舞女的出身脸上并没有什么悲戚怨怼之色。  

季研跟燕御女也没什么好说的,两人便沉默了下来。  

半响,燕御女行礼说道:“婢妾还有事,便先走一步。”  

说完便带着自己的宫女走了。  

明明长了一张高级御姐脸,身体却娇小纤细,看着有点怪异又和谐。  

季研看着她的背影,走路没有特意扭动,却有一种风流秀曼的风姿。这可能是常年跳舞养成的仪态。  

“主子,她好生无礼”,依兰觉得自己主子好像被轻视了。  

“人家哪里无礼了,人家就是这样的性格。”季研轻笑。  

“奴婢看她的腰肢,体态,她从小说不定就是按照瘦马培养的。”依兰小声说道。  

季研诧异抬起头,这依兰可是靖远侯府的家生子,怎会知道这些。  

依兰不好意思的摸摸头,“奴婢也是听别人议论的。”  

她觉得一个人的出身决定不了一个人的未来。  

出身泥泽的人有些会怨天尤人得过且过,有些则会不顾一切的抓住可以向上爬的东西。  

燕御女进宫以来,从没做过妖,季研觉得燕御女可不是个笨蛋,以后怎么样还说不准呢。  

两人又上湖中建造的回廊上走了一圈便回了。  

一路上到处都是红灯笼,看着还挺喜庆,等晚上天黑,想必更是好看。  

“主子可要现在上妆?”芙蕖问道。  

“将昨天送来的衣服拿来我看看。”  

得看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才好配什么妆和发髻。  

依兰拿出来两套,一套浅黄色上衣红色裙子的齐胸襦裙,一套红底黑边绣银色芍药花的束腰曳地裙。  

两套面料做工都不错,颜色也都挺适合她。季研看了看,果断挑了红底黑边的那套。  

“主子,要不换套其他颜色的?”芙蕖说道。  

赏花宴那次毕竟已经穿过一回,这回重复了,皇上看着难免不新鲜了。  

依兰笑嘻嘻道:“主子穿红色好看,上回宫宴穿红裙子的可有好几人,这次应该不会再有了。”  

季研笑了,她也这么想的。  

芙蕖给她梳了个矮堕髻,用金色链子围在额头上,系在发髻后边。  

链子上挂着两小粒红宝石,并两小片金叶子,垂落在额头中间。又在鬓上方两边各插入一片大金叶子,正好对称在鬓角边的头发上。  

从发髻两侧吊着两个红色的如意结,红色的流苏对称坠下。  

从两侧鬓角各勾出一缕头发,剪短,将其贴着脸向上弯起。  

耳朵上又挂了两个缀着小朵粉色绢花的白色珍珠流苏耳坠。  

红唇涂的和衣服一样红,眼尾拉长上挑,弯弯的柳叶眉,眼周打了一层淡紫色的阴影。颜色不深,却看起来妩媚至极。  

换上那套红底黑边的裙子,露出修长的天鹅颈。  

戴上太后送的那对红玉镯。  

对着全身镜照了照,虽然不太清晰,还是不难看出里头的人身姿婀娜,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