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真豪杰也(2/3)
簿,但前后都无卫骑,看着不像是要出宫的驾势……
见李承志和元悦跪在一起,分明就是要罚也会一起罚的架势。再看二人快要被晒焦了一般,高英忍不住笑道:“可看到了?皇帝与朝公明眼如炬,怎会只偏袒元悦?”
高文君猛松一口气,悬着的心放下来了一大半。
等玉辇走近,几个朝臣并一众禁军齐齐的往下一拜:“见过殿下!”
高英挥了挥手,竟思是免礼,又装做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模样:“这是何故?”
元雍哪里敢怠慢,飞快的凑到车驾前,低声回了几句。
高英听的眉毛色舞,盯着李承志猛看。
来之前她就猜到了几分,此时算是确信无疑,心中更是又好奇又好笑:都说红颜祸水,轮到三娘子看中的这少年头上,却反了过来?
不过确实好风仪:那小脸儿俊的,那腰板儿挺的……
就是不知是否真如三娘子所说的那般温情似水,悍勇绝世。
是不是也如大兄所说:天文地理、诸子百家无所不通,乃奇才也!
再看旁边的元悦,脸上的粉和胭脂早已被汗冲的七沟八壑,跟鬼似的。人也软伏在地上,就像一条晒蔫了的白蛆一般,高英好奇心更甚,一遍又一遍的打量着李承志……
看皇后心情不错,不似往日那般乖张,元雍又讨好道:“臣委实难以决断,有幸遇到殿下,可请殿下示下?”
明知元雍在恭维她,高英还是很受用,掩口娇笑道:“我只是一介妇人,怎敢干予外事,四叔莫要说笑……还是等圣裁吧!”
听到高英的这声四叔,元雍身上的骨头都轻了好几斤,满脸堆笑,连声应着:“便遵殿下所言!”
正笑着,看到宫门内的几道人影,高英玉臂轻抬,往里一指:“这不是来了么?”
元雍转头一看,元钦与内常侍(高级宦官)刘腾正联袂而来,分明是已请了圣谕。
果不其然,走到近前,二人先是朝着高英一拜。而后刘腾朗声喝道:“官家口谕,元悦与李氏子各杖五十,元悦罚俸一年,李氏子官降两级……”
高文君喜极而泣,紧紧的抓着高英的胳膊,泪珠滚滚落下。
高英拍了拍她的手,又低声斥道:“都予你说过不用担心,陛下与朝中诸公又岂是是非不分之辈?况且还有叔父在,也定然不会让奸贼蒙蔽了圣听……”
几个朝官也是暗松一口气。
皇帝如此判决,既保住了皇族和宗室的颜面,也保全了皇权和朝廷的威严。而且已是公允到不能再公允了……
但随即,元雍又发现了不对:“那李氏子是受诏入京,都未入选部铨选授职,何来的品级可降?”
其余几人也都是齐齐的一错愕,定定的看着刘腾。
刘腾先是一愣,稍一转念,就明白了高肇为何未向陛下秉报此事:皇帝是顺毛驴的性格,此时又正在气头上,予他解释的越多他越生气。还不如先顺着他来,等他怒气消了再慢慢解释……
刘腾颇有些不耐:“诸位上秉时也不说清楚些,陛下怎知这些细枝末节?再者法虽有定,却可变通。庶民即能入粟拜爵,官吏也可赎金减罪,为何轮到这李氏子就不行了?”
说着他又话峰一转:“若还是不好决断,诸位也可再行请秉官家……”
众官恍然大悟:这贼太监说了这么多废话,原来是不敢再去触陛下的霉头?
也不是只有刘腾一个了解皇帝的性格。元雍皱了皱眉头,看着杨钧:“李氏子若要赎官,是否有法可依?”
“保爵之法倒是有……只要不是怠政、失德、贪腐、败兵,或遭御史弹劾等,均可赎金保爵,只需降职……”
杨钧沉吟道,“可李承志不但无爵无官,便是职级也无……”
“有法可依就行!”元雍不耐烦的挥着袖子,“你就说多少钱?”
杨钧满脸古怪:“一品千金!”
元雍微吸一口凉气。
除了一层华而不实的名头再鸟毛用都没有的玩意,保一品竟然得废千金?
都能买二三十万斤粮食了……
千金就千金吧,正好那李氏子不知用了何术刚从元悦那里赢了一千金,正好可以拿来抵他的这一品两级。
被晒的心里发荒,元雍恨不得赶快了结此案,好给皇帝复命。他也不问其余人等的意见,朝着高英一揖:“殿下以为妥当与否?”
其实还是有些不妥的:爵是爵,官是官,二者岂能混为一谈?
但高英要是理会这个,她就不是高英了……
她吟吟的点了点头:“既有法可依,便依此办理!”
元雍暗喜:便时皇帝怪罪,自己也不怕了……
他大手一挥:“行杖!”
李承志大喜,差点笑出了声。
真是没想到啊,本以为一场大祸,最后竟这样轻轻的揭过了?
堂堂御弟,一品亲王的两颗牙,才值一千斤铜?
别说一千斤,便是万斤他也不在乎。
更何况,元悦还被罚了一年的俸禄,怎么也不止一千金了吧?而且挨杖也是一起挨,等同于皇帝判定两人:各打五十大板……
李承志恨不得山呼一声:陛下英明!
元悦却吓的两瓣嘴唇直打哆嗦,小脸儿煞白煞白,就差尖叫了。
若是以往,皇兄至多也就是呵斥一番,再让自己在太庙跪上几天几夜。为何今日的惩处这般重了?
五十杖啊,怕不是好几天都下不了床……
立时就有几个高壮的金甲军将围了过来,又各有一个力士拿着一截柳枝递给两人,意思是让他们咬在嘴里,以防咬伤了舌头。
元悦乖乖的接过咬住,李承志却是一摇头:“不用!”
见李承志和元悦跪在一起,分明就是要罚也会一起罚的架势。再看二人快要被晒焦了一般,高英忍不住笑道:“可看到了?皇帝与朝公明眼如炬,怎会只偏袒元悦?”
高文君猛松一口气,悬着的心放下来了一大半。
等玉辇走近,几个朝臣并一众禁军齐齐的往下一拜:“见过殿下!”
高英挥了挥手,竟思是免礼,又装做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模样:“这是何故?”
元雍哪里敢怠慢,飞快的凑到车驾前,低声回了几句。
高英听的眉毛色舞,盯着李承志猛看。
来之前她就猜到了几分,此时算是确信无疑,心中更是又好奇又好笑:都说红颜祸水,轮到三娘子看中的这少年头上,却反了过来?
不过确实好风仪:那小脸儿俊的,那腰板儿挺的……
就是不知是否真如三娘子所说的那般温情似水,悍勇绝世。
是不是也如大兄所说:天文地理、诸子百家无所不通,乃奇才也!
再看旁边的元悦,脸上的粉和胭脂早已被汗冲的七沟八壑,跟鬼似的。人也软伏在地上,就像一条晒蔫了的白蛆一般,高英好奇心更甚,一遍又一遍的打量着李承志……
看皇后心情不错,不似往日那般乖张,元雍又讨好道:“臣委实难以决断,有幸遇到殿下,可请殿下示下?”
明知元雍在恭维她,高英还是很受用,掩口娇笑道:“我只是一介妇人,怎敢干予外事,四叔莫要说笑……还是等圣裁吧!”
听到高英的这声四叔,元雍身上的骨头都轻了好几斤,满脸堆笑,连声应着:“便遵殿下所言!”
正笑着,看到宫门内的几道人影,高英玉臂轻抬,往里一指:“这不是来了么?”
元雍转头一看,元钦与内常侍(高级宦官)刘腾正联袂而来,分明是已请了圣谕。
果不其然,走到近前,二人先是朝着高英一拜。而后刘腾朗声喝道:“官家口谕,元悦与李氏子各杖五十,元悦罚俸一年,李氏子官降两级……”
高文君喜极而泣,紧紧的抓着高英的胳膊,泪珠滚滚落下。
高英拍了拍她的手,又低声斥道:“都予你说过不用担心,陛下与朝中诸公又岂是是非不分之辈?况且还有叔父在,也定然不会让奸贼蒙蔽了圣听……”
几个朝官也是暗松一口气。
皇帝如此判决,既保住了皇族和宗室的颜面,也保全了皇权和朝廷的威严。而且已是公允到不能再公允了……
但随即,元雍又发现了不对:“那李氏子是受诏入京,都未入选部铨选授职,何来的品级可降?”
其余几人也都是齐齐的一错愕,定定的看着刘腾。
刘腾先是一愣,稍一转念,就明白了高肇为何未向陛下秉报此事:皇帝是顺毛驴的性格,此时又正在气头上,予他解释的越多他越生气。还不如先顺着他来,等他怒气消了再慢慢解释……
刘腾颇有些不耐:“诸位上秉时也不说清楚些,陛下怎知这些细枝末节?再者法虽有定,却可变通。庶民即能入粟拜爵,官吏也可赎金减罪,为何轮到这李氏子就不行了?”
说着他又话峰一转:“若还是不好决断,诸位也可再行请秉官家……”
众官恍然大悟:这贼太监说了这么多废话,原来是不敢再去触陛下的霉头?
也不是只有刘腾一个了解皇帝的性格。元雍皱了皱眉头,看着杨钧:“李氏子若要赎官,是否有法可依?”
“保爵之法倒是有……只要不是怠政、失德、贪腐、败兵,或遭御史弹劾等,均可赎金保爵,只需降职……”
杨钧沉吟道,“可李承志不但无爵无官,便是职级也无……”
“有法可依就行!”元雍不耐烦的挥着袖子,“你就说多少钱?”
杨钧满脸古怪:“一品千金!”
元雍微吸一口凉气。
除了一层华而不实的名头再鸟毛用都没有的玩意,保一品竟然得废千金?
都能买二三十万斤粮食了……
千金就千金吧,正好那李氏子不知用了何术刚从元悦那里赢了一千金,正好可以拿来抵他的这一品两级。
被晒的心里发荒,元雍恨不得赶快了结此案,好给皇帝复命。他也不问其余人等的意见,朝着高英一揖:“殿下以为妥当与否?”
其实还是有些不妥的:爵是爵,官是官,二者岂能混为一谈?
但高英要是理会这个,她就不是高英了……
她吟吟的点了点头:“既有法可依,便依此办理!”
元雍暗喜:便时皇帝怪罪,自己也不怕了……
他大手一挥:“行杖!”
李承志大喜,差点笑出了声。
真是没想到啊,本以为一场大祸,最后竟这样轻轻的揭过了?
堂堂御弟,一品亲王的两颗牙,才值一千斤铜?
别说一千斤,便是万斤他也不在乎。
更何况,元悦还被罚了一年的俸禄,怎么也不止一千金了吧?而且挨杖也是一起挨,等同于皇帝判定两人:各打五十大板……
李承志恨不得山呼一声:陛下英明!
元悦却吓的两瓣嘴唇直打哆嗦,小脸儿煞白煞白,就差尖叫了。
若是以往,皇兄至多也就是呵斥一番,再让自己在太庙跪上几天几夜。为何今日的惩处这般重了?
五十杖啊,怕不是好几天都下不了床……
立时就有几个高壮的金甲军将围了过来,又各有一个力士拿着一截柳枝递给两人,意思是让他们咬在嘴里,以防咬伤了舌头。
元悦乖乖的接过咬住,李承志却是一摇头:“不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