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抵达萧家(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众外门弟子见刚才登上飞舟的散修之中,走出一位娇艳如花的女子来了方城攀谈,顿时将目光投向此处,纷纷露出好奇之色。  

方城惊讶道:“温道友,你怎会在此?”  

温倩倩美眸如水,环视一众外门弟子,然后才缓缓说道:“我们都是受阴罗宗征召,前往某地加固一处封印阵法。”  

方城顿时恍然。  

温倩倩的爹在阴罗宗坊市内是有名的阵法师,虽然只是感应境界,但据说已能够布置二阶阵法,人脉颇广。  

‘不用阴罗宗内部阵法师来修复封印,而是用坊市内的散修,大概还是为了…节省罢!’  

方城心中念头起伏,瞬间想清楚其中的逻辑。  

此处任务,还是由内门长老冯九章牵头,各大世家均有参与,皆为瓜分功劳而来。  

但修复阵法这部分功劳,显然冯九章不准备拱手相让,而是找了坊市散修来做。  

方城与温倩倩又聊了几句,这位娇俏少妇就返回其父那里,低眉顺眼,一幅乖巧之色。  

反倒是其父多看了方城几眼。  

方城当初与陈鱼雁等人小聚之时,曾聊起过温倩倩,得知此女原本是有过婚约的。  

那人也是一位散修,曾跟随温倩倩父亲研习阵法之道,颇得真传,隐隐有继承温父衣钵之意。  

但可惜的是,两人尚未成亲,温倩倩的未婚夫就因意外,陨落在某座妖兽荒岛之上…  

方城见其他人都在盘坐修行,自己也在甲板上找了一个地方,独自坐下来,潜心运功修炼起来。  

几个时辰后。  

阴罗飞舟飞出沉渊大泽水域,下方浮云变得稀疏,放眼望去,晴空万里。  

方城站在船舷处,俯瞰下方大地。  

周边地理,他早已从外门弟子所得玉简之中了解过,但除了那次外门试炼外,一直未曾深入过来。  

只见大泽之外,群山隆起,宛如一道道翠黑兽脊,望之森然。  

此处灵气驳杂,瘴气密布,有无数毒虫、妖兽生活其中。  

沉渊大泽水域内的那些妖兽荒岛中,就有不少飞禽来自此地。  

也有些大妖常常以妖风裹挟了大量陆行妖兽,将之抛于沉渊大泽的荒岛上自生自灭。  

沉渊大泽南岸往外五千里之地,皆是莽莽群山,诸多峡谷纵横其中,更有大江穿行山谷,汇入大泽。  

这片广袤的山地,被阴罗宗称之为“南莽群山”!  

整个南莽群山几乎就是妖兽的天下,其中更有诞生了灵智,能化形为人的妖族。  

数千年来,妖族被阴罗宗震慑压制,颇为服帖。  

整个南莽群山也成为阴罗宗诸多内门、真传弟子以及长老们的“资源库”。  

修炼魔功所需的各种白骨、血肉、魂魄、灵草、药物、矿藏…南莽应有尽有。  

整个南莽之地,共有十三位大妖!  

这十三位大妖皆是妖族中出类拔萃的佼佼者,修为已臻二阶,与命符境人族修士所对应。  

其中几位大妖更是突破了命符境后期,甚至还有命符巅峰的大妖。  

但更多的,还是那些灵智未开,全靠本能生存的妖兽!  

这些妖兽繁衍极快,互相间为了资源常有争斗厮杀,很是闹腾。  

于是便有大妖出手,定期将大批妖兽“扔到”沉渊大泽的荒岛之上。  

阴罗宗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这片广袤的山岭之中,也有不少厉害的散修隐居,甚至与妖族相处得十分融洽。  

譬如方城当初在叶家斗剑法会上遇到的散修少年东方雄,其师傅便是隐居在大泽之外的高人。  

更有些散修已经建立了隐秘的修真世家,这些隐世家族十分低调,寻常族人出门进入沉渊大泽,也是以散修身份示人。  

过了南莽群山,才会见到凡人王朝。  

当然,沉渊大泽南岸是距离凡人王朝最远的地方,从其他三个方向走,不出千里必能见到凡人城池。  

方城神思遐迩之际,忽然察觉飞舟高度渐渐降低。  

远处大地之上,只见两座雄山高耸,中间赫然是一条大峡谷。  

这条峡谷绵延百里,宽窄不同,从高空俯瞰,好似一个择人而噬的狭长裂口,透出一股凶戾之气。  

飞舟来到峡谷中段的宽阔处,缓缓下降,进入峡谷之中。  

只见峡谷两边的崖壁上,竟修建了许多金碧辉煌的宫殿楼阁,皆是虚空而建。  

崖壁两侧建筑由许多廊桥栈道互相勾连,颇为精美壮观。  

在峡谷底部,则是黑黢黢的一片,浓黑的雾气翻滚不休,隐隐有一股缥缈难测的魔意暗藏其中。  

方城知道,这便是传闻中的萧家了!  

三百年前,为了驻守阴罗宗设在此地的封印,一位外门长老携道侣留在了这里,并且开枝散叶,形成了一个新兴的修真世家。  

此时。  

阴罗飞舟降临之后,萧家之中顿时飞出数十位修士,前来迎接,场面颇为隆重。  

这些人中有萧家家主、宿老、客卿,还有不少萧家的青年才俊。  

萧家家主有着命符境修为,他面容清癯,身材高瘦,手持一根拂尘,气质道骨仙风,倒是一副好卖相。  

萧家除他之外,还有一位命符高手,乃是萧家的客卿,名叫任宴,年岁看似二十出头,作书生打扮,看起来文质彬彬,脸上带着令人心生好感的笑容。  

萧家其他宿老,则都是感应境界修为。  

阴罗宗众人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