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四百零三章 封(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秦桑没有被诱惑冲昏头脑。  

这些妖圣部下齐聚于此,定是奉诸位妖圣的命令,斗宿之中吸引他的那个未知的存在,或许也是妖圣们的目标!  

两道遁光很快消失在九天玄罡深处,看他们飞驰的方向,正是斗宿所在。  

这里遍布九天玄罡,对修行者的灵觉和判断都会有很大影响,按照常理,他们修的乃是新法,没有秦桑的本领,即使猜出宝物藏在斗宿,想要推演出斗宿的位置也没那么容易,除非有高人指点。  

这背后的意味更加令人恐惧,诸位妖圣正隔空关注着这里!  

秦桑向墨砚说出自己的推断,墨砚道:“现在只看到三个而已,事实或许没有道友想象的那么可怕,既然已经从牛宿出来,总要去斗宿前看一眼。”  

怀着一丝不切实际的希冀,秦桑便和墨砚一起向着斗宿飞去。  

“呼呼呼…”  

罡风消魂蚀骨,永不停歇,好在秦桑和墨砚的实力足够强,任由罡风千变万化,只会影响遁速,不用为了迎合罡风,刻意改变方向。  

在飞遁之时,秦桑又看到罡风中一道白色的遁光划过,目标和他们一致。  

此时距离斗宿已然不远了,秦桑和墨砚放慢速度,尽可能低调。  

渐渐地,他们隐约看到了九天玄罡的边界,尽头是一片漆黑,黑暗中零星点缀着几颗星辰,组成斗宿星象。  

星宿高远,遥不可及!  

黑暗中似乎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将九天玄罡阻挡在外,也将众妖阻挡在外。  

“看那里!”  

秦桑指向九天玄罡的边缘,那里有一团变幻不定的灵光,紫芒和赤焰交杂,在罡风中非常醒目。  

“是赤陨山和月浑苔原,他们打起来了!”墨砚也看到了,断定道。  

月浑苔原之主乃是紫犀一族,而赤陨山的传承擅长御火之术,两种神通的特点都非常鲜明。  

隔着罡风,也能够感应到从那里传来的斗法波动,战况非常激烈。  

“赤陨山和月浑苔原真会打起来?”  

秦桑眼底闪过一丝怀疑,怀疑他们仍是在做戏,可是演给谁看呢?  

“果然是碧幽妖王!”  

墨砚轻呼。  

秦桑也注意到了,一名蓝衣少年正站在罡风边缘,隔空观战。  

碧幽妖王没有刻意掩饰身份,因为到这里已经没有必要了。能够这么快进来的,肯定是顶尖高手,而且一旦出手,他的身份就会暴露。  

秦桑和墨砚扫视一圈,发现其他方向也有人影,都和碧幽妖王一样,默默观战,没有打扰。  

“仙霖宫的玉露公主!”  

“那位是迦楼大圣的爱徒…”  

来者都是在这方地界赫赫有名的强者,身份、传承以及天资才情都是一等一的,墨砚很快辨认出了其中大半妖修的来历。  

无一例外,背后都有妖圣撑腰!  

秦桑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这根本不是他能够插手的战场。  

倘若只是面对大圣传人,他并不认为自己比对方弱。可万一妖圣最后直接出手呢,他有几个胆子,和妖圣去争,而且不是一位妖圣?  

常言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就怕没等到浑水摸鱼的机会,自己就粉身碎骨了。  

此念方才闪过,罡风中又飞来一道遁光,意味着后面还会有更多妖圣部下到来。  

碧幽妖王等妖没有打扰赤陨山和月浑苔原,一边观战,一边打量面前的黑暗。  

斗宿近在咫尺,黑暗却仿佛一堵墙,拦住他们的去路。  

碧幽妖王的目光渐渐被黑暗吸引,沉吟了一会儿,身后浮现出一片无根之水。  

‘哗啦!’  

水花四溅,从水中伸出八根触须,触须表面长满吸盘,吸盘不停蠕动。  

这些触须越过碧幽妖王摸索着进入黑暗。  

片刻之后碧幽妖王神情微微一变,触须触电一般猛然回缩。  

其中却只有两根完好无损地逃了出来,其余六根似乎被什么缠住了,碧幽妖王预感到危险当机立断将六根触须齐根斩断。  

那些触须剧烈扭曲着,最后被一股力量狠狠拽了进去,然后碧幽妖王便失去了对触须的感应,在六根触须消失之前,只隐约看到一抹诡异的白影。  

黑暗中明显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危险,想要进入斗宿,没那么简单。  

其他妖王也来到斗宿的边缘,纷纷施展手段试探,都铩羽而归,令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诸位妖王互相打量对方,看出彼此的身份来历,也毫不意外,即使有的藏头露尾,肯定也和某位大圣脱不了干系。  

“诸位!”  

碧幽妖王率先开口,将诸位妖王的目光吸引过来,然后对着战场努了努嘴,“不如先劝一劝他们。”  

众妖立刻领会了他的意思。  

那座星门是赤陨山和月浑苔原打开的,他们肯定更了解这里。之前能够联开星门,到这里却撕破了脸,显然是有双方认为更重要的东西,都不愿妥协。  

“诸位道友快快停手,何必伤了和气!”  

“是了是了,不如大家集思广益,先想想怎么进去,等看到宝贝再打也不迟…”  

诸位妖王你一言我一语劝了起来。  

战场中。  

双方打得难分难解,紫芒和赤火交汇,不分彼此,咒骂声不绝于耳。  

鸢箩以一对二,虽然落了下风,但通览战局,赤陨山并无败象。  

他们自然是在做戏给别人看。  

闻听诸妖的劝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