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太平:他想怎么开本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国子监学子来了。  

弘文馆学子来了。  

诸多诗文名士,以陈子昂领衔的方外十友都来了。  

神都城声名远扬的大儒皆赶来了。  

这一天。  

一个二十岁青年,在宫城端门前发出了惊雷般的声音。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他们只听一遍,便醍醐灌顶、震耳发聩、满腔热血,顿生豪气。  

整个人都彻底得到升华。  

这才是读书人的最高理想追求。  

不仅为了入仕求取功名,更为了致君尧舜、泽被万民!  

纵观史载,竟无一句可与之媲美。  

这四句话就算千百年的时间依然会闪耀天地间!  

人间绝句!  

竹亭里。  

陈长卿望着广场上被堵的水泄不通,汇聚着成千上万个衣冠端正的读书人。  

以往子唯作首诗,最多引发士林传播,谈不上震惊天下。  

可现在呢?  

短短一个时辰。  

神都城的读书人全来了!  

这就是圣言的魅力么?  

陈长卿暼了一眼神色平静的张易之,语气酸溜溜道:  

“贫道怎么看不透你有这样的思想境界?”  

整天装哗。  

就硬装。  

好似姜太公直钩钓鱼、吕布辕门射戟一般,装哗还让人叹为观止!  

贫道真的好羡慕。  

张易之轻抿一口茶,模样淡然,丝毫没有欣喜之意。  

“子唯,子唯…”  

外面响起了孔志亮的呐喊声。  

这老头愣在原地呆滞了一个时辰,终于缓过神来。  

张易之闻声迈步而出。  

只一瞬间,无数道虔诚的目光落在他脸上。  

场中的孔志亮眼眶泛红,老泪几近夺眶而出,他喃喃道:  

“老夫格局狭小,浑浑噩噩几十载,方才顿悟,委实惭愧。”  

他现在才真正知道什么叫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才真正明白什么叫井底之蛙!  

所有人皆有同样的愧疚之感。  

说出这句圣言,需要什么样的胸怀才能有这样的气魄?  

需要什么样的格局才能有这样的思想?  

需要什么样的人格才能孕育出这样的人!  

相比张督作,他们这些人格局是多么的渺小啊!  

狄仁杰苍老的脸庞带着惆怅之色,喟然长叹一声。  

他问出了一个所有人都想知道的问题:  

“子唯,历史上哪个读书人真真正正能担当起这四句圣言?”  

话音刚落,广场上的喧哗顿止。  

众人屏气凝神,不敢发出声响。  

他们都在期待答案。  

因为纵观史册,竟无一个人能做到。  

那这四句圣言岂不是空话?  

张易之负手斟酌,稍默一会,缓缓吐出两个字:  

“无人!”  

悠悠千古,唯一勉强满足的,或许就是前世那位开国太祖。  

无人…  

这个答案虽在意料之内,但还是让所有人默然。  

这四句圣言热血澎湃正气凛然,但还是会觉得太过于高大上。  

天地、生民、往圣、万世这些一个比一个沉重的名词,并不是普通人能够抗的起。  

他们都是凡夫俗子。  

狄仁杰暗叹:“吾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张易之环视着众人,见儒生们眼神有些迷茫,便声音洪亮道:  

“不奢望为万世开太平,但我等读书人应该。”  

“为民族立孝,将炎黄子孙的传统孝道继承下去,能不能做到?”  

“能!”  

众儒生齐声大吼。  

张易之大喝道:“为国家立功!为苍生立命!为子孙立言!能不能做到?”  

“能!”  

众儒生激动的心好似要从胸膛里蹦出来,他们热血沸腾!  

张易之轻轻笑了笑,敦敦教诲道:  

“一生很短,我们能做的,就是为这个宏图大志略尽绵薄之力,不负自己。”  

他就静静的站在那,黑发如墨随风飘舞。  

在旁人看来,那是一团炽热耀眼,来自浩然正道的光。  

无人有资格靠近。  

那嘴角微扬的弧度好似绽开的白兰花,是那般风姿卓越。  

又似误落凡尘沾染了丝丝尘缘的谪仙。  

他本不该属于人世间。  

人间不值得。  

在孔志亮看来,子唯的身影却是孤独寂寥的。  

崇高的思想走在了时代的前面,所以才会孤独。  

但他孤芳不自赏,用四句圣言为读书人指明方向。  

给了天下读书人一个希望,一个目标。  

能激励一代代的儒生学子。  

功在千秋!  

眼见场中的气氛越来越热烈,一些大儒把姿态放得很谦卑,就要出声请教。  

张易之眉头微皱,再装下去我可就词穷了。  

于是他将手往下压,大声道:“诸位且散了,莫要耽误天枢施工。”  

与此同时。  

甘露殿。  

太平公主进宫陪武则天聊天解闷,母女俩互相依偎靠在锦榻上。  

“启禀陛下!”  

一个宫婢疾步入殿。  

武则天头也不抬,慵懒地道:“讲!”  

宫婢恭谨道:“陛下,成千上万个儒生聚集在端门前。”  

端门?  

武则天蹙着凤眉,这不是巨蟒的地界么。  

这小男人昨天才在朝殿上杀人,又闹甚幺蛾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