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朝会议政(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些年来,有多少大臣被赵高冤杀。”  

此时的卢德,神情十分振奋,他说道:“回禀我王,不用重新统计了,臣记得清清楚楚。”  

随即,他把这三年来被冤杀的大臣名字准确无误念出来,共有好几十人。  

这三年来,胡亥、赵高祸害大秦,他深恶痛绝。只是为了明哲保身,不得不忍气吞声,每当有忠臣被冤杀,他都铭记于心,把这几十人的名字记得清清楚楚。  

无论是秦王,还是众臣,都为此惊讶,卢德当众就把这几十个名字丝毫不差地说出来。  

子婴和尉缭都为此欣慰,有如此大臣,对大秦是好事。  

随即,子婴当众写好诏书、盖上玉玺,让御史宣读,为被冤杀的人平反。  

接下来,子婴让尉缭当众以丞相身份处理政事。  

因为对历史还算有些了解,子婴对明君和昏君、暴君的区别,作为君王应该怎么做,对于处理政事大体有些了解,但毕竟不熟悉,先看看尉缭这个有经验的老臣子如何做。  

尉缭即刻向下达征召令,大秦下辖之地,凡是面满十六岁的男丁皆要从军。  

钟平道:“敢问丞相,虽说情势危急,但若连十六岁男丁皆从军,秋收势必受到影响。”  

尉缭道:“新兵需先操练,才可上战场作战,丝毫耽误不得。大秦之官吏皆是成年男人,亦可下田劳作。在秋收期间,大秦所有官吏,至少分出七成下田劳作,我会亲自带头,大家身为大秦朝臣,当以身作则。”  

他语气坚定,态度坚决。  

许多人觉得,这不失为一个应急的办法。  

子婴道:“丞相之提议甚好,就这么定了。若不是战事紧急,寡人需率兵赶往武关,定会带领众卿家,一起下田帮助百姓收割粮食。”  

接下来再商定,规定官吏中什么岗位必须有人留守,什么人下田劳作。商议得十分详细,下达了死命令,要是各个郡县粮食收割受到影响,一定会将郡守、县令问罪。  

随后,尉缭当场把赵高担任丞相后,积压未被处理的事务当场处理。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实行二十等级军功爵。  

在章邯率军东出函谷关以来,屡屡获胜,尤其是击杀项羽叔父项梁,立下不少军功,相应斩杀敌人的士卒也应当受到封赏。  

那时候,身为丞相的赵高担心章邯做大,嫉贤妒能,未及时给予相应奖励,一直拖延着,后来不久,发生了巨鹿之战,再后来章邯投降,这些事情更是不了了之。  

那些应当给予奖赏的士兵,后来要么在巨鹿战死,要么跟着章邯投降后被项羽坑杀。  

这一码归一码事,该奖赏就应当奖赏,该封爵的就封爵,至于后来战死,那是另外一码事。  

秦律非常严格,军功爵可以传给儿子,如果父亲战死疆场,他的功劳可以记在儿子头上。  

但如果士兵向敌军投降,家里会被牵连问罪。  

秦军在巨鹿一战,损失士卒二十余万,这些士兵之前有军功而未封赏的,应当受到封赏,由儿子继承。  

对于立功人员,丞相官署都有相应的档案记录。  

至于后来跟随章邯投降的二十万秦军士兵,原则上家人需要被牵连问罪。  

了解到具体情况后,尉缭面向子婴道:“禀我王,章邯之所以投降,乃是被赵高逼迫,二十万士卒被迫跟着投降,不久被项羽全部坑杀。在此危急之际,臣恳请我王免于追究,原本杀敌有功未封赏的给予封赏,大秦百姓定会感激我王恩德。”  

对于这个建议,子婴批准了。  

尉缭当即命令下去,按照秦律给予立功而未封赏的将士封赏,对于已经战死的,封赏其儿子。  

对于那二十万跟随章邯投降的士卒,对其家人做出特别声明,按照秦律家人必须问罪,是大王爱民如子,才不予追究责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