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踏遍青山人未老(正文完)(2/3)
。
这是武林中的一代传奇人物,据说在少年的时候,就曾经参与过整个中原武林各大门派的行动,挫败了一伙能为不凡的邪道高手。
丐帮因此而得以延续,原本已经堕落不堪的丐帮弟子,在重新得到了朝廷的暗中支持之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
自大明开国以来,因为历代帝王戒心,而是朝堂与武林之间出现的明确分野,也在那一次事件之后,有了缓和的契机,虽然因此滋生出了更多的动乱,却也变相的使得江湖、朝堂都更为繁荣。
这其间,每一次的大事件,华山派几乎都会在风清扬的率领之下参与进去,或者说成长到这种地步的华山派,已经是历任野心家无法忽略的一个庞然大物了。
华山掌门,剑气冲霄堂、鹰蛇堂,两仪堂,混元堂等各脉首座,在这样的大日子里面,都不得不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点检各处,万万不允许在今天这样的盛会中出现什么乱子。
而作为寿宴的主角,风清扬反而是最悠闲的那个。
一甲子之后,他已不是当年那个少年,如今的他,霜发白眉,面如金纸,虽然内功和剑术早就已经炉火纯青,但历年以来积攒下来的一些暗伤,还是使他清楚的感知到了身体的衰朽。
八十岁的老人,一身略厚的青布长袍,身体有些单薄却挺拔的站在后山山崖上,看着一部分宾客从山间的小道路过,绕向迎客的正门。
风清扬的成名剑术独孤九剑,是一种需要略知天下武学,才能够把威力发挥到最大的独特剑术,阅历越深,见闻越广,这套剑法越得神髓。
此刻他以俯瞰的视角,扫过山间那些客人的时候,便习惯性的在心里加了些评估,光是从走路的姿势、骨架的变化、面相脸色等等,便能够把他们的内功派门和擅长的武艺,猜的七七八八。
“这些年来,江湖中人也屡次牵扯到东去抗倭、北去抗蛮等等战事之中,各家各派的武功倒真的是越练越精强了。”
“尤其是那五虎断门刀彭家,如今这一代家主彭天诚,兼任丐帮九袋长老,一套三流的刀法到了他父亲彭老丐和他这一代手上,自断刀刃,驭刀凌空转折,曲折如意于二十步之内,已堪称是一门不可多得的一流绝学。”
“相比之下,海沙帮便有些差强人意了,虽然参详铁掌的功夫,门人根基比往年扎实了不少,但毕竟还是没有放弃那老一套的毒盐手段,额头泛青,毒入肺脉。唉,不过抗倭之时,他们被我驱策入伍,那一代人死伤惨重,倒也不好弃之不管,稍后还是寻隙指点他们几句。”
风清扬心里一条条事项理顺之际,忽然眼神一凝,盯住了一个不太好确定年龄的书生。
那人正走在一处缓坡上,花白的胡须,书生打扮,乍一看是五十岁左右,细看一看,又会觉得那随手折断野花的动作,还像是一个盛年的豪门世子,身上有一种久居高位的气度,凛然却不迫人。
他似乎也感受到风清扬的目光,仰头看了一眼,竟直接向这边走来。
过了缓坡之后登崖之时,他却没有刻意去选山路,而是自险峻之处飘然而上,足尖数次轻点,每一次都掠升数丈,转眼之间就到了崖上。
“在下复姓诸葛,这位兄台便是华山的风清扬老爷子吧。”
此人走到近前一礼,风清扬心中更觉惊诧,以他这么多年的人生阅历,还是看不出此人半点底细,只觉其目光清朗入神,气脉悠悠,武功之精深,非道非俗,深不可测。
他便抬手还礼,道:“正是老夫。想不到山野之人做寿,竟有贵客自后山而来,只是恕老夫孤陋寡闻,一时间,竟想不到天下谁人复姓诸葛,且有这份超凡脱俗的修为。”
“我这点微末技艺……”
诸葛正我笑着摇头,道,“其实在下今日来此,是有一位故友说,让我们借此地盛会一聚,相互结识一番。”
“只不过我想众人之中或有性情不喜喧闹者,既然正主在此,不如我们就在这崖上另设一席,如何?”
风清扬心中狐疑,但他到底是个淡泊洒脱的性子,心中所想,无非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也不多问,便转身传了一道令。
少顷,便有华山弟子送来桌椅屏风,银炉熏香,尽足了招待贵客的礼仪。
他们尚未离开,山崖上又多出一道声音。
“哈,诸葛神侯,我以为这种场面会是铁手过来,没想到你亲自到此,也算是先将那朝中繁琐放一放,偷得浮生半日闲吗?”
诸葛正我闻声看去,拱手道:“关七圣,久违了。”
风清扬打量一眼,只见那人满头白发,却意气风发貌若少年,俊美得不可思议。
“好相貌。”风清扬暗赞一声,他平生之中,从未见过有如此丰神俊采的人物,不过凝神一想,又觉得这个人恐怕也未必真是少年了。
只不过这个人身上穿的衣服款式有些奇怪,既不是中原风貌,却也不像是哪里塞外蛮夷能做出来的精致样子。
关七却不像诸葛神侯般循规蹈矩,只看了风清扬一眼,便随手扔去一物,道:“为你贺寿的礼物。”
那是一块羊脂玉雕,看起来价值不菲。
“这可是小白细心挑选的明朝古玉,几百年的历史了,嗯,算起来跟你们这里的人正匹配。”
诸葛神侯的礼物,已另遣人送到前山,他站在一旁,却也没有刻意提及,只笑问道:“关七圣莫非这就要走了。”
关七自然道:“留在这里有什么意思?我带了小白和纯儿,一家人同来游玩,他们还在山下等我,这便走啦。”
这是武林中的一代传奇人物,据说在少年的时候,就曾经参与过整个中原武林各大门派的行动,挫败了一伙能为不凡的邪道高手。
丐帮因此而得以延续,原本已经堕落不堪的丐帮弟子,在重新得到了朝廷的暗中支持之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
自大明开国以来,因为历代帝王戒心,而是朝堂与武林之间出现的明确分野,也在那一次事件之后,有了缓和的契机,虽然因此滋生出了更多的动乱,却也变相的使得江湖、朝堂都更为繁荣。
这其间,每一次的大事件,华山派几乎都会在风清扬的率领之下参与进去,或者说成长到这种地步的华山派,已经是历任野心家无法忽略的一个庞然大物了。
华山掌门,剑气冲霄堂、鹰蛇堂,两仪堂,混元堂等各脉首座,在这样的大日子里面,都不得不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点检各处,万万不允许在今天这样的盛会中出现什么乱子。
而作为寿宴的主角,风清扬反而是最悠闲的那个。
一甲子之后,他已不是当年那个少年,如今的他,霜发白眉,面如金纸,虽然内功和剑术早就已经炉火纯青,但历年以来积攒下来的一些暗伤,还是使他清楚的感知到了身体的衰朽。
八十岁的老人,一身略厚的青布长袍,身体有些单薄却挺拔的站在后山山崖上,看着一部分宾客从山间的小道路过,绕向迎客的正门。
风清扬的成名剑术独孤九剑,是一种需要略知天下武学,才能够把威力发挥到最大的独特剑术,阅历越深,见闻越广,这套剑法越得神髓。
此刻他以俯瞰的视角,扫过山间那些客人的时候,便习惯性的在心里加了些评估,光是从走路的姿势、骨架的变化、面相脸色等等,便能够把他们的内功派门和擅长的武艺,猜的七七八八。
“这些年来,江湖中人也屡次牵扯到东去抗倭、北去抗蛮等等战事之中,各家各派的武功倒真的是越练越精强了。”
“尤其是那五虎断门刀彭家,如今这一代家主彭天诚,兼任丐帮九袋长老,一套三流的刀法到了他父亲彭老丐和他这一代手上,自断刀刃,驭刀凌空转折,曲折如意于二十步之内,已堪称是一门不可多得的一流绝学。”
“相比之下,海沙帮便有些差强人意了,虽然参详铁掌的功夫,门人根基比往年扎实了不少,但毕竟还是没有放弃那老一套的毒盐手段,额头泛青,毒入肺脉。唉,不过抗倭之时,他们被我驱策入伍,那一代人死伤惨重,倒也不好弃之不管,稍后还是寻隙指点他们几句。”
风清扬心里一条条事项理顺之际,忽然眼神一凝,盯住了一个不太好确定年龄的书生。
那人正走在一处缓坡上,花白的胡须,书生打扮,乍一看是五十岁左右,细看一看,又会觉得那随手折断野花的动作,还像是一个盛年的豪门世子,身上有一种久居高位的气度,凛然却不迫人。
他似乎也感受到风清扬的目光,仰头看了一眼,竟直接向这边走来。
过了缓坡之后登崖之时,他却没有刻意去选山路,而是自险峻之处飘然而上,足尖数次轻点,每一次都掠升数丈,转眼之间就到了崖上。
“在下复姓诸葛,这位兄台便是华山的风清扬老爷子吧。”
此人走到近前一礼,风清扬心中更觉惊诧,以他这么多年的人生阅历,还是看不出此人半点底细,只觉其目光清朗入神,气脉悠悠,武功之精深,非道非俗,深不可测。
他便抬手还礼,道:“正是老夫。想不到山野之人做寿,竟有贵客自后山而来,只是恕老夫孤陋寡闻,一时间,竟想不到天下谁人复姓诸葛,且有这份超凡脱俗的修为。”
“我这点微末技艺……”
诸葛正我笑着摇头,道,“其实在下今日来此,是有一位故友说,让我们借此地盛会一聚,相互结识一番。”
“只不过我想众人之中或有性情不喜喧闹者,既然正主在此,不如我们就在这崖上另设一席,如何?”
风清扬心中狐疑,但他到底是个淡泊洒脱的性子,心中所想,无非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也不多问,便转身传了一道令。
少顷,便有华山弟子送来桌椅屏风,银炉熏香,尽足了招待贵客的礼仪。
他们尚未离开,山崖上又多出一道声音。
“哈,诸葛神侯,我以为这种场面会是铁手过来,没想到你亲自到此,也算是先将那朝中繁琐放一放,偷得浮生半日闲吗?”
诸葛正我闻声看去,拱手道:“关七圣,久违了。”
风清扬打量一眼,只见那人满头白发,却意气风发貌若少年,俊美得不可思议。
“好相貌。”风清扬暗赞一声,他平生之中,从未见过有如此丰神俊采的人物,不过凝神一想,又觉得这个人恐怕也未必真是少年了。
只不过这个人身上穿的衣服款式有些奇怪,既不是中原风貌,却也不像是哪里塞外蛮夷能做出来的精致样子。
关七却不像诸葛神侯般循规蹈矩,只看了风清扬一眼,便随手扔去一物,道:“为你贺寿的礼物。”
那是一块羊脂玉雕,看起来价值不菲。
“这可是小白细心挑选的明朝古玉,几百年的历史了,嗯,算起来跟你们这里的人正匹配。”
诸葛神侯的礼物,已另遣人送到前山,他站在一旁,却也没有刻意提及,只笑问道:“关七圣莫非这就要走了。”
关七自然道:“留在这里有什么意思?我带了小白和纯儿,一家人同来游玩,他们还在山下等我,这便走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