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决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道旨意。”  

也不管张易之想不想听,她不疾不徐的说:  

“任命术士郑普思为秘书监,擢升妖僧慧能为国子祭酒。”  

“上百年来,这两个职位通常都是由硕学鸿儒担任,眼下却被两个方伎庸流把持。”  

“朝臣极度悲愤,纷纷上疏,奏疏呈上后,母皇置若罔闻。”  

张易之抿一口茶,表情波澜不惊。  

这二人是佛、道两教主推的代理人。  

武则天无非是想利用他们在宗教界和民间的影响力来引导舆论。  

利用谣言诋毁龙骨,慢慢剥下张易之披上的神权外衣。  

太平略默,轻启朱唇:  

“越是大张旗鼓,就越表明母皇已经黔驴技穷。”  

张易之不置可否。  

他厌倦了猫玩耗子的游戏,也不想陷入武则天布置的权谋陷阱中。  

到了这一步,谋来谋去没有意义,只有硬刚正面。  

太平盯着他,低叹一声:  

“另外,母皇还秘密召见了吐蕃使节。”  

“吐蕃?”张易之眯了眯眼:  

“难道想针对吐谷浑?那可是帝国疆土,陛下应该不会做自毁长城的事。”  

话罢他抬眸审视着太平。  

浓妆也遮不住她眉眼间的憔悴和消沉。  

通过那一句,她传递了一个隐蔽信息。  

她连秘密召见都知道,说明对宫禁掌控力更强了。  

太平喉咙处似被什么堵住一般,嘴唇动了动,却说不出一个字来。  

“殿下,但说无妨。”张易之轻声说。  

太平鼓胀胀的酥胸起伏不定,沉默了很久,一脸决然道:  

“张郎,政变推翻母皇统治的时机到了!”  

话音刚罢,张易之疑惑不解:  

“政变?什么政变?”  

房间一片死寂。  

太平娇躯骤然僵直,面色白了几分。  

对方目中的冷漠,如锋利的刀尖,狠狠地刺中她的心脏。  

那晚过后,她心里不知多少次痛心疾首。  

就差一点。  

只要跨出那一步,她就是帝国的主宰,她就是千古第二位女帝。  

“你怨恨我。”太平眼圈微红,直直注视着他。  

张易之摇摇头,平静道:  

“谈不上怨恨,我并没有损失任何利益。”  

太平表情黯然。  

他伪造惊世骇俗的龙骨,那可是炎黄子孙的图腾,凭此就能煽动无数民众。  

如今在天下百姓眼里,他大概已经是天地神灵一般的存在。  

她眼里的泪水悄然滑落,哑着嗓音道:  

“难道就因为一次错误,你就完全否决我么?”  

“我这次真的坚定了决心…”  

“呵…”短促的讥笑声截住她的话,张易之端详着她:  

“别演了,哭给我看没什么用,我是绝不会参与大逆不道的兵谏。”  

太平脸色陡然阴沉起来,不可置信的嘶喊起来:  

“为什么你要折磨我?”  

她突然抓住张易之的手,死死按在那丰腴的胸口上,摁出一个颇有弹性的凹陷:  

“张郎,你不要这样对我,我任你惩罚好不好。”  

“够了!”  

张易之甩开手,冷冷俯瞰着她:  

“对你,我已尽其所能。”  

“你没有!”太平像一头暴怒的母狮子,精致玉颊微微扭曲:  

“我现在不会退缩,我会站上人间的极顶,再次缔造女主乾坤。”  

她目光闪烁着癫狂,那是一种对权力不可遏止的野心!  

那是一种对睥睨天下的无限渴望!  

张易之眼睁睁看着她失态,脸上却无丝毫情绪波动。  

太平身上,或多或少地闪现着一些武则天的余光魅影。  

可惜她比武则天差远了。  

张易之缓缓踱步到窗前,背对着太平,眸色幽邃清明:  

“就算发起政变了,在玄武门下与保护陛下的禁军对峙时,你会不会退缩?”  

“进了迎仙殿,跟你母亲的目光对视,你会不会害怕?”  

“登基成功了,面对李武两方势力的讨伐,你会不会妥协?”  

张易之蓦然转身,声音冰冷至极:  

“我已经站上了悬崖,稍有不慎就要跌落万丈深渊。”  

“很抱歉,你的优柔寡断,不值得我拿命去赌。”  

太平涨了满腔的情绪,如同泄气一般,双目无神的坐在软榻。  

过了很久。  

她眼神慢慢变得凌厉森然,像是一只涅槃重生的火凤凰,冷冰冰道:  

“逆天成道,顺势化龙,你的野心昭然若揭,你不过想让本宫做你的垫脚石罢了。”  

张易之从容平和的颔首,“我不辩驳,随殿下怎么想。”  

太平沉着脸,不复刚刚的柔弱,浑身散发帝国公主的威压:  

“你想颠覆帝国皇权,推翻母皇统治,就是与本宫为敌。”  

黑化?张易之似不意外,风轻云淡道:  

“在权力场,情意就是可笑又脆弱的东西,除了让人变得愚蠢不堪一击之外,并不能带来什么。”  

这才是世间最顶端的权力博弈。  

前一秒温情脉脉,后一秒你死我活。  

已经跟武则天决裂了,再跟太平走向对立,他没有丝毫心理包袱。  

况且他也早有预料,毕竟不再扶持太平,从她的立场上,那就成了敌人。  

太平竭力控制悲痛的情绪,死死盯着眼前这个让她心动迷恋的男人。  

刚刚那番谈话,击溃了她最后的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