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魔头最亲近,举步越珍珑(7300)(3/4)
那个女人走到凉亭中,温声的蹲下来,亲自捡起书册,看了一眼落在旁边的玉花,起身说道,“你也十四了,都快到可以许亲的年纪,该要懂事了。”
李嫣然惶恐的点头,说道:“我知道的,我已经读了好久的书了,就玩了这么一小会儿。”
女人也坐在凉亭中,把李嫣然娇小的身子揽到怀里,笑着说道:“那好,我来考一考你。”
她看了一眼手中的书,却没有选书上的问题。
“黄山剑派的剪烛剑法,若从第九式倒过来施展到第二式,要用哪一家的武功来破解?”
“黄山……剪烛……”李嫣然支支吾吾,眼珠一转,“用太妃娘娘的无相神功施展一招力劈华山……”
女人脸上含笑,却声调一冷:“我的无相神功,可以劈开千丈瀑布,你读过的所有书里面,哪一派的哪一招不能用这个法子来破?”
李嫣然身子一抖,低头不敢说话。
女人把那本书放在桌上,轻叹一声,道:“嫣然,你是西夏这边,这一辈之中头脑资质最好的一个,可知道西夏如今是多么艰险的时局?”
“辽国那个刁钻阴毒的老女人,已经大权独揽,连杨业都被她困杀了。辽国又对西夏虎视眈眈,指不定哪一天她就会闯入皇宫,来杀掉你的父亲,再杀掉我,害死你所有见过的人。”
“宋国那边,也人人富足,每年用一些奸巧的商人,从西夏国中偷走大量的资产,害我们不得不向他们奋起反抗,才能勉强维持生计。”
“宋国那些所谓的侠士,也个个都想着要你全家人的性命呢。”
女人摸着李嫣然耳边软软的头发,“我早就为你想好了长大以后变强的法子,可你现在这么顽劣,不肯用心,要怎么才能帮我保住家人呢?”
李嫣然羞愧道:“我知错了,我愿意受罚。”
她从女人怀中站起,伸出手来,往日里她背不出东西来,总会被打手心,今天大概又要被多打两下。
那女人却很温和的摸了摸她的手心,道:“你已经十四岁了,要受罚,也该换个法子。”
李嫣然害怕的问道:“换什么?”
女人又把她抱入怀中,道:“别怕,别怕,不是打你。万一把你打坏了怎么好呢?我心尖的宝贝呀。”
“就……”女人一指紫衣的小侍女,笑道,“今天就把她拖出去,打个一百鞭吧。”
“什么?”李嫣然回头,挣扎道,“为什么要打她,又不是她背不出来。”
“那就一百五十鞭。”女人牢牢的控制着怀里的小姑娘,“她害你分心,只是这样的惩罚,已经很仁慈了。”
“不是的,是我自己……”
“两百!”
园外有人走进来,把那个紫衣小侍女架走。
那个跟公主年岁相仿的小姑娘泪流满面,但被那两名侍卫的大手抓着,却连挣扎都不能。
门外很快传来一声惊魂的惨叫。
“不要,不要。她明明是你送给我的……”
李嫣然不断的求饶,而那个女人在她耳边用最温柔的语调继续说着。
“这些想要拖你后腿的人,看着是对你很好,实际上都是在害你。你父皇是个男人,男人天生心硬,也不懂怎样才是对你好。”
“只有我,才是真心对你好的人。你要乖,要听我的话……”
李嫣然醒悟过来,用力伸手去拿桌上的书,叫道:“我很乖,我现在就读书,我会背完的。”
女人赞了她一声好孩子,就已经不在园中。
李嫣然捧着书,带着一点希冀看向园外,惨叫的声音却没有止住。
但,那惨叫的声音也没有维持很久,到第二十鞭的时候,受刑的人已经没了声息。
两百鞭还是打完了。
李嫣然不记得那天后来是怎么了。
眨眼之间,她就长大了。
这些年,她身边再也没有人被打死,虽然还是有人会受罚,但受罚的人同样不敢向她投去求饶的目光。
只会在李嫣然事后派人送药过去的时候,感恩戴德。
她在宫中渐渐有了一些权威,那些跟她有过交集的贵族子女,哪怕只跟她见过两三次,也会经常把她挂在嘴边。
西夏仅有一位的太妃,对她也很满意。
那一天,太妃娘娘闭关,西夏的皇帝遵从与辽国的盟约,御驾亲征,给大宋的边境施加更大的压力。
扇云冠、华绸罗裳的公主,用折扇掩着下半张脸,纯澈的双眸看向侍卫,低声疑问:“你们,不愿意听从我的话吗?”
没有人能拒绝她,于是,她终于离开了西夏,离开了宫中的太妃。
然后……
“咳!”
李嫣然咳出一口血来,沾湿了胸前的衣裳。
她捏着白子,但手指颤抖,目光看着棋盘,却像什么都没看见。
不知是血是泪的淡红水滴,从她眼角处滑落。
暖风微扬,方云汉来到她身后,一手轻按在她肩头,面上却是云淡风轻,没有半点超出预料的焦急之色。
“奇怪,奇怪!”
惊呼的反而是苏星河。
这灰衣老者从精妙的棋局之中清醒过来,万分诧异道,“珍珑棋局不但是棋道上的一篇绝唱,其中也包含着敝派对天下百家武学的一些浅见。每人试图破局,所见都有不同。”
“这姑娘的棋艺如此超卓,在武功上的见识也极其广阔,必定是极具巧思灵慧之人,纵然有心魔,又怎么会这么轻易就将她击溃?”
方云汉将李嫣然扳过来,看着她满是惶恐的含泪娇颜,哪里有半点虚竹叙述之中,那个娴静慧黠的样子?
他微微摇头:“这倒不怪你家的棋,她这副样子,嗯,大约是个教育失败的典型
李嫣然惶恐的点头,说道:“我知道的,我已经读了好久的书了,就玩了这么一小会儿。”
女人也坐在凉亭中,把李嫣然娇小的身子揽到怀里,笑着说道:“那好,我来考一考你。”
她看了一眼手中的书,却没有选书上的问题。
“黄山剑派的剪烛剑法,若从第九式倒过来施展到第二式,要用哪一家的武功来破解?”
“黄山……剪烛……”李嫣然支支吾吾,眼珠一转,“用太妃娘娘的无相神功施展一招力劈华山……”
女人脸上含笑,却声调一冷:“我的无相神功,可以劈开千丈瀑布,你读过的所有书里面,哪一派的哪一招不能用这个法子来破?”
李嫣然身子一抖,低头不敢说话。
女人把那本书放在桌上,轻叹一声,道:“嫣然,你是西夏这边,这一辈之中头脑资质最好的一个,可知道西夏如今是多么艰险的时局?”
“辽国那个刁钻阴毒的老女人,已经大权独揽,连杨业都被她困杀了。辽国又对西夏虎视眈眈,指不定哪一天她就会闯入皇宫,来杀掉你的父亲,再杀掉我,害死你所有见过的人。”
“宋国那边,也人人富足,每年用一些奸巧的商人,从西夏国中偷走大量的资产,害我们不得不向他们奋起反抗,才能勉强维持生计。”
“宋国那些所谓的侠士,也个个都想着要你全家人的性命呢。”
女人摸着李嫣然耳边软软的头发,“我早就为你想好了长大以后变强的法子,可你现在这么顽劣,不肯用心,要怎么才能帮我保住家人呢?”
李嫣然羞愧道:“我知错了,我愿意受罚。”
她从女人怀中站起,伸出手来,往日里她背不出东西来,总会被打手心,今天大概又要被多打两下。
那女人却很温和的摸了摸她的手心,道:“你已经十四岁了,要受罚,也该换个法子。”
李嫣然害怕的问道:“换什么?”
女人又把她抱入怀中,道:“别怕,别怕,不是打你。万一把你打坏了怎么好呢?我心尖的宝贝呀。”
“就……”女人一指紫衣的小侍女,笑道,“今天就把她拖出去,打个一百鞭吧。”
“什么?”李嫣然回头,挣扎道,“为什么要打她,又不是她背不出来。”
“那就一百五十鞭。”女人牢牢的控制着怀里的小姑娘,“她害你分心,只是这样的惩罚,已经很仁慈了。”
“不是的,是我自己……”
“两百!”
园外有人走进来,把那个紫衣小侍女架走。
那个跟公主年岁相仿的小姑娘泪流满面,但被那两名侍卫的大手抓着,却连挣扎都不能。
门外很快传来一声惊魂的惨叫。
“不要,不要。她明明是你送给我的……”
李嫣然不断的求饶,而那个女人在她耳边用最温柔的语调继续说着。
“这些想要拖你后腿的人,看着是对你很好,实际上都是在害你。你父皇是个男人,男人天生心硬,也不懂怎样才是对你好。”
“只有我,才是真心对你好的人。你要乖,要听我的话……”
李嫣然醒悟过来,用力伸手去拿桌上的书,叫道:“我很乖,我现在就读书,我会背完的。”
女人赞了她一声好孩子,就已经不在园中。
李嫣然捧着书,带着一点希冀看向园外,惨叫的声音却没有止住。
但,那惨叫的声音也没有维持很久,到第二十鞭的时候,受刑的人已经没了声息。
两百鞭还是打完了。
李嫣然不记得那天后来是怎么了。
眨眼之间,她就长大了。
这些年,她身边再也没有人被打死,虽然还是有人会受罚,但受罚的人同样不敢向她投去求饶的目光。
只会在李嫣然事后派人送药过去的时候,感恩戴德。
她在宫中渐渐有了一些权威,那些跟她有过交集的贵族子女,哪怕只跟她见过两三次,也会经常把她挂在嘴边。
西夏仅有一位的太妃,对她也很满意。
那一天,太妃娘娘闭关,西夏的皇帝遵从与辽国的盟约,御驾亲征,给大宋的边境施加更大的压力。
扇云冠、华绸罗裳的公主,用折扇掩着下半张脸,纯澈的双眸看向侍卫,低声疑问:“你们,不愿意听从我的话吗?”
没有人能拒绝她,于是,她终于离开了西夏,离开了宫中的太妃。
然后……
“咳!”
李嫣然咳出一口血来,沾湿了胸前的衣裳。
她捏着白子,但手指颤抖,目光看着棋盘,却像什么都没看见。
不知是血是泪的淡红水滴,从她眼角处滑落。
暖风微扬,方云汉来到她身后,一手轻按在她肩头,面上却是云淡风轻,没有半点超出预料的焦急之色。
“奇怪,奇怪!”
惊呼的反而是苏星河。
这灰衣老者从精妙的棋局之中清醒过来,万分诧异道,“珍珑棋局不但是棋道上的一篇绝唱,其中也包含着敝派对天下百家武学的一些浅见。每人试图破局,所见都有不同。”
“这姑娘的棋艺如此超卓,在武功上的见识也极其广阔,必定是极具巧思灵慧之人,纵然有心魔,又怎么会这么轻易就将她击溃?”
方云汉将李嫣然扳过来,看着她满是惶恐的含泪娇颜,哪里有半点虚竹叙述之中,那个娴静慧黠的样子?
他微微摇头:“这倒不怪你家的棋,她这副样子,嗯,大约是个教育失败的典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