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2/3)
,那位王相爷家的三公子,能得了这样的大机缘,也并非巧合。经常的黄大掌柜曾跟我说,那时咱们张家姑娘殒命京城之时,姑娘为自保,也为保张家,果断用了三策。”
“第一策,便是求到王相面前,给那位秦老爷寻了个宣旨钦差的差使,远调出京,居无定所。第二策是阻止老太爷上京,立即过继大爷到膝下。第三策,便是求到长公主门前,处死了那位姨娘。”
“那时候,姑娘才多大?我当时只不信,如今看来,竟是我成了那井底之蛙,咱们这位姑娘,可和她阿娘不一样,如今千里迢迢来这安远城,除了相救长公主,只怕后头,另有深意啊。”
孙大听得这位袁大掌柜突然当着他的面,说出这样的隐秘之事,心下当即了然,这是在变相替姑娘敲打他这个张家外人,姑娘身边的管事了,可孙大不仅不恼,反而十分高兴,像袁大掌柜这样在张家地位卓然的人,肯出声敲打他,那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从心里,认可了姑娘。
孙大当即起身拱手笑道:“姑娘就是这样,走一步看三步,甚至更多,姑娘和别的女孩儿不一样,悲悯的是病家,心怀的是天下太平。小的夫妇二人,虽说常不能懂姑娘之用意,但能跟在姑娘身边,分担些琐事,乃是大福运。”
袁大掌柜眯了眯眼道:“孙管事跟在姑娘身边日久,不知还有何提点?”
孙大笑道:“当不起提点二字,姑娘在这安远城,且得待上一阵子,以大掌柜之睿智,不久之后,定能看出姑娘真正用意,届时还请大掌柜提点提点小的才是。”
孙大领着阿升走后,黄大夫极其不解地问了袁大掌柜:“大掌柜这是帮着姑娘敲打那位孙管事?”
袁大掌柜点头道:“这一家子,投的可不是咱们张家,而是姑娘门下。”
黄大夫蹙眉道:“大掌柜这意思,姑娘终究姓的是秦?”
袁大掌柜摇头道:“你可能没听说,咱们家姑娘,归葬了张家祖坟山,就意味着,姑娘姓的这个秦,不过就是个姓氏而已。咱们家那位老祖宗,年轻的时候便是个目下无尘的,哪里肯教导小辈,如今竟亲自下场,却是为了替姑娘掠阵…”
袁大掌柜这几句话,更是把黄大夫说得一头雾水:“老袁,你就别卖关子了,有话说话。”
袁大掌柜站起身,背着手,往门口走了几步,仰头看着外头响晴的天,许久之后,才长叹了一口气道:“祖宗保佑,咱们张家,终于要变一变了。”
黄大夫前后联想了半天,才憋出一句自己也不相信的话:“老袁,你这意思,不会是老太爷,要把咱们家交到一位姑娘手里吧?”
袁大掌柜转过身,一改先前迷蒙不清的神态,目光灼灼看向黄大夫道:“张家祖训,可没有女子不能掌家这一条。”
“张家自老祖宗遁世之后,无论是老太爷,还是现今理事的大爷,都只擅长用人和布局,多说一点,也就是擅经营。可咱们张家祖传下来的医术,到了这两辈,几乎都只靠万寿观在传承。”
“即便如此,也不过只是守成而已,甚至颇有萧条式微之意,再这样下去,咱们家就快变成普通商户之家了。虽说银子是好东西,可光有银子,有什么用?便是那么个什么都不是的东西,还有翁家那样不知死活的,都敢把手伸到咱们张家头上,到底,老太爷谨慎太过了。”
“那位孙大所说的看不懂,咱们就来看看眼前这事儿。”
黄大夫点头道:“嗯,你说,我听着。”
“姑娘千里迢迢,到这安远城,最重要的一个目的,是什么?”袁大掌柜问道?
“为了给长公主治病啊,这还用问吗?”黄大夫一脸不满道。
“别人不知道,咱们还不知道吗?长公主在这安远城,活得憋屈吧?”袁大掌柜又问道。
黄大夫倒是极为同情地点头道:“便是寻常女儿家,嫁人之后,有娘家撑腰,都不至于此。半年前我去送药,顺便给长公主把过脉,脉象已经…若能救回来,那便当真是当得上妙手回春四个字。”
袁大掌柜继续道:“长公主活得憋屈,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说到底还是因为她无法为安北王诞下麟儿,无法把这安北王府异姓王的王位传承下去。她生不了孩子,自然有那眼红之人想尽千方百计施压与她。”
“可这个事儿,明白人都知道,那是写在圣旨里的,非长公主所生嫡子不能承位啊,长公主这也是平白遭的罪。”黄大夫摇头道。
袁大掌柜叹了口气道:“可怜是真可怜,实际上这个事情,就是长公主一人担了朝廷和安北王府,还有这北地愚民三方的压力。有人就盼着长公主熬不住,自己还朝到今上面前去吵闹,得些变通的法子,比如过继之类的。”
“可这样的事情,即便是今上念在当年公主答应远嫁北边的情分,会心软,但朝廷里总有人是断然不会允许的,只怕届时就是一片大乱。涉及的博弈,有朝堂上的,有这安远城里的,还有北地和朝廷的。”
“咱们北地若乱了,毕彦岂能不趁火打劫,那旌南王只怕是做梦,都想着要了我们北地祁城安远两大产粮之地。于是她干脆就这么忍辱负重地扛着。”
黄大夫脸上一派怜悯之色:“可长公主的身子,已经是油尽灯枯,她若仙去之后,肯定还是会乱啊。”
袁大掌柜摇头道:“咱们都能看到的事情
“第一策,便是求到王相面前,给那位秦老爷寻了个宣旨钦差的差使,远调出京,居无定所。第二策是阻止老太爷上京,立即过继大爷到膝下。第三策,便是求到长公主门前,处死了那位姨娘。”
“那时候,姑娘才多大?我当时只不信,如今看来,竟是我成了那井底之蛙,咱们这位姑娘,可和她阿娘不一样,如今千里迢迢来这安远城,除了相救长公主,只怕后头,另有深意啊。”
孙大听得这位袁大掌柜突然当着他的面,说出这样的隐秘之事,心下当即了然,这是在变相替姑娘敲打他这个张家外人,姑娘身边的管事了,可孙大不仅不恼,反而十分高兴,像袁大掌柜这样在张家地位卓然的人,肯出声敲打他,那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从心里,认可了姑娘。
孙大当即起身拱手笑道:“姑娘就是这样,走一步看三步,甚至更多,姑娘和别的女孩儿不一样,悲悯的是病家,心怀的是天下太平。小的夫妇二人,虽说常不能懂姑娘之用意,但能跟在姑娘身边,分担些琐事,乃是大福运。”
袁大掌柜眯了眯眼道:“孙管事跟在姑娘身边日久,不知还有何提点?”
孙大笑道:“当不起提点二字,姑娘在这安远城,且得待上一阵子,以大掌柜之睿智,不久之后,定能看出姑娘真正用意,届时还请大掌柜提点提点小的才是。”
孙大领着阿升走后,黄大夫极其不解地问了袁大掌柜:“大掌柜这是帮着姑娘敲打那位孙管事?”
袁大掌柜点头道:“这一家子,投的可不是咱们张家,而是姑娘门下。”
黄大夫蹙眉道:“大掌柜这意思,姑娘终究姓的是秦?”
袁大掌柜摇头道:“你可能没听说,咱们家姑娘,归葬了张家祖坟山,就意味着,姑娘姓的这个秦,不过就是个姓氏而已。咱们家那位老祖宗,年轻的时候便是个目下无尘的,哪里肯教导小辈,如今竟亲自下场,却是为了替姑娘掠阵…”
袁大掌柜这几句话,更是把黄大夫说得一头雾水:“老袁,你就别卖关子了,有话说话。”
袁大掌柜站起身,背着手,往门口走了几步,仰头看着外头响晴的天,许久之后,才长叹了一口气道:“祖宗保佑,咱们张家,终于要变一变了。”
黄大夫前后联想了半天,才憋出一句自己也不相信的话:“老袁,你这意思,不会是老太爷,要把咱们家交到一位姑娘手里吧?”
袁大掌柜转过身,一改先前迷蒙不清的神态,目光灼灼看向黄大夫道:“张家祖训,可没有女子不能掌家这一条。”
“张家自老祖宗遁世之后,无论是老太爷,还是现今理事的大爷,都只擅长用人和布局,多说一点,也就是擅经营。可咱们张家祖传下来的医术,到了这两辈,几乎都只靠万寿观在传承。”
“即便如此,也不过只是守成而已,甚至颇有萧条式微之意,再这样下去,咱们家就快变成普通商户之家了。虽说银子是好东西,可光有银子,有什么用?便是那么个什么都不是的东西,还有翁家那样不知死活的,都敢把手伸到咱们张家头上,到底,老太爷谨慎太过了。”
“那位孙大所说的看不懂,咱们就来看看眼前这事儿。”
黄大夫点头道:“嗯,你说,我听着。”
“姑娘千里迢迢,到这安远城,最重要的一个目的,是什么?”袁大掌柜问道?
“为了给长公主治病啊,这还用问吗?”黄大夫一脸不满道。
“别人不知道,咱们还不知道吗?长公主在这安远城,活得憋屈吧?”袁大掌柜又问道。
黄大夫倒是极为同情地点头道:“便是寻常女儿家,嫁人之后,有娘家撑腰,都不至于此。半年前我去送药,顺便给长公主把过脉,脉象已经…若能救回来,那便当真是当得上妙手回春四个字。”
袁大掌柜继续道:“长公主活得憋屈,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说到底还是因为她无法为安北王诞下麟儿,无法把这安北王府异姓王的王位传承下去。她生不了孩子,自然有那眼红之人想尽千方百计施压与她。”
“可这个事儿,明白人都知道,那是写在圣旨里的,非长公主所生嫡子不能承位啊,长公主这也是平白遭的罪。”黄大夫摇头道。
袁大掌柜叹了口气道:“可怜是真可怜,实际上这个事情,就是长公主一人担了朝廷和安北王府,还有这北地愚民三方的压力。有人就盼着长公主熬不住,自己还朝到今上面前去吵闹,得些变通的法子,比如过继之类的。”
“可这样的事情,即便是今上念在当年公主答应远嫁北边的情分,会心软,但朝廷里总有人是断然不会允许的,只怕届时就是一片大乱。涉及的博弈,有朝堂上的,有这安远城里的,还有北地和朝廷的。”
“咱们北地若乱了,毕彦岂能不趁火打劫,那旌南王只怕是做梦,都想着要了我们北地祁城安远两大产粮之地。于是她干脆就这么忍辱负重地扛着。”
黄大夫脸上一派怜悯之色:“可长公主的身子,已经是油尽灯枯,她若仙去之后,肯定还是会乱啊。”
袁大掌柜摇头道:“咱们都能看到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