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捅死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夜。  

司刑狱外。  

崔湜指了指身边的胥吏,冷声道:“我是博陵崔氏嫡脉,你们这些胥吏离我远点!”  

徐有功看着他这张桀骜的面容,颔首示意:“不必上手铐脚镣,你们好好招待崔公子。”  

崔湜扬了扬嘴角的弧度。  

我出自最顶尖的门阀士族,特意来牢狱体验生活。  

崔湜只能这般安慰自己。  

莫名被弹劾,莫名下狱接受三司会审。  

一切都太莫名其妙。  

“崔公子,老夫也是按照朝廷流程办事。”徐有功拱拱手,略表歉意。  

“唔…”崔湜瞥了他一眼,歪嘴道:“我要住最好的牢房。”  

“这恐怕不行。”  

徐有功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为难之色。  

崔湜怒发冲冠:“我可是博陵崔…”  

“咳!”身旁狱卒咳嗽一声,大胆插话:“张督作住在一号牢房。”  

“让他…”滚字没说出口,崔湜骤然噎住。  

张巨蟒?  

那还是算了。  

他面无表情道:“就二号牢房。”  

狱卒看向徐有功。  

徐有功假装斟酌,随后问道:“崔公子,二号牢房在张督作隔壁,你方便么?”  

“啊?”  

崔湜又想起那张冷酷无情的俊脸,那火辣辣的巴掌。  

他气定神闲道:“二字不吉利,四号吧。”  

离远点好。  

惹不起,本公子躲得起!  

反正也就待几天时间,就能洗刷身上的冤屈。  

到时候出狱,一定要狠狠报复御史彭黎!  

徐有功笑呵呵道:“既如此,那你们几个带崔公子入狱。”  

“应该是请。”  

崔湜勾唇冷笑,转身一挥袍袖,大步前行。  

盯着他的背影,主事愤愤不平道:“瞧他那得意的模样,恨不得把博陵崔氏四个字写在脸上!”  

徐有功负手站那静默不语。  

一个人临死前,出于人道主义,应该要尽量满足要求。  

徐有功踱着碎步,慢悠悠进了牢狱塔楼。  

塔楼廊下,立着两个身着囚犯的瘦削男子。  

“四号牢房,铁栅栏上有标注,去吧。”  

两人抱拳领命。  

徐有功轻叹一声,目光有些幽幽。  

官场是个大染缸,很难独善其身。  

四个宰相一起下命令,迫于压力,他只能配合。  

狱中。  

崔湜脚步缓慢,不时回头望灯火暗弱的通道,一片阴森昏暗,仿佛厉鬼的洞窟。  

真是低等人待的腌臜地!  

狱卒将他带到一处宽敞干净的牢房,随后离开。  

“一股倒霉下贱的气味!”  

崔湜掩了掩鼻,从袖子拿出手帕,弯腰擦拭着板凳。  

“咚!”  

轻缓有节奏的脚步声响起。  

崔湜也不回头,歪嘴怒道:“没事不要打扰本公子。”  

冷不丁眼前黑影一闪。  

他只觉得喉咙撕裂开来,就仰头栽倒在地,鲜血喷发。  

他嘴巴被捂住,只能用力鼓着眼睛,依稀看到薄薄的唇,尖尖下巴,一张毫无感情的女人脸。  

也就半刻钟后。  

两个伪装成囚犯的刺客刚摸到牢房外,便嗅到浓郁的血腥味。  

推开铁栅栏,俩人面面相觑,皆感震惊。  

一根簪子插在目标脖颈处。  

尸体还是热的。  

“快去禀报徐少卿。”  

不多时。  

司刑狱全部官吏来了,崔家的人也闻讯赶来。  

徐有功皱着眉头,陷入深思。  

这凶器实在太熟悉!  

众目睽睽之下,张易之当殿弑兄,就是用这根玉簪。  

刺客说去之前崔湜已经死了,难道凶手是张易之?  

太离奇荒谬了!  

“湜儿,湜儿。”  

崔挹衣襟不整,颤颤巍巍跑进来,捂住胸口,眼睛里闪出了泪光。  

“谁杀了我儿!”  

礼部侍郎此刻状若癫狂,脸上青筋凸起,张着嘴仿佛在承受酷刑。  

“崔侍郎冷静一下,我们大理寺一定会查出凶手。”徐有功在旁边宽慰道。  

“眼瞎了么?”崔氏族人满脸狰狞,戟指簪子:“张巨蟒就是凶手!”  

崔友仁怒发冲冠,震怒道:“这根玉簪,老夫绝对忘不了,你徐有功能忘么?”  

张易之!  

无故杀我侄儿!  

在场参加过上次的早朝的官员都默不作声。  

凶器一样,死法如出一辙,都是刺穿喉咙。  

傻子也能猜到张易之是凶手。  

崔挹伸出颤抖的右手,轻轻在崔湜的眼皮上拂过。  

想让崔湜瞑目,可是那眼皮好像还是活的一样,怎么也闭不拢。  

“儿啊,为父要将张巨蟒碎尸万段!”  

一号牢房。  

张易之就这样看着尸体,目光寡凉淡薄,俊美的脸上没有多少情绪。  

歪嘴战神一怒,拿命碰瓷?  

迎着众多愤怒的眼神,张易之坐在凳子上,斟酌措辞:  

“有人栽赃陷害。”  

“哈哈哈哈~”崔挹仰天狂笑,笑得涕泗横流,泣声道:“天底下谁敢栽赃你,湜儿哪里得罪你这个畜生了。”  

“张巨蟒,你恶贯满盈,我博陵崔氏饶不得你!”  

崔氏族人恶狠狠补充着。  

张易之无端生出怒火,寒声道:“你们不信,我再多解释也无益。”  

玛的!  

哪个缺德玩意诬陷我!  

我以后一定用大簪子刺你女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