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北方踞天门(5000)(2/3)
你不跟他相见就败了、废了,才有活下来的机会。我甚至还让你在失败之前体会到了多年夙愿,一朝实现的无上喜悦。”
她的话语声,一句比一句温柔,如果不是贴在耳边说的话,最后这几句,甚至可能会低柔到根本无法听清,“这么多年以来,从你来到西夏之后,在那个格格不入的皇宫里面,在这片沙场上,也只有我会这样为你着想吧。”
“奶奶,我真的已经为你着想,做到最好了,你还不满足吗?”
她感受到李秋水的身子剧烈的颤抖了一下,一股温热潮湿的感觉,在自己右边肩膀上蔓延开来。
李嫣然松开双手,把气怒到昏死过去的李秋水平放在地上,为她整理好前襟,系好了腰带。
“不过,如果你还要误解我,怨恨我的话,我也不会为此伤心了。”
她转头看向一处尸堆,“父皇,你也不会太伤心吧。”
众多侍卫的尸体间,站起一个满身血污的身影。
李庆罗也曾经勤修武艺,虽然没有太多动手的经验,但学的是无相神功,宫中各类补药也管够,内力不低。
又有赖于这些侍卫的拼死保护,总算活了下来。
“你这逆女!!”
李庆罗抽出腰刀,怒发冲冠,快步逼近过去,便要挥斩。
嗤!
他这一刀硬生生的停在了触及李嫣然脖颈的那一刻,刀气将她耳畔垂下的一缕发丝截断,吹散飘落。
李嫣然分毫不曾避让。
李庆罗却只觉得手上的刀无比僵硬,不敢再近半分。
刚才那场变故,他没能看完整个过程,但这时候见到浑身上下完好无损的李嫣然,也能激起一些片段的场景。
这个逆女身上一根红弦,就在那场毁掉整个营地的爆鸣之中,护住了她的周全。
他这一刀要是砍下去了,谁又知道会引出什么样的变化?
李嫣然有些惋惜地垂眸,看着架在自己脖子上的这把刀。
“我生长在西夏一隅之地,认识的人只有那么多,知道的事也就只有那么些。看着前十八年生命中牵扯最深的人被毁掉,好像从前一生的事,都因之变得遥远了。”
“如果刚才就死,我大约是无憾的。”
她伸手推开刀刃,用的力气很小,但李庆罗完全顺着她的力气撤刀,长刀一甩,垂落向地。
“可惜你不敢杀我,过了那一刀的那一刻,我又想要去过新的生活了。”
李庆罗架势不倒:“你以为你能就这样离开。”
李嫣然看着没烟峡的方向:“是你该送我离开,按我说的做,你失去没烟峡,却还能让西夏延续……”
李庆罗听着,沾着血污的脸上,阴晴不定。
其实失去没烟峡,西夏也远远谈不上会到了灭国的边缘。
至少最近十年里,宋国根本没有余力占取西夏,最多就是牢牢把守这座峡谷,打压西夏的发展。
就算宋辽战场那边,他们能获得胜利再继续修养,有了这样的底蕴,第一个复仇的目标也该是辽国。
但最大的问题是,李庆罗现在已听见背后没烟峡之中激战的声音,也能听出,那声音越来越近,分明是西夏兵马逐渐溃败的趋势。
西夏不会亡,却可以换皇帝,他要怎么才能在这场溃败中保住自己。
似乎也只有依这个逆女所说的去试一试。
李庆罗转身离开。
李嫣然环顾四周,清了清有些干渴的嗓子,在李秋水身边坐了下来。
刚才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对话,根本没有一点父女的感觉,因为一个没把自己当父亲,一个也没把自己当女儿。
对李嫣然来说,他虽然生长在西夏皇宫里,但是十四岁之后认识的所有人印象加起来,都还比不上跟她一同被追杀了一个多月的穆桂英三人。
但是穆桂英他们的印象再深百倍,也比不上一个李秋水在她心中的意义。
她的故乡不是西夏,而是李秋水。
现在,她意料之中的看着这个“故乡”低颓了、衰败了。
那故乡的尸体就在她背后萎缩,形成的阴影比往日弱小了千万倍。
李嫣然嗅了嗅鼻子,只嗅到一股烟尘血腥味,却头一次觉得,天地竟是如此广阔。
“缘这个字,原是这样的感觉。”
天大地大,没了归宿,渺渺人身,再去找一条路。
“原来,这就叫做了断了旧缘。”
没烟峡中,西夏大军虽现颓势,尚有余力之际,全军后撤,各路将领似又有了主心骨一般,指挥若定,退而不乱,终于保住六成兵力,撤到峡谷之外。
当日,西夏皇帝李庆罗,亲书一封,向大宋求和。
两国之间其他条件还未谈妥,却有一项早早定下。
西夏公主李嫣然,将携西夏皇宫所藏武学典籍,并黄金万两,丝绸千匹,百炼宝剑三千柄,拜入宋室终南山全真教,归入宋国治下。
以示西夏求好诚意。
捷报传回,东京汴梁,满朝欣喜。
皇帝得知部分事件始末,又与朝臣商议,要给全真教封赏,当然当务之急,还是重新调整兵力,给北方边境增援。
方云汉的一切动作都太快。
他带着李嫣然又回到终南山的时候,穆桂英等一行人,才刚刚来到宋辽战场。
宋军此处战场的元帅杨六郎,听说降龙木到了,亲自出迎,一同到城头上观望敌阵。
“那就是天门阵了。”
杨六郎遥指北面,穆桂英放眼望去,只见出了此城墙外五六里,就只剩一片茫茫迷雾。
那一片白茫接天连地,分明该是日上三竿的时候,却无法从那雾气之中分辨半点景物端倪。
穆桂英看不出个所以然来,问道:“这阵法到底有何
她的话语声,一句比一句温柔,如果不是贴在耳边说的话,最后这几句,甚至可能会低柔到根本无法听清,“这么多年以来,从你来到西夏之后,在那个格格不入的皇宫里面,在这片沙场上,也只有我会这样为你着想吧。”
“奶奶,我真的已经为你着想,做到最好了,你还不满足吗?”
她感受到李秋水的身子剧烈的颤抖了一下,一股温热潮湿的感觉,在自己右边肩膀上蔓延开来。
李嫣然松开双手,把气怒到昏死过去的李秋水平放在地上,为她整理好前襟,系好了腰带。
“不过,如果你还要误解我,怨恨我的话,我也不会为此伤心了。”
她转头看向一处尸堆,“父皇,你也不会太伤心吧。”
众多侍卫的尸体间,站起一个满身血污的身影。
李庆罗也曾经勤修武艺,虽然没有太多动手的经验,但学的是无相神功,宫中各类补药也管够,内力不低。
又有赖于这些侍卫的拼死保护,总算活了下来。
“你这逆女!!”
李庆罗抽出腰刀,怒发冲冠,快步逼近过去,便要挥斩。
嗤!
他这一刀硬生生的停在了触及李嫣然脖颈的那一刻,刀气将她耳畔垂下的一缕发丝截断,吹散飘落。
李嫣然分毫不曾避让。
李庆罗却只觉得手上的刀无比僵硬,不敢再近半分。
刚才那场变故,他没能看完整个过程,但这时候见到浑身上下完好无损的李嫣然,也能激起一些片段的场景。
这个逆女身上一根红弦,就在那场毁掉整个营地的爆鸣之中,护住了她的周全。
他这一刀要是砍下去了,谁又知道会引出什么样的变化?
李嫣然有些惋惜地垂眸,看着架在自己脖子上的这把刀。
“我生长在西夏一隅之地,认识的人只有那么多,知道的事也就只有那么些。看着前十八年生命中牵扯最深的人被毁掉,好像从前一生的事,都因之变得遥远了。”
“如果刚才就死,我大约是无憾的。”
她伸手推开刀刃,用的力气很小,但李庆罗完全顺着她的力气撤刀,长刀一甩,垂落向地。
“可惜你不敢杀我,过了那一刀的那一刻,我又想要去过新的生活了。”
李庆罗架势不倒:“你以为你能就这样离开。”
李嫣然看着没烟峡的方向:“是你该送我离开,按我说的做,你失去没烟峡,却还能让西夏延续……”
李庆罗听着,沾着血污的脸上,阴晴不定。
其实失去没烟峡,西夏也远远谈不上会到了灭国的边缘。
至少最近十年里,宋国根本没有余力占取西夏,最多就是牢牢把守这座峡谷,打压西夏的发展。
就算宋辽战场那边,他们能获得胜利再继续修养,有了这样的底蕴,第一个复仇的目标也该是辽国。
但最大的问题是,李庆罗现在已听见背后没烟峡之中激战的声音,也能听出,那声音越来越近,分明是西夏兵马逐渐溃败的趋势。
西夏不会亡,却可以换皇帝,他要怎么才能在这场溃败中保住自己。
似乎也只有依这个逆女所说的去试一试。
李庆罗转身离开。
李嫣然环顾四周,清了清有些干渴的嗓子,在李秋水身边坐了下来。
刚才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对话,根本没有一点父女的感觉,因为一个没把自己当父亲,一个也没把自己当女儿。
对李嫣然来说,他虽然生长在西夏皇宫里,但是十四岁之后认识的所有人印象加起来,都还比不上跟她一同被追杀了一个多月的穆桂英三人。
但是穆桂英他们的印象再深百倍,也比不上一个李秋水在她心中的意义。
她的故乡不是西夏,而是李秋水。
现在,她意料之中的看着这个“故乡”低颓了、衰败了。
那故乡的尸体就在她背后萎缩,形成的阴影比往日弱小了千万倍。
李嫣然嗅了嗅鼻子,只嗅到一股烟尘血腥味,却头一次觉得,天地竟是如此广阔。
“缘这个字,原是这样的感觉。”
天大地大,没了归宿,渺渺人身,再去找一条路。
“原来,这就叫做了断了旧缘。”
没烟峡中,西夏大军虽现颓势,尚有余力之际,全军后撤,各路将领似又有了主心骨一般,指挥若定,退而不乱,终于保住六成兵力,撤到峡谷之外。
当日,西夏皇帝李庆罗,亲书一封,向大宋求和。
两国之间其他条件还未谈妥,却有一项早早定下。
西夏公主李嫣然,将携西夏皇宫所藏武学典籍,并黄金万两,丝绸千匹,百炼宝剑三千柄,拜入宋室终南山全真教,归入宋国治下。
以示西夏求好诚意。
捷报传回,东京汴梁,满朝欣喜。
皇帝得知部分事件始末,又与朝臣商议,要给全真教封赏,当然当务之急,还是重新调整兵力,给北方边境增援。
方云汉的一切动作都太快。
他带着李嫣然又回到终南山的时候,穆桂英等一行人,才刚刚来到宋辽战场。
宋军此处战场的元帅杨六郎,听说降龙木到了,亲自出迎,一同到城头上观望敌阵。
“那就是天门阵了。”
杨六郎遥指北面,穆桂英放眼望去,只见出了此城墙外五六里,就只剩一片茫茫迷雾。
那一片白茫接天连地,分明该是日上三竿的时候,却无法从那雾气之中分辨半点景物端倪。
穆桂英看不出个所以然来,问道:“这阵法到底有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