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子系中山王,天下皆敌又何妨?(2/4)
一望无际。
似乎在昭告天下,不管经历了什么,这里依旧是世界的中心!
朝殿奏着钟鼓混奏的帝王之乐,鼓声宏大而遒劲。
武则天身穿衮服,头垂白玉珠串十二旒,伴着礼乐,登上宽阔的宝座。
群臣叩拜于地,毕恭毕敬地喊道:
“陛下万寿无疆!”
武则天环视众人,威声道:“众爱卿平身。”
说罢对一旁内侍言:“颁诏。”
内侍展开圣旨,抑扬顿挫的念道:
“张易之有功于社稷,特赐中山郡王爵位,食邑五千户。”
话音落下,大殿鸦雀无声。
满朝目光望向那道身影,一袭紫色绫罗袍服,束金玉带,浑身散发凛然的气势。
换做以前,群臣肯定要跳出来反对。
但现在,没必要。
一是真的害怕…
二是救驾之功足以册封郡王,况且张巨蟒已经权倾朝野,一个郡王爵起不到多大利处,反倒会成为行事掣肘。
张易之表情古井无波,这件事昨天就跟武则天商议过了。
有功不赏,有罪不诛,乃是天子大忌。
何况此次救驾的将卒已经拉了长长一份名单,都想着要泼天大功呢。
张易之若是不受,你让他们怎么办?
至于爵位,得到很难,想丢掉却很简单。
“谢陛下隆恩,但臣不需要食邑。”
殿内响起低沉的声音。
群臣闻言皆是震惊,继而后背生出寒气。
既然圣旨特意提及,那代表实封!
也就是说,张巨蟒拥有定州五千课户,五千个家庭给此獠纳税。
可此獠拒绝了!
高风亮节做给谁看?
给天下人看!
做给天下所有世家豪强看的!
我以身作则不要土地和赋税,那你们也不能要。
也不许要!
念及于此,群臣慌乱不安,心里更是滋生恐惧。
不为利益而尽心做事者,更是决绝!
当这个人是冷血无情的张巨蟒,便会为了达成目标,不惜一切手段!
大殿宛若阴森森的墓窖。
群臣表情僵硬,很难平复内心的情绪。
“善!”
御座上传来赞赏声。
武则天满意颔首:“朕依你所言。”
“陛下。”这时魏元忠持象笏出列,皱眉道:
“中山这个封号已经有归属了。”
此话缓解了大殿压抑的气氛。
有臣子忍不住冷笑,这对君臣真是荒谬,视封赏于儿戏。
一头狼封为中山伯!
这将沦为史书的笑柄!
武则天面色不变,淡淡开口:“雪狼改封桓山伯。”
“是!”魏元忠应了声。
趁着空隙,内侍继续念道:“册封通化门守将独孤阳曦为开阳国公,擢升左羽林卫将军。”
满朝哗然。
这一刻,那些苟活于世的李唐旧臣,眼底隐藏不住的恨意。
就是此人献城门,导致天衣无缝的政变功亏一篑。
一个身影从武将班位缓缓走出,他有些紧张,跪地颤声道:
“臣独孤阳曦叩谢陛下隆恩。”
不少人心里暗骂奸细叛徒。
武三思出列,沉声道:“陛下,臣有异议,封赏有些重了。”
“对啊。”不少大臣附和。
一个小喽啰骤然升为国公,还是靠着背叛得来的功劳,谁能不嫉恨?
武三思低着头,神情有些凝重。
他不在意国公爵位,可那左羽林卫将军太过重要。
为什么不能留给武家子弟?
他本想给武攸绪争取这个职位。
张易之神情略有嘲弄,侧头望向武三思:
“那天晚上,某人像条狗一样在府邸等死,这样的废物都能高居亲王,独孤将军为何不能凭功封国公?”
此言不啻于惊雷炸响,群臣震得头皮发麻。
真是太狂妄了!
在庄严的朝殿,竟然如此侮辱一个宰相,实在是过分!
武三思脸色骤变,铁青一片,目光也变得极其怨毒。
群臣看了看武三思,内心顿时生出无力感。
往常在朝堂高高在上的梁王,可碰上张巨蟒就像硕鼠碰上猫,似乎连反驳的勇气都没有。
“注意言辞,朕不希望听到第二遍。”
武则天狠狠瞪了张易之一眼,旋即眼神示意内侍继续念封赏诏书。
群臣将目光投向独孤阳曦,看来此人已经投靠张巨蟒了。
真是瞎了狗眼,此人已经打上奸臣的烙印,等此獠倒台,必将遭受清算!
沉沉的夜幕下。
梁王府,书房。
武三思对面坐着一个短袍男子,此人满脸阴骛,眉间还有一条刀疤。
“梁王召我何事?”男子开门见山。
武三思审视着他:“谨书,本王需要你做一件大事。”
“什么?”武谨书问。
武三思沉默了片刻,言简意赅:“派遣死士去蜀中,剁掉张巨蟒。”
此人专门负责见不得光的事,武家豢养的死士部曲都由他领导。
什么?
武谨书神色剧变,仿佛听到了难以置信的一件事。
他缓缓平复情绪,冷言:“梁王,就因为早朝的事怀恨在心?”
武三思表情抽搐了一下,自己身份无比高贵,却屡屡遭受此獠侮辱,还成为朝野的笑话。
说不嫉恨是假的,但绝非因此便要置此獠于死地。
似乎在昭告天下,不管经历了什么,这里依旧是世界的中心!
朝殿奏着钟鼓混奏的帝王之乐,鼓声宏大而遒劲。
武则天身穿衮服,头垂白玉珠串十二旒,伴着礼乐,登上宽阔的宝座。
群臣叩拜于地,毕恭毕敬地喊道:
“陛下万寿无疆!”
武则天环视众人,威声道:“众爱卿平身。”
说罢对一旁内侍言:“颁诏。”
内侍展开圣旨,抑扬顿挫的念道:
“张易之有功于社稷,特赐中山郡王爵位,食邑五千户。”
话音落下,大殿鸦雀无声。
满朝目光望向那道身影,一袭紫色绫罗袍服,束金玉带,浑身散发凛然的气势。
换做以前,群臣肯定要跳出来反对。
但现在,没必要。
一是真的害怕…
二是救驾之功足以册封郡王,况且张巨蟒已经权倾朝野,一个郡王爵起不到多大利处,反倒会成为行事掣肘。
张易之表情古井无波,这件事昨天就跟武则天商议过了。
有功不赏,有罪不诛,乃是天子大忌。
何况此次救驾的将卒已经拉了长长一份名单,都想着要泼天大功呢。
张易之若是不受,你让他们怎么办?
至于爵位,得到很难,想丢掉却很简单。
“谢陛下隆恩,但臣不需要食邑。”
殿内响起低沉的声音。
群臣闻言皆是震惊,继而后背生出寒气。
既然圣旨特意提及,那代表实封!
也就是说,张巨蟒拥有定州五千课户,五千个家庭给此獠纳税。
可此獠拒绝了!
高风亮节做给谁看?
给天下人看!
做给天下所有世家豪强看的!
我以身作则不要土地和赋税,那你们也不能要。
也不许要!
念及于此,群臣慌乱不安,心里更是滋生恐惧。
不为利益而尽心做事者,更是决绝!
当这个人是冷血无情的张巨蟒,便会为了达成目标,不惜一切手段!
大殿宛若阴森森的墓窖。
群臣表情僵硬,很难平复内心的情绪。
“善!”
御座上传来赞赏声。
武则天满意颔首:“朕依你所言。”
“陛下。”这时魏元忠持象笏出列,皱眉道:
“中山这个封号已经有归属了。”
此话缓解了大殿压抑的气氛。
有臣子忍不住冷笑,这对君臣真是荒谬,视封赏于儿戏。
一头狼封为中山伯!
这将沦为史书的笑柄!
武则天面色不变,淡淡开口:“雪狼改封桓山伯。”
“是!”魏元忠应了声。
趁着空隙,内侍继续念道:“册封通化门守将独孤阳曦为开阳国公,擢升左羽林卫将军。”
满朝哗然。
这一刻,那些苟活于世的李唐旧臣,眼底隐藏不住的恨意。
就是此人献城门,导致天衣无缝的政变功亏一篑。
一个身影从武将班位缓缓走出,他有些紧张,跪地颤声道:
“臣独孤阳曦叩谢陛下隆恩。”
不少人心里暗骂奸细叛徒。
武三思出列,沉声道:“陛下,臣有异议,封赏有些重了。”
“对啊。”不少大臣附和。
一个小喽啰骤然升为国公,还是靠着背叛得来的功劳,谁能不嫉恨?
武三思低着头,神情有些凝重。
他不在意国公爵位,可那左羽林卫将军太过重要。
为什么不能留给武家子弟?
他本想给武攸绪争取这个职位。
张易之神情略有嘲弄,侧头望向武三思:
“那天晚上,某人像条狗一样在府邸等死,这样的废物都能高居亲王,独孤将军为何不能凭功封国公?”
此言不啻于惊雷炸响,群臣震得头皮发麻。
真是太狂妄了!
在庄严的朝殿,竟然如此侮辱一个宰相,实在是过分!
武三思脸色骤变,铁青一片,目光也变得极其怨毒。
群臣看了看武三思,内心顿时生出无力感。
往常在朝堂高高在上的梁王,可碰上张巨蟒就像硕鼠碰上猫,似乎连反驳的勇气都没有。
“注意言辞,朕不希望听到第二遍。”
武则天狠狠瞪了张易之一眼,旋即眼神示意内侍继续念封赏诏书。
群臣将目光投向独孤阳曦,看来此人已经投靠张巨蟒了。
真是瞎了狗眼,此人已经打上奸臣的烙印,等此獠倒台,必将遭受清算!
沉沉的夜幕下。
梁王府,书房。
武三思对面坐着一个短袍男子,此人满脸阴骛,眉间还有一条刀疤。
“梁王召我何事?”男子开门见山。
武三思审视着他:“谨书,本王需要你做一件大事。”
“什么?”武谨书问。
武三思沉默了片刻,言简意赅:“派遣死士去蜀中,剁掉张巨蟒。”
此人专门负责见不得光的事,武家豢养的死士部曲都由他领导。
什么?
武谨书神色剧变,仿佛听到了难以置信的一件事。
他缓缓平复情绪,冷言:“梁王,就因为早朝的事怀恨在心?”
武三思表情抽搐了一下,自己身份无比高贵,却屡屡遭受此獠侮辱,还成为朝野的笑话。
说不嫉恨是假的,但绝非因此便要置此獠于死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