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天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秦桑尝试驱动绿铜块,最终宣告失败。  

他抓住绿铜块,退出石室。  

转身看向来路,小鸟灵傀还在南明离火里挣扎,它的身体已经融化了大半,非常微弱,寿命即将达到终点。  

秦桑一手抓着绿铜块,御剑而起,原路返回。  

这一次,穿过南明离火的时候,他感觉到了一丝不同。  

手握绿铜块的他,不像方才那样,有种下一刻就会被烧成灰烬的感觉,从手掌传来一股淡淡的暖意,似乎帮他承担南明离火的压力。  

在绿铜块的绿光下,南明离火好像也暗淡了几分。  

‘嗖!’  

秦桑成功穿过南明离火,落在地面。  

妖火里的小鸟灵傀在无声的哀鸣,在秦桑落地的瞬间,化成灰烬。  

云游子瘫坐在地,大汗淋漓,几近虚脱,操纵灵阵和小鸟灵傀,让好不容易恢复的他,又透支到极限了。  

“这个绿铜块,真的不惧南明离火!”  

秦桑低头看了眼绿铜块,回味着方才的经历,暗暗惊奇。不过,除了这一个作用之外,似乎就是破铜烂铁一块。  

曾经的仙鼎再强,也和现在无关,只是一块碎片而已。  

“前辈你怎么样?”  

秦桑走过去,把绿铜块递给云游子,并伸手把他扶起,提醒他,“这个铜块极重,前辈小心些。”  

云游子眼神有些激动,双手接过绿铜块,果然手臂一沉,顺势将之放在地上。摆摆手拒绝秦桑的搀扶,自行站起来,道:“多谢秦老弟相助!你手上的印记怎么样了?我要调息恢复全盛之后,才能开始行动,先送你出去吧。”  

秦桑抬起手腕一看,木镯上的裂纹已经发展到七八道,甚至有一块龙鳞碎裂。  

估计木镯坚持不了多久了。  

秦桑也就不再多言,预祝云游子旗开得胜,迈步向暗道外走去。  

“秦老弟,后会有期!”  

云游子一袭道袍,长身站在暗道入口,对秦桑打了个稽首,洒脱一笑,“若老道失败,老弟下次进入紫微宫时,为老道燃一炷香,足以!”  

“后会有期!”  

秦桑肃然回礼。  

倘若云游子浴火重生失败,此次将是永别!  

暗道缓缓合拢,秦桑站在原地,看着云游子毅然转身,大走向火光。  

‘咔!’  

龙形木镯上再次出现一道裂纹,这一次是在龙首处,一根龙须碎裂,飘落下来。  

秦桑身影微微一顿,接着加快速度,向山脚疾驰。  

在路上,他将进入紫微宫后的几样收获整理了一番。  

接连闯过这么多地方,经历这么多事,因为消息准确的原因,实则用的时间并不长,而且大半用在赶路上。  

秦桑生怕中途木镯断裂,被东阳伯感知到位置,不敢有丝毫停歇,都没能喘口气。  

绛云紫果和《元神养剑章》后续功法,他进入紫微宫的这两个目的,竟然奇迹般的达成了,而且另有所获。  

三光玉液自不待言,被秦桑视为最珍贵之物,关系到度厄丹。  

十方阎罗幡有中品法宝的潜力,而炼尸更是有很大几率蜕变成真正的飞天夜叉,能和结丹期前期的修士争斗,而不落下风。  

这些东西加在一起,未来结丹之后,直到元婴期之前,将有一条康庄大道摆在面前。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功法不全,缺少最后一笔。  

秦桑一边下山,一边将飞天夜叉从尸傀袋召唤出来。  

它现在无法动弹,元神的混乱还在持续,蜕变的过程比秦桑想象中还慢,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此时,秦桑已经回到那座小湖的岸边,他收起飞天夜叉,取出云游子给他的罗盘,进入幻阵。  

由于幻阵是上古留存的残阵,内有许多薄弱之处。  

秦桑借助罗盘,很快便找到一处,并来到近前。  

他收起罗盘,检查了一番自身,确定没有留下破绽,探手将木镯捏得粉碎,接着一脚踏出,进入薄弱之处。  

他装作茫然和慌乱的样子,像无头苍蝇似的,在幻阵里横冲直撞,一直找不到出路。  

就在秦桑乱窜的时候,蓦然感觉身体一紧,惊觉全身被一团阴影笼罩。  

秦桑心中一惊,猛然抬头,只能看到一个巨大的手掌,轻易破开幻阵,向自己抓来,势如闪电。  

秦桑毫无还手之力,被手掌抓住,捏鸡仔似的抓起来。  

‘呼…’  

再回神,已经在高空,竟被直接从幻阵抓了出去。  

秦桑一个趔趄,站稳之后,发现东阳伯正一脸阴沉的看着自己,眼底的怒火几乎要喷薄出来。  

元婴祖师当面,目光带来可怕的压力。  

秦桑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行礼认罪,“祖师恕罪!弟子落在这幻阵里面,找不到方向,险些以为要死在里面,幸得解救。误了祖师大事,弟子万死莫赎…”  

他为了自己的事,耽误了时间,已经预料到会惹怒东阳伯。  

不过,秦桑找的理由还算说得过去。  

幻阵中,有些地方能够遮挡住印记的波动。从玉璧进入内殿,虽然落在中央大陆的人不多,倒霉到直接掉进仙禁的就更少了,但也不是一点儿可能都没有。  

伪装成意外,在还能用得上自己的情况下,东阳伯再愤怒,也不会直接发作。  

等离开紫微宫后,自己结丹成功,价值又和现在不一样了,东阳伯应该不会为了一件意外发生的事,而迁怒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