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二十四章 瘿晶(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危局,否则我们辛家可能又要折损人手,”一番激战后,辛少主顾不得调息,飞身上前道。  

裴供奉有约定在先,出手是应有之意,秦桑却是被邀来炼器的。  

“老夫也很好奇谁会将陵墓建在这里,不过前提是保证老夫的安全,辛少主不要对老夫抱有太多期待,”秦桑提醒道。  

辛少主点点头,取出一枚玉简,交给秦桑,“秦长老,这是需要您炼制的东西之一,晚辈已经备好灵材,前辈可以先行参悟,接下来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便着手炼制。”  

“只是之一?”  

秦桑接过玉简,似乎没有察觉裴供奉审视的目光,粗略扫了一眼,竟是要他炼制一件法器,乃是一艘渡船。  

他仔细查看细节,炼制这艘渡船只是繁琐,对他而言难度不算高,需要一些时间罢了。秦桑没有追问渡船的作用,专心参悟起来,免得马失前蹄,堕了名头。  

雕像被打碎,暂时没有恢复的迹象,众人穿过大湖,来到湖水的另一端,找到了一个台阶的入口。  

入口几乎被水草填满了,众人清理掉水草,看到一条石阶通往下方。  

“看来墓室是分层的,我们现在是在第一层,”骆管事猜测道。  

“里面有封印!”一名辛家修士用神识探查,有了新的发现。  

众人鱼贯而入,果然看到一道古老的封印挡住去路,略作探查便知,和石门上的古禁是同源的。  

和之前一样,辛少主孤身走到封印前,手掌紧贴在上面,并请裴供奉助她破解封印。  

这一次,秦桑看得更仔细了,在乌光出现之时,她掌心似乎出现了什么东西。辛少主伪装得很好,同时施展法诀作为掩饰,之前将他都瞒过了。  

秦桑目光一闪,“看来辛家真的得到了一件和此地有关的东西…”  

封印被紫针破开,前方又出现了一条墓道,景色大同小异。  

当众人走进墓道时,立刻嗅到了淡淡的香气。  

这时候,秦桑感觉到千钧戒内部的跳动更有力了,那一丝联系变得清晰了些许,心中不由一动。继续深入,当联系足够清晰,他或许可以借助千钧戒直接找到目标。但前方不知还有什么危险,有这群人帮忙探路也是好的。  

确认香气无毒,众人走出墓道,视野之内出现了一片花海。  

无数鲜花盛开,万紫千红,花团锦簇。  

花海里传来‘嗡嗡’响声,众人定睛望去,发现竟是一只只黄蜂绕着花儿中飞舞,忙忙碌碌采食花蕊中的蜜浆。  

这里的黄蜂只怕远超万数,仿佛一朵朵黄云在花海上方飘动。  

这些黄蜂的体型和外面的普通黄蜂相差无几,貌似对修仙者没有威胁,但看到黄蜂之后,裴供奉神情突然变得非常凝重,秦桑则蹙起眉头,似乎想起了什么。  

就在辛家修士一无所觉之时,一柄玉如意唰地一声,从裴供奉袖口飞出。  

与此同时,秦桑眼中闪过惊异之色,脱口而出,“是祭虫!小心幻术!”  

辛少主反应极快,玉手一翻,抛出一口小钟,所有辛家修士立即聚集到辛少主身边。  

‘当!’  

小钟发出浑厚的钟声。  

此钟并非辛少主一人操纵,所有辛家修士共同催动,肉眼可见的波纹随着钟声扩散开来,众人顿觉耳目一清。  

他们未必真的相信秦桑,但对炼虚修士的任何提醒都不敢轻视,哪怕白费功夫也比送命强。  

事实上,秦桑并未欺骗他们。  

他认出了这群黄蜂的来历,乃是祭虫!  

祭虫的说法源自巫族,不是特指一种灵虫,而是指一类灵虫。  

巫族的巫虫榜,上榜都是适合做本命虫蛊的灵虫,但巫族对御虫之道的研究并不局限于此,许多群居的灵虫也能为他们所用。  

秦桑看过的为数不多的巫族典籍里,记载着这种祭虫,上古巫族部族会在特定的时间,由部族的大巫带领,祭祀天地神明,祭祀的仪式有时需要灵虫辅助,这些灵虫便被称为祭虫,在部族中享有尊贵的地位,和大巫一起享受整个部族的供奉。  

这类祭虫往往有相似的特点,擅长迷幻、惑神之类的神通,秦桑猜测可能是为了让部族的子民沉浸在祭典之中,心无旁骛,发自内心地祭拜。  

这群黄蜂正是祭虫的一种。  

“这里竟然有巫族祭虫,难道自己最初的猜测才是正确的,此地是巫族大能的陵墓?”  

秦桑也迷惑了。  

此地到底是什么来历,紫微宫中会不会有巫族大能留下的遗迹?  

传说中是人族剑修征战界壁,但界外魔族乃是整个大千世界的敌人,巫族会不会也有仁人志士,随紫薇剑尊一起征战?  

几乎在秦桑发出提醒的同时,祭虫也发现了他们,黄云陡然凝固,所有祭虫都调转身体,直面他们,‘嗡嗡’的声音骤然暴增,变得极为刺耳。  

‘呼!呼!’  

狂风乍起,黄云以惊人的速度扩散,周围瞬间一片昏黄。  

裴供奉的玉如意散发清辉,抵御黄云。  

钟声响个不停,一声比一声急促,波纹和黄云对抗,也只能被迫防守,一点点儿向内收缩。辛家修士胆颤心惊,庆幸秦桑提醒及时。  

秦桑有玉佛护体,丝毫不受影响,也不忘做做样子,传音道:“祭虫成群才有威胁,个体实力不强,大家稳住阵脚,分头灭虫。”  

话音未落,灰莺剑便斩向虫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