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祸水东引(4/5)
大步进入皇宫书房,向皇帝行礼后说道:“项羽派人刺杀陛下,骑兵的弟兄们忍无可忍,恳求陛下发兵教训楚国,末将愿领兵出战。”
子婴道:“我们都上当了,主谋另有其人。”
陈平接口道:“主谋是项羽,事先布局留人在新郑,既刺杀又嫁祸给项羽,一箭双雕。”
“原来是张良干的!”李必显出愤怒之色,说道:“张良屡次派人刺杀陛下,他只剩下上党郡了,可发兵尽早灭之,以绝后患。”
子婴道:“军事要服从于政治,对外用兵需要全盘考虑,待时机成熟,定会发兵北上。”
所谓的“军事要服从于政治”,这是近代才有的名词,习惯了皇帝有新词汇的臣子,不再为此惊讶,也明白皇帝的意思。
李必退下后,子婴又再跟陈平谈及其他问题。
在下个月初,那些投降、俘虏的韩兵,凡是家在三川郡、颍川郡的,将会全部释放回去,确保不耽误农耕。
对于俘虏的齐兵、赵兵,将会押送到关中,参与修建白渠,由训导部教化。
两天后,六名潜藏在新郑的刺客,全部都被抓获。
对于又再有张良派出的刺客行刺皇帝,在秦国各地都有张榜公布。
张良先是在博浪沙刺杀始皇帝,又三翻四次行刺大业皇帝,逐渐成为了秦人最憎恨的人物。
四月底,子婴启程要返回咸阳,陈平、邹离、司马汇等臣子跟随返回。
————————
咸阳,羌人派来的使者,被安排在驿馆居住,在等待着秦国的回音。
四月下旬这天,典客苏术,专门来见羌人使者。
苏术道:“大秦皇帝有令,大秦可以出兵保护你们羌人。”
使者名叫阿古朵,懂得秦国语言文字,才被羌王派来出使秦国。
阿古朵高兴道:“羌王和羌人,都感谢秦国。”
他事先觉得,秦国答应派兵的可能性不大,没想到秦国真的答应了。
苏术继续道:“大秦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你们要像夜郎国那般,臣服于秦国,成为秦国的属国,大秦自会派兵保护你们羌人。”
果然,秦国是有条件的答应。
阿古朵道:“这样的大事,我做不了主,需要回去禀报羌王。”
第二天,钟平派人护送阿古朵回去。
萧关以北属于匈奴地盘,阿古朵是从陇西最西边的西和县入秦。
秦军将阿古朵一直护送到西和县。
————————
南方,黔中郡以西,武陵山。
苗王所在大村寨,这里热闹非凡,苗王摆下宴席,宴请各部落领主和重要成员。
长女阿尼莫即将出嫁了,苗王要好好庆贺一番。
跟楚人做好朋友,符合苗人的利益,苗人百姓对此很欢迎。
这次,项他又带来了丰厚的聘礼,不仅有给苗王的,还有给苗人各部落领主的礼物。
项他此举,深得苗人欢喜。
在宴席上,项他懂礼仪,言谈举止得当,让领主们对他很是认同,撇开政治联姻这个层面,项他也是苗王好女婿。
宴席完毕后的第二天,项他带着阿尼莫前往彭城,苗王派了一些人送亲。
大半个月后,送亲队伍抵达彭城。
项羽亲自赐婚,举行隆重的婚礼,丞相长史项他跟苗王长女阿尼莫正式成婚。
这场婚礼很盛大,项羽和项家子弟都有参加,再加上给了苗王丰厚的聘礼,给足了阿尼莫面子。
项他已经有原配妻子了,阿尼莫嫁给项他后,在家中地位跟原配平起平坐,这是从政治上方面考虑作出的安排。
十五万楚兵,已经征召得差不多,预计三个月后,就可以到黔中郡西部接受训练。
————————
上党郡,这是由群山包围起来的一块高地,境内有两块适宜耕种的盆地(在现代称为长治盆地、晋城盆地),当地居民三十万。
长子县,位于现代的长治。
这里原本只是上党郡治所,前不久,韩国的皇帝、丞相、大臣搬迁至此,成为了韩国国都。
仅有上党的韩国,人口少,粮食产量不多,又没有发达的商业,只能是苟延残喘。
张良来到长子后,在赵国、齐国的协助下安顿下来,迅速投入到抗秦大业中。
他在新郑布下棋子,等待着那边的消息。
要是成功了,秦国把矛头转向楚国,可大大缓解韩国的压力。
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长子县城内,重新腾出地方作为皇宫、丞相官署、丞相府,三大区域的面积无法跟新郑时相比,再加上还需有其他大臣的府邸,长子城显得很狭窄,小小城池明显不够用,在如此地方作为国都,更让凸显出韩国的衰微。
然而,张良坚持下去的决心,却无比的强烈。
李左车、曹参即将回国了,张良在丞相府摆下筵席,跟两人畅谈。
张良用最好的酒菜招待两人,还有歌舞助兴。
歌舞结束后,谈及正题。
张良道:“李兄、曹兄,两位回去后,烦请跟你们的陛下好好说说韩国的困难。除了派兵驻守外,韩国还需钱粮援助,才能支撑下去。”
除了向两人求助外,张良还另外写了书信给刘邦,他跟刘邦关系好,又有共同利益,觉得应当能说服刘邦。
韩国目前在上党郡有士兵七万余人,在当地三十万居民中,适龄男子已被全部征召,要是没有外部经济援助,难以维系。
李左车道:“子房啊!赵国跟韩国唇亡齿寒,一定会全力支援韩国,但赵国并不富裕,只能做到出兵支援,钱粮方面还得要靠齐国了。”
随即,他看向曹参。
曹参道:“张兄,我回到临淄后
子婴道:“我们都上当了,主谋另有其人。”
陈平接口道:“主谋是项羽,事先布局留人在新郑,既刺杀又嫁祸给项羽,一箭双雕。”
“原来是张良干的!”李必显出愤怒之色,说道:“张良屡次派人刺杀陛下,他只剩下上党郡了,可发兵尽早灭之,以绝后患。”
子婴道:“军事要服从于政治,对外用兵需要全盘考虑,待时机成熟,定会发兵北上。”
所谓的“军事要服从于政治”,这是近代才有的名词,习惯了皇帝有新词汇的臣子,不再为此惊讶,也明白皇帝的意思。
李必退下后,子婴又再跟陈平谈及其他问题。
在下个月初,那些投降、俘虏的韩兵,凡是家在三川郡、颍川郡的,将会全部释放回去,确保不耽误农耕。
对于俘虏的齐兵、赵兵,将会押送到关中,参与修建白渠,由训导部教化。
两天后,六名潜藏在新郑的刺客,全部都被抓获。
对于又再有张良派出的刺客行刺皇帝,在秦国各地都有张榜公布。
张良先是在博浪沙刺杀始皇帝,又三翻四次行刺大业皇帝,逐渐成为了秦人最憎恨的人物。
四月底,子婴启程要返回咸阳,陈平、邹离、司马汇等臣子跟随返回。
————————
咸阳,羌人派来的使者,被安排在驿馆居住,在等待着秦国的回音。
四月下旬这天,典客苏术,专门来见羌人使者。
苏术道:“大秦皇帝有令,大秦可以出兵保护你们羌人。”
使者名叫阿古朵,懂得秦国语言文字,才被羌王派来出使秦国。
阿古朵高兴道:“羌王和羌人,都感谢秦国。”
他事先觉得,秦国答应派兵的可能性不大,没想到秦国真的答应了。
苏术继续道:“大秦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你们要像夜郎国那般,臣服于秦国,成为秦国的属国,大秦自会派兵保护你们羌人。”
果然,秦国是有条件的答应。
阿古朵道:“这样的大事,我做不了主,需要回去禀报羌王。”
第二天,钟平派人护送阿古朵回去。
萧关以北属于匈奴地盘,阿古朵是从陇西最西边的西和县入秦。
秦军将阿古朵一直护送到西和县。
————————
南方,黔中郡以西,武陵山。
苗王所在大村寨,这里热闹非凡,苗王摆下宴席,宴请各部落领主和重要成员。
长女阿尼莫即将出嫁了,苗王要好好庆贺一番。
跟楚人做好朋友,符合苗人的利益,苗人百姓对此很欢迎。
这次,项他又带来了丰厚的聘礼,不仅有给苗王的,还有给苗人各部落领主的礼物。
项他此举,深得苗人欢喜。
在宴席上,项他懂礼仪,言谈举止得当,让领主们对他很是认同,撇开政治联姻这个层面,项他也是苗王好女婿。
宴席完毕后的第二天,项他带着阿尼莫前往彭城,苗王派了一些人送亲。
大半个月后,送亲队伍抵达彭城。
项羽亲自赐婚,举行隆重的婚礼,丞相长史项他跟苗王长女阿尼莫正式成婚。
这场婚礼很盛大,项羽和项家子弟都有参加,再加上给了苗王丰厚的聘礼,给足了阿尼莫面子。
项他已经有原配妻子了,阿尼莫嫁给项他后,在家中地位跟原配平起平坐,这是从政治上方面考虑作出的安排。
十五万楚兵,已经征召得差不多,预计三个月后,就可以到黔中郡西部接受训练。
————————
上党郡,这是由群山包围起来的一块高地,境内有两块适宜耕种的盆地(在现代称为长治盆地、晋城盆地),当地居民三十万。
长子县,位于现代的长治。
这里原本只是上党郡治所,前不久,韩国的皇帝、丞相、大臣搬迁至此,成为了韩国国都。
仅有上党的韩国,人口少,粮食产量不多,又没有发达的商业,只能是苟延残喘。
张良来到长子后,在赵国、齐国的协助下安顿下来,迅速投入到抗秦大业中。
他在新郑布下棋子,等待着那边的消息。
要是成功了,秦国把矛头转向楚国,可大大缓解韩国的压力。
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长子县城内,重新腾出地方作为皇宫、丞相官署、丞相府,三大区域的面积无法跟新郑时相比,再加上还需有其他大臣的府邸,长子城显得很狭窄,小小城池明显不够用,在如此地方作为国都,更让凸显出韩国的衰微。
然而,张良坚持下去的决心,却无比的强烈。
李左车、曹参即将回国了,张良在丞相府摆下筵席,跟两人畅谈。
张良用最好的酒菜招待两人,还有歌舞助兴。
歌舞结束后,谈及正题。
张良道:“李兄、曹兄,两位回去后,烦请跟你们的陛下好好说说韩国的困难。除了派兵驻守外,韩国还需钱粮援助,才能支撑下去。”
除了向两人求助外,张良还另外写了书信给刘邦,他跟刘邦关系好,又有共同利益,觉得应当能说服刘邦。
韩国目前在上党郡有士兵七万余人,在当地三十万居民中,适龄男子已被全部征召,要是没有外部经济援助,难以维系。
李左车道:“子房啊!赵国跟韩国唇亡齿寒,一定会全力支援韩国,但赵国并不富裕,只能做到出兵支援,钱粮方面还得要靠齐国了。”
随即,他看向曹参。
曹参道:“张兄,我回到临淄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