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丫鬟与丫鬟(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证公子家香火不绝,丁财两旺。”  

姜守中扯了扯嘴角。  

似乎在说,我眼睛又没瞎。  

老头回头瞥了眼自家孙女那黝黑粗肤以及干巴巴的瘦骨架子,呲了呲牙,无奈道:“就三两卖了,这丫头很乖觉,绝对不给公子您惹事,三两不能再少了!”  

可惜任凭老头如何推销,姜守中始终表现的很冷淡。无奈,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方离去。  

“唉,可惜了一个俊后生。”  

老头叹了口气,回头看着黑瘦少女,一脸愧疚,“丫头啊,爷爷没用,拖累你了。”  

来到染府侧门,姜守中将麻袋放在矮台阶上,温和说道:“小心些,这东西还是比较沉的,听着好像还有瓷器。我还有事,就先走了。哦对了,这个月就别送银钱了,我那点俸禄虽然不多,但还是够花的。”  

锦袖摇头,“是小姐让我送的,你不想要,自个去说。”  

姜守中哑然失笑,便要离开。  

“等等!”  

锦袖忽然喊住他。  

少女面色纠结万分,一番天人交战后咬了咬唇说道:“姑爷你先等一会儿,我去叫小姐!”说罢,转身跑进院门。乌亮双股大辫划过一道利落弧形,带着少女青春活力。  

姜守中想要阻拦,却晚了一步。望着门口麻袋,只好等待。  

“那就二两!”  

尤不死心的老头突然冒了出来,吓了姜守中一跳。  

老头极其肉疼的伸出两指,“公子,二两卖给你!这丫头虽然瞧着没啥斤两,但只要赏她一口饭吃,绝对能养成一朵花,到时候做个暖房丫头也不错。”  

“滚!”  

姜守中没好气道。  

锦袖一路小跑,少女早熟的象征晃晃起伏,仿佛随时会裂开衣衫。  

穿过曲绕廊庑,锦袖正要加快些步伐,却差点在拐角处与人撞上。  

少女连忙止步。  

看到差点被她撞到的来人,锦袖俏脸一变,忙屈身施了一个万福,脆声恭敬道:“锦袖见过二爷。”  

被称呼为“二爷”的是一个中年男子,约莫四十左右,相貌俊朗,气态出众,穿着一身锦衣华服。  

此人名叫染金升,在染家排行老二。  

相比于曾为文华殿大学士的染家家主染金义与染轻尘在国子监任职的父亲染金峪,这位曾经年少时便是名副其实的纨绔子弟,到中年后似乎并没有改变多少,依旧辗转于风月场所,老太太对其早已失望。  

如今染家的兴盛,基本全担在染轻尘一人肩上。  

染金升目光不漏痕迹的扫过面前少女的胸脯,笑眯眯的问道:“锦袖啊,行色如此匆忙,是发生什么事了?”  

在染金升身后还跟着一位公子哥。  

一袭青衫,容貌清秀,身上透着一股子胭脂味,明显是女扮男装。  

估计又是二爷偷偷领进来的风尘女子。  

“回二爷的话,锦袖是去找小姐,姑…姜公子在门外等候。”锦袖低声说道。  

姜公子?  

染金升愣了一下,随即恍然。  

正要对锦袖说染轻尘方才出门去了,此时并不在院内。男人忽又眼神一动,眯眼笑道:“知道了,你去找轻尘吧。”  

锦袖行了一礼,匆匆前往染轻尘居住的小院。  

“想必又是染大小姐的追求者。”  

身后胭脂公子哥笑道,眸底却蕴藏着浓浓的妒嫉。  

女人之间的嫉妒是没有道理可言的。  

大家都是容颜出众的美人,都不过是被男人们馋身子而已,凭什么那些世家公子哥对你染轻尘是一副仰慕倾心的君子模样,对我却是一副看待货物的龌龊眼神。  

染金升没有应声,走到廊头隔着门远远瞧了眼,确定是染家那位姑爷,唇角不由勾起一道玩味笑容。  

他附到女人耳旁嘀咕了几句。  

一身胭脂粉的清倌人面露怪异,“这…这不妥吧。”  

虽然她乐意往那位清高的染家大小姐身上泼脏水,可对方身份毕竟特殊,若事后算账,她一个小小清倌人如何招架。  

染金升敲了敲手中折扇,笑道:“放心,只是玩笑而已,无伤大雅。再说,帮侄女赶走几只苍蝇,她也该感谢我这位二伯。你尽管照我的做就是,我顶着。”  

既然染二爷这般保证,女人便答应下来。  

染金升大致估算了一下位置,带着女人来到一处高墙边,又刻意等了片晌,忽然开口沉声问道:“锦袖,这般慌张做什么!?”  

这位善口技者,在西楚馆有着“万音优伶”赞誉的清倌人一边回忆着方才锦袖说话的嗓音,一边语气慌乱的说道:“二…二爷,刚才我去叫小姐,看到…看到小姐和礼部侍郎的二公子在房间里…”  

“住嘴!”  

染金升怒喝。  

男人眼角却带着赞叹。  

不愧是万音优伶,虽不能说学的十分像,但也有七八分相似。若是不熟悉的人,很难分辨真假。  

如今又隔着一墙…  

染金升看了眼身侧墙壁,似乎能看到墙壁另一侧的姜守中,唇角微扬,压低嗓音怒声说道:“小姐做什么是她的事!你看到了,也要装作没看到,明白吗!?”  

“可是…”  

“锦袖”的声音几乎要哭出来,“可是姜公子在外面等着。”  

染金升沉默了一会儿,语气刻意加重,警告道:“就告诉他,小姐方才出门去了,此刻不在家中。”  

“…是。”  

“锦袖”弱弱应了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