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龙王灵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听说东阳镇的吕先阳也已经踏入炼境六变,被授予了八品内神兵法。”  

“炼境六变?那岂不是与徐乾师兄一样?”  

“吕先阳号称平江城十大天才之一,自幼入火龙山修行,一身道法高深莫测,应该比徐乾师兄强上一些。”  

“河东镇的林平知也不弱,据传也快踏入这个境界了。”  

御妖司的大门刚刚打开,大堂内已经聚集了不少斩妖卫,闲聊着八卦。  

如今平江城最大的盛事,龙王祭即将开始。  

各镇齐聚,哪个镇子出了高手,哪个镇子出了天才,自然就成为了众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平江城九鼎商行甚至从各镇御妖司之中评选出了十大天才。  

徐乾也位列其中,不过只排名第九。  

至于大家提及次数最多的吕先阳则位列第三名。  

毕竟,此人从小就进入道家宗门修炼,术法玄妙,论年纪比徐乾还小,也就跟周道差不多,却已经迈入炼境六变,的确称得上是凤毛麟角,堪称天才中的天才。  

当然,吕先阳大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颜值在线,乃是平将各镇御妖司当中出了名的美男子。  

在去年九鼎商行评出的御妖司十大少女想嫁榜中,吕先阳以高票问鼎第一名。  

实力强大,颜值在线,这便造就了吕先阳极高的人气。  

就算是在平安镇御妖司的斩妖卫中,都有不少吕先阳的狂热爱慕者,男的女的都有。  

如此优秀的吕先阳,就连平江城极大豪门世家都对其青睐有佳,抛出了橄榄枝。  

“不就是个男人嘛,搞得谁不是一样。”王小乙看着那些眉飞色舞的女人,忍不住撇了撇嘴道。  

从某些功能来说,他也是男人,而且是个十分突出的男人。  

“你跟他可不一样。”周道摇了摇头。  

关于吕先阳,就算是他也有所耳闻。  

门房秦大爷的书社还有吕先阳的签名符箓售卖。  

当然,只是普通的符箓,并非修士所用的灵符,但是加上吕先阳的签名,那价格也是极为夸张了。  

仅一道,足够周道在老王包子铺吃大半年包子了。  

就这样,还有不少人趋之若鹜,每次售卖都会遭到疯抢。  

最夸张的是,每个季度,都会推出不同系列的签名符箓,比如平安符、永葆青春符、金枪不倒符、多子多孙符等等。  

但凡印有吕先阳的签名,总是销售一空。  

每年岁末,还会将一年之中所有系列的签名符箓做一个合集套装来卖,又是一波圈钱。  

甚至于,连袁老的黑市都有人求购吕先阳的签名符箓。  

这一点倒是跟周道前世有些相似,就好像粉丝的钱都是自己家里印出来的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难道他比我多个把?”王小乙撇了撇嘴道。  

“听说吕先阳出生的时候含了一点纯阳未散,与众不同。”周道说道。  

人出生之前,于胎中孕育,乃是先天蒙昧,纯阳所生。  

一旦落地,食五谷之气,先天纯阳便会逐渐泄掉。  

可是有极少数人,能够含着一点纯阳不散,这种人天生适合修行,道家所说,便是慧根。  

吕先阳便是这种极少数人。  

所以,他才起了这个名字,取先天纯阳之意。  

“他妈真会生!”王小乙哑口无言,由衷地赞美。  

“别废话了,赶紧干活!”周道催促着。  

吕先阳那样的天之骄子,跟他们俨然是两个世界的人。  

刚刚踏入敛妖房,一道陌生的身影映入眼帘。  

案台前,一位瘦弱的青年正在把玩着各种工具,看服饰竟然是斩妖卫。  

“马应龙!?”周道突然想了起来。  

这是昨天刚刚加入御妖司的新人。  

一大早,怎么跑到他们这里来了。  

“干嘛呢?”王小乙叫出了声。  

马应龙回过神来,放下手中的钻骨锥,转过身来,露出一抹和煦的笑容。  

“抱歉,看着有些亲切,就忍不住把玩了一下。”  

“亲切!?”周道露出古怪的神情。  

封妖师的这些工具,都是用来驱散邪祟,解剖尸体用的,亲切这个词用在这里着实有些诡异,甚至是变态。  

“我家里世世代代都是干这个的。”马应龙看出了众人的疑惑,旋即解释道。  

说着话,他的眼中流露出一丝遗憾。  

“可惜啊,我没有天赋,继承不了祖业,所以才退而求其次,做了斩妖卫。”  

“嗯?”  

此言一出,整个敛妖房内雅雀无声,众人面面相觑,神色透着古怪。  

这话越品越是别扭。  

“这小子不会是专门跑过来装逼的吧!”周道心中暗道。  

“真是羡慕你们!”马应龙眼神有些黯淡。  

“这家伙什么情况?”王小乙瞪着眼睛,暗自腹诽。  

说是装逼吧,可是这表情也太真诚了。  

他长这么大,还没有见过有人装逼装得这么发自肺腑。  

“初来乍到,以后还请多多关照。”马应龙表现的极为谦逊。  

与其他斩妖卫不同,他的身上没有任何的高傲,自大。  

相反,他看着敛妖房内的一切,目光虔诚无比,投向周道等人的眼神也是充满了炽热。  

“对了,两个月后便是平江城的龙王祭,到时候我们结伴同行吧。”马应龙热情地邀请道。  

他表现得极为自来熟。  

“那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