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啪(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盐铁份额?”  

武三思脸色骤变。  

贪婪才是这些门阀望族的本性!  

就拿盐来说,世家原本就掌握一些民营盐井,还要把触手伸向官府经营的盐井!  

真给他们了,这些人随时能操控盐市场的价格。  

一个人不吃盐浑身乏力,无法从事农业生产,行军打仗更是空谈。  

天下命脉被门阀望族钳制,皇权还能剩几分威信?  

武三思到底还是稍稍清醒了些:  

“陛下是绝不同意的!”  

崔玄暐盯了他几秒,平静道:  

“现在权力在殿下这里。”  

“孤…”武三思沉默了半晌,决定先稳住他:  

“崔相,等解决张巨蟒及此獠的势力再说。”  

崔玄暐笑眯眯道:  

“那武家在河东的盐井,殿下应该有权处置吧?”  

这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模样差点激动武三思,他竭力稳定情绪,硬邦邦道:  

“崔相不怕撑破肚子么?”  

“恕臣冒昧,臣告辞。”崔玄暐漫不经心施了一礼,就欲走人。  

“行!”  

武三思厉喝了一声。  

没办法,只能妥协。  

崔玄暐既是宰相,又是朝中世族官员的魁首,一定要让他攘助。  

“殿下英明!”崔玄暐儒雅的脸庞露出淡淡的笑容。  

武三思深呼吸一口气,转移话锋:  

“崔相,孤今晚封城门,明天就让张巨蟒魂飞魄散!”  

他迫不及待残害此獠,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  

如今自己是京师的主宰,碾死此獠岂不是像踩死蝼蚁那般简直?  

崔玄暐轻轻颔首:“明天少不了一场恶战,殿下需准备充足,让此獠再无翻身的机会。”  

话虽如此,可心中隐隐有些忧虑。  

此獠妖孽般的智慧,冠绝天下的才华,铁血杀伐的手段,真是这么好杀的?  

女皇频频出手,都未能伤及此獠一根毫毛,最后不得已撕破脸,连社稷政局都顾不上了。  

武三思真有这个能力?  

他斟酌片刻,沉声道:  

“殿下,未免有失,你一方面提防太平殿下,一方面要笼络上官待诏,这两个女人尤为重要。”  

“孤明白。”武三思点了点头。  

陛下“病重”,上官婉儿全权负责拟定草诏,只要得到她的帮助,下达调兵旨意将顺通无堵。  

太平这骚蹄子跟张巨蟒不清不楚,公主府难保在关键时刻跳出来坏事,一定要提前防备。  

不过一想到这两个成熟的水蜜桃,武三思眼底一阵火热。  

她们随便拎出一个,都是那种世间顶尖的尤物。  

等孤站上帝国的巅峰,你们绝对逃不出孤的手掌心!  

“事在人为,为社稷铲除祸害全靠殿下了。”崔玄暐神情严肃,语气诚恳。  

“哈哈哈哈哈,那些冤魂野鬼,孤会为你们讨个公道!”  

武三思一脸阴森的笑,浑身散发滔天的霸道。  

他现在底气十足!  

太子监国,多了监国二字,那就意味着皇权傍身。  

一言可令天下法!  

张巨蟒,你拿什么跟孤斗?  

或许姑母还会顾忌社稷畏首畏尾,而孤。  

只想把你碎尸万段,把你的头颅切碎了放进武家祖庙!  

酉时。  

庐陵王府的马车,华丽又宽敞。  

车夫得了王妃吩咐,扬起马鞭,拉车的骏马长嘶一声,跑得飞快。  

韦玉心乱如麻,恨不得立刻飞到张府。  

李显此时脸上神色颇见憔悴,他哑声道:  

“爱妃,一定要找张巨蟒?”  

“必须。”韦玉眼底一丝阴霾:  

“探探口风,看张巨蟒准备怎么应对,此獠不可能坐以待毙,任武三思宰割。”  

突如其来的监国,不啻于晴天霹雳。  

此举几乎断掉她的念想!  

一旦武三思御极登基,岂能有庐陵王府的好果子吃?  

所以,必须未雨绸缪,甚至做最坏的打算。  

半个时辰后,马车驶进张府。  

湖中亭内。  

一张紫檀桌,桌上放着几样精致的糕点,几碟小菜。  

木桌下则是一个小火炉,正咕嘟咕嘟的温着一壶酒。  

张易之审视着夫妇俩,淡淡笑道:  

“稀客啊,快请坐。”  

李显脸上有些难堪与窘迫。  

还是韦玉能拉下脸,她和颜悦色道:  

“皇弟,我们想着来探望一下你。”  

张易之打量着丰腴美妇,轻描淡写的说:  

“岳母别绕圈子了,有事不妨直言。”  

望着对方淡定自若的模样,李显恨不得打一拳过去。  

装什么!  

现在天下最恐惧的人就是你!  

韦玉凝视着张易之,启唇道:  

“皇弟,如今武三思监国,他一定会疯狂迫害你。”  

“哦?”张易之抿一口清酒,“我知道了。”  

就一句知道了?  

韦玉神色晦暗,口吻也激烈了几分:  

“张巨蟒,现在咱们的对手是武三思,你有应对之策该跟我们商议一下。”  

话音落下,张易之笑了。  

他把完酒盏,面带戏谑道:  

“岳母惊慌失措,是在寻求小婿的帮助么?”  

来意被戳穿,韦玉脸颊一阵尴尬。  

“够了!”  

李显本就不想来这趟,实在忍受不住此獠的奚落,怒声道:  

“本王巴不得你被武三思虐杀,朝廷从此再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