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十八章 融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啪!’  

他身上的辟毒宝物接连破碎。  

暗河像是无底洞。  

不仅暗流涌动,大地似乎都在剧烈震动,此地将有大变!  

秦桑无暇顾及别的,他和白联手,始终无法脱身,这种情况下,只能寄希望于肥蚕和辟毒甲了。  

白回到尸傀袋,减轻肥蚕的负担,秦桑将肥蚕护在胸前,任由自己被吸力带着在地底乱撞。  

肥蚕也是拼了,使出吃奶的力气,倾尽所能。  

秦桑将未炼化的三光玉液的药力渡给肥蚕。  

但辟毒甲仍然摇摇欲坠。  

秦桑明白了,越往暗河深处,毒性越剧烈,不单是消耗快的原因,肥蚕的本命神通已经达到极限,承受不住剧毒侵蚀了。  

肥蚕毕竟只是第三变中期,神通的威力是有极限的。  

它不是秦桑的灵虫,秦桑会的种种巫族秘术都无法施加在肥蚕身上,不能像天目蝶那样提供帮助。  

肥蚕透支,呜呜鸣叫,眼看就要坚持不住了。  

就在这时,尸傀袋突然传出白焦急的声音,“快!把你小情人放出去!”  

秦桑闻言一怔,打开尸傀袋,揽住哑姑。  

哑姑紧闭双目,仍是睡美人,但她的神魂隐隐传递出焦躁的情绪,似乎要告诉秦桑什么,却无法开口。  

三光玉液带来生机,维持她肉身不腐。  

之前,暖玉温养她的神魂。  

在从白那里得到一截养魂木后,秦桑将一块养魂木牌放在哑姑身上,效果远比暖玉强得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些年来,秦桑能感觉到哑姑的状态越来越好。  

虽然她仍然没有醒转,但肥蚕的灵智比之前更高了,每次表现出来的动作,都比以前对秦桑更亲昵和信赖,甚至有种孺慕之感。  

主人和本命虫蛊之间,有着玄妙联系。  

对哑姑来说,肥蚕是她在现实世界的锚。  

秦桑怀疑,肥蚕很可能是受到哑姑的影响。得益于养魂木,哑姑的意识不仅没有沉沦,越来越稳定了。  

哑姑现身,肥蚕呜咽一声,身体一弹,跳到哑姑眉心。  

秦桑没有阻止。  

只见七彩之光闪烁,肥蚕竟融入哑姑体内。  

不见哑姑有任何动作,下一刻,一团七彩光晕突然从哑姑体内爆发,融入辟毒甲。  

原本摇摇欲坠的辟毒甲,竟重新稳定起来,挡住了剧毒!  

肥蚕主动认哑姑为主。  

据说在巫族虫蛊之术中,这是最好的认主方式,比本命虫蛊更胜一筹。不仅修士和灵虫心神极为契合,还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而且没有规律。  

巫族和人族一样,失落了太多秘密,如今巫族修士也不懂得怎么让灵虫主动认主,不知道会有什么好处。  

“这…”  

秦桑又喜又忧。  

喜的是哑姑和肥蚕融合,很可能是肥蚕主动认主带来的能力,他们暂时不用担心死在毒潭里了。  

忧的是,哑姑的修为太弱了,当初被他牵连,重伤濒死时只有炼气期而已,这样做会对她造成什么影响?  

‘呼呼…’  

光晕源源不断闪现。  

紧接着,秦桑神情蓦然大变,他的预感正在发生,哑姑的脸色变得煞白无血,气息飞快衰弱,神魂比之前更脆弱了,如风中残烛。  

但她仍在坚持,不惜透支自己的一切,和肥蚕都在拼命!  

“生机…”  

秦桑焦急万分,将残余药力源源不断传递给哑姑,但收效甚微,他对巫族了解太少了,甚至不清楚哑姑和肥蚕透支的是什么,可能是比生机更根本的存在。  

“涤魂液!”  

白出声提醒。  

秦桑点头,他也想到了,涤魂液不仅是辅助结婴之物,还能为修士带来充沛的神魂之力,说不定有效。  

丢掉性命一切休提,现在不是吝啬的时候。  

秦桑取出一瓶涤魂液,喂给哑姑。  

涤魂液配合三光玉液的生机,让哑姑透支的速度变慢了几分,但仍然无法阻止情况持续恶化。  

‘砰!砰!砰!’  

频频撞在山石棱角上,秦桑全身剧痛。  

不知被暗流带进去多远。  

秦桑好像跌进一个巨大的漩涡里面,一阵头晕目眩。  

他牢牢护住哑姑,蓦然感觉身上一轻,竟脱离了毒水,接着不等他反应过来,狠狠砸在地上。  

蛟龙王和九命玄龟发现真龙古禁。  

古禁封印石门。  

蛟龙王研究了多时才看出一些苗头,开始尝试破禁。  

他以蛟龙之血为引,在石门上铭刻蛟族传承的禁制,得到真龙古禁共鸣,只不过这种共鸣很微弱,不足以让他打开石门。  

这里的剧毒太厉害,九命玄龟自己坚持不住了,他们只好轮流抵御剧毒,蛟龙王传授给九命玄龟蛟族的传承秘术。  

二妖互相交流,多次改变策略,分析古禁。  

终于,青龙古禁的共鸣越来越强。  

‘嗡!’  

石门震动,勉强开启一道缝隙。  

二妖大喜,闪身进去。  

石门后竟是一座古殿。  

古殿黑暗,但不影响两位大妖的视线,他们的目光在古殿内飞快扫过,发现古殿内一片空旷,唯有大殿中心,矗立着一根水晶柱。  

“真是龙尸!”  

两位妖王呆呆望着水晶。  

九命玄龟失声惊呼,眼神贪婪。  

水晶柱内,赫然有一具白骨,体型修长,全身被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