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唐雪蘅篇一)(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女人那细腻如玉、白皙胜雪的半侧脸颊。  

这惊鸿一瞥,却已让人感受到了她的绝世风姿。  

只是,也不知道此刻轿内的唐雪蘅,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究竟是怎样的神情与心境。  

“怎么,没人敢上来了吗?”  

黑衣男子目光冷峻如霜,扫视着台下众人,语气中满是桀骜与狂妄,  

“还有哪个不怕缺胳膊少腿的,尽管放马过来!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这刀剑可不长眼,若是怕丢了性命,倒不妨提前备好棺材。”  

听到男子狂妄之语,台下众人义愤填膺,一个个气得满脸通红,双手握拳。  

可无奈忌惮黑衣男子的厉害身手,竟没有一人敢站出来应战。  

毕竟这家伙下手极狠。  

尤其是之前对战胡大侠,若非唐正斛反应及时,出声叫停,那位在江湖中威名赫赫的胡大侠,此刻怕可不只是缺了一条手臂那么简单。  

搞不好早就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命丧当场了。  

见无人回应,黑衣男子轻蔑一笑,目光径直看向那顶轿子,扯着嗓子喊道:  

“媳妇,别躲在轿子里了,赶紧出来与我对招吧。咱俩早点比完,也好早点洞房,给老子生一窝大胖小子!”  

这粗俗之语听得唐正斛脸上一阵白一阵红,怒不可遏,双手死死捏住椅子扶手。  

他不喜欢这个人。  

此人行事太过阴邪狠辣。  

可眼下,对方既然站在了这比武招亲的擂台上,按照既定规则,自己便只能咬着牙忍下这口气。  

期盼自家闺女唐雪蘅能够赢下这场比试。  

到时候,大不了将擂台再延长十天,重新为女儿挑选如意郎君。  

正当擂台上下气氛僵持之际,一道温润儒雅的声音,突然在人群中悠悠响起:  

“这位台上的兄台稍安勿躁,不如由姜某来与阁下切磋一番,讨教讨教高招。”  

众人只觉眼前一花,一道白影裹挟着微风,轻盈地跃上擂台。  

正是那位气质出众的姜姓男子。  

原本脸色阴沉的唐正斛看到这位身姿挺拔、面容俊美的年轻男子后,顿时眼前一亮。  

好一个俊少年。  

如此郎君才能配得上我女儿嘛。  

只是一想到黑衣男子那深厚修为,以及狠辣果决的出手,唐正斛又不禁担忧起来。  

“你?”  

黑衣男子阴冷的目光直直盯着他,却又看向台下那位身形婀娜的同伴女子,冷笑道,“吃着碗里的,还要想着锅里的,就不怕被撑死吗?”  

姜姓公子笑道:“在下胃口一向大得很,这世间的珍馐美馔,自然都想一品为快。”  

“哼,今日我便成全你,把你开膛破肚,倒要瞧瞧你这胃口究竟有多大!”  

黑衣男子再无二话,挥刀而去。  

刀光霍霍,似惊雷乍现。  

闪烁间竟隐隐带出一道残影,似一条张牙舞爪的黑色蛟龙,欲将眼前的姜姓公子生吞活剥。  

姜姓公子神色自若,浅笑依旧。  

就在长刀即将触及他肩头的千钧一发之际,只见他身形陡然一转,恰似风中柳絮,轻盈飘逸,轻松避开了这致命一击。  

与此同时,他右手随意地抬起,右手二指骈出,化作指剑,直刺黑衣者持刀之腕。  

黑衣男子原本并不在意,可当感知到浓浓危机后,瞳孔骤缩,尽全力急撤长刀,横于胸前。  

“铛”的一声巨响,恰似洪钟鸣响,震得众人耳膜生疼。  

巨大的冲击力让黑衣男子身形一晃,双足于擂台木板划出两道深痕,连退数步,脚下木板不堪重负,“咔嚓”连声。  

“好手段!”  

黑衣男子稳住身形,眼中凶光更甚。  

他双手紧攥长刀,臂上青筋怒张,肌肉贲起。  

刀身快速旋转起来,带起一阵狂风,刀身上的符文仿若被激活,闪烁诡谲妖异之光。  

黑衣男子大喝一声,将旋转的长刀朝着姜姓公子奋力掷出。  

长刀在吸力的加持下,如同一枚高速旋转的钻头,呼啸着冲向姜姓公子。  

却见姜姓公子从容抬手,于空中轻挥。  

刹那间,一股无形磅礴之力弥漫开来,轻轻托住呼啸而来之长刀。  

原本势不可挡、威力惊人的长刀,仿若陷入稠泥,旋速骤减。  

“当啷”坠地,扬起一片尘土。  

黑衣男子见状,面色瞬间惨白如纸,满脸尽是难以置信。  

还未等他回过神来,姜姓公子身形一闪。  

而后黑衣男子只觉一股柔和之力涌入体内,整个人如断线风筝一般,向后倒飞而出,重重地砸在擂台边缘,一口鲜血喷涌而出。  

“承让。”  

姜姓公子抱拳而笑。  

台下众人先是被这惊世身手震慑得鸦雀无声,俄而山呼海啸般的喝彩声轰然炸开。  

谁也没料到那看似无敌的黑衣男子竟真的败了。  

唐正斛更是激动得满脸涨红,兴奋难抑,猛地一拳重重捶打在椅子扶手上。  

随后站起身来,高声赞叹道:  

“少侠好身手!真乃人中龙凤,吾女若能得此佳婿,实乃唐家之幸!”  

唐正斛实在不想这场招亲再横生枝节。  

毕竟,眼前这位公子风神俊朗、武艺超群,恰似从画中走来的谪仙,与自家女儿堪称天造地设的一对。  

这么想着,唐正斛不着痕迹地朝不远处的轿子瞥了一眼。  

显然话里暗示自己的女儿:良人难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