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天机(2/4)
般的口吻讲给他听时,李承志除了冷笑,还是冷笑。
高文君哪是什么天煞孤星,好像谁敢娶她她就克谁。其实全都是人祸。
这三个,前两个是当今皇帝初登帝位时的辅命亲王之子,也就是皇帝元恪的堂弟。
最后一个是皇帝的亲弟弟。
无一例外,都是被皇帝猜忌,最后不得不反。而结局大致都一样:前两个是连死因都没有的暴毙而亡,最后一个被迫自杀。
不出意外的话,都是高肇动的手……
别人能不能猜到不知道,但李承志有九成九的把握肯定,高文君是受了无妄之灾。
想深一点,应该是被皇帝或是高肇当成了堵住悠悠之众的借口之一……
“郎君为何就不信呢?”
高文君心急如焚:“妾身孤鸾之命,是国教天师请旨钦批……”
李承志一声冷笑:“国教祖师爷寇谦之还给他的两个亲传弟子批过命呢。太武皇帝的批语是:寿终正寝、子孝孙贤、国祚百世……司徒崔浩的批语是:子孙满堂,与国同休……但结果呢?”
太子刺杀太武皇帝,事败被诛,太武帝又被近侍刺死于朝堂之上。
这叫哪门子的寿终正寝和子孝孙贤?
至于国祚百世……仔仔算算,好像连三世都挺不过去了。
崔浩更不用提,被太武皇帝诛尽了满门,别说子孙,连家里的鸡都没放过……
牛鼻子糊弄人的话术而已,谁信谁是傻子!
高文君猛的一滞,绞尽脑汁,却想不出反驳的话来。
李承志悠悠一叹,眼神深遂而又坚定:“你若信我,就耐心等等……事在人为而已!”
事已至此,就算很难,又能怎样?
李承志做不到将甘心为他去死的女人拱手让人,此等行径特么的比禽兽还不如……
话语平平无奇,但听在高文君耳中,却字字如针,比任何誓言都要震憾,比什么情话都要动听。
眼泪“唰”的一下就流了出来:自己日思夜想,梦寐以求的意中人,不就是这般么?
鬼使神差的,明知千难万难,高文君还是将头点了下来:“妾身相信!”
相信就好……
李承志正准备再给她增加点信心,隐约听到帐外传来一声咳嗽,顿时哭笑不得。
达奚啊达奚,你怎么比我爹还要着急?
李承志温声宽慰道:“早些去睡吧,莫要多想,一切有我!”
高文君低低一应,起身离去。
凝望倩影,李承志无声一叹。
确实很难,但还是那句话:事在人为!
……
正值子夜,已是月上中天,帐外分外明亮。
离帐约十步左右,伫立着两道人影,身形一般高大,但铠甲一金一黑,很是好认。
高文君停下脚步,深深一福。
达奚忙不迭的回着礼,口中高呼:“女官有礼!”
但等他起身,却发现身边的李始贤别说回礼,竟连头都未点一下。
达奚一惊:“你疯了么?”
李始贤脸上的横肉直抽抽:我疯个鸟?
为何总有一种不详的预感,且愈发强烈:这女人迟早都会被承志收入房中……
那我还回个鸟的礼?
李始贤猛吐一口气:“进去了!”
李承志要起身行礼,却被李始贤给摁了回去。
“也无它事,便是出兵萧关之时,奚镇守曾令:若是半路巧遇,一应军事尽皆转交于你,我与奚中郎也需听令于你……
另外,我与奚中郎商议,此地离吐谷浑王庭太近,还是要尽快撤军的好,宜早不宜迟……”
李承志猛吐一口气。
竟连奚康生都已知道自己来了河西,看来张敬之早已安排的妥妥当当,不用自己担心。
至于领不领军,退不退兵都只是其次。
李承志下意识的点点头:“就是委屈父亲与奚中郎了……”
李始贤冷声打断道:“兵事为重,有何可委屈的?”
说着他又转过头,朝达奚拱了拱手:“奚中郎可还有交待?”
达奚一愣:我还能有什么交待的,无非就是劝李承志不要色急昏了头……
刚想了一半,他又猛的一愣。
李始贤这分明是在赶自己走?
达奚都快气冒烟了:好你个李始贤,爷爷进帐后,说半个字了没有?
但仔细一想,还真没什么可说的。
即便要劝,也是李始贤劝过之后再看……
达奚冷哼一声,甩袖而去。
李承志有些讶异:看来父亲与他相处的挺融洽?
正猜测着,又听李始贤说道:“数日前,奚镇守已迁为父为萧关都尉!”
李承志狂喜。
怎可能……无缘无故的,奚康生怎么突然给父亲升了这么大的官?
这可是萧关,关中四大关之一,都尉虽是从七品,但少则率兵一营,多则三军,兵权比正七品的郡尉还重……
自己之前眼睛都盼蓝了,想着当这个萧关都尉而未能如愿,没想竟落到了父亲头上?
但为何父亲脸上,竟无半点喜色?
正要问,李始贤又道:“也是几日前,朝廷诋报就送至了泾州,令你即日回京候赏……不要多想,这是好事,也是朝廷惯例:州郡但出人才,便会被召入京中。考察属实后,大多会委以重任……”
李承志心里暗暗叫苦。
这算哪门子好事?
自己还计划着给李松偷人呢……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朝廷一纸召令,却将自己所有的筹划全部打乱了?
与其去洛阳,还不如留在泾州,哪怕就当现如今的这八品小官也行。
但还能怎么办,难道还敢抗令不成?
只能徐徐图之,重新谋划了……
他也算是知道,父亲这个萧关都尉是怎么来的了:自己一走,泾州白甲
高文君哪是什么天煞孤星,好像谁敢娶她她就克谁。其实全都是人祸。
这三个,前两个是当今皇帝初登帝位时的辅命亲王之子,也就是皇帝元恪的堂弟。
最后一个是皇帝的亲弟弟。
无一例外,都是被皇帝猜忌,最后不得不反。而结局大致都一样:前两个是连死因都没有的暴毙而亡,最后一个被迫自杀。
不出意外的话,都是高肇动的手……
别人能不能猜到不知道,但李承志有九成九的把握肯定,高文君是受了无妄之灾。
想深一点,应该是被皇帝或是高肇当成了堵住悠悠之众的借口之一……
“郎君为何就不信呢?”
高文君心急如焚:“妾身孤鸾之命,是国教天师请旨钦批……”
李承志一声冷笑:“国教祖师爷寇谦之还给他的两个亲传弟子批过命呢。太武皇帝的批语是:寿终正寝、子孝孙贤、国祚百世……司徒崔浩的批语是:子孙满堂,与国同休……但结果呢?”
太子刺杀太武皇帝,事败被诛,太武帝又被近侍刺死于朝堂之上。
这叫哪门子的寿终正寝和子孝孙贤?
至于国祚百世……仔仔算算,好像连三世都挺不过去了。
崔浩更不用提,被太武皇帝诛尽了满门,别说子孙,连家里的鸡都没放过……
牛鼻子糊弄人的话术而已,谁信谁是傻子!
高文君猛的一滞,绞尽脑汁,却想不出反驳的话来。
李承志悠悠一叹,眼神深遂而又坚定:“你若信我,就耐心等等……事在人为而已!”
事已至此,就算很难,又能怎样?
李承志做不到将甘心为他去死的女人拱手让人,此等行径特么的比禽兽还不如……
话语平平无奇,但听在高文君耳中,却字字如针,比任何誓言都要震憾,比什么情话都要动听。
眼泪“唰”的一下就流了出来:自己日思夜想,梦寐以求的意中人,不就是这般么?
鬼使神差的,明知千难万难,高文君还是将头点了下来:“妾身相信!”
相信就好……
李承志正准备再给她增加点信心,隐约听到帐外传来一声咳嗽,顿时哭笑不得。
达奚啊达奚,你怎么比我爹还要着急?
李承志温声宽慰道:“早些去睡吧,莫要多想,一切有我!”
高文君低低一应,起身离去。
凝望倩影,李承志无声一叹。
确实很难,但还是那句话:事在人为!
……
正值子夜,已是月上中天,帐外分外明亮。
离帐约十步左右,伫立着两道人影,身形一般高大,但铠甲一金一黑,很是好认。
高文君停下脚步,深深一福。
达奚忙不迭的回着礼,口中高呼:“女官有礼!”
但等他起身,却发现身边的李始贤别说回礼,竟连头都未点一下。
达奚一惊:“你疯了么?”
李始贤脸上的横肉直抽抽:我疯个鸟?
为何总有一种不详的预感,且愈发强烈:这女人迟早都会被承志收入房中……
那我还回个鸟的礼?
李始贤猛吐一口气:“进去了!”
李承志要起身行礼,却被李始贤给摁了回去。
“也无它事,便是出兵萧关之时,奚镇守曾令:若是半路巧遇,一应军事尽皆转交于你,我与奚中郎也需听令于你……
另外,我与奚中郎商议,此地离吐谷浑王庭太近,还是要尽快撤军的好,宜早不宜迟……”
李承志猛吐一口气。
竟连奚康生都已知道自己来了河西,看来张敬之早已安排的妥妥当当,不用自己担心。
至于领不领军,退不退兵都只是其次。
李承志下意识的点点头:“就是委屈父亲与奚中郎了……”
李始贤冷声打断道:“兵事为重,有何可委屈的?”
说着他又转过头,朝达奚拱了拱手:“奚中郎可还有交待?”
达奚一愣:我还能有什么交待的,无非就是劝李承志不要色急昏了头……
刚想了一半,他又猛的一愣。
李始贤这分明是在赶自己走?
达奚都快气冒烟了:好你个李始贤,爷爷进帐后,说半个字了没有?
但仔细一想,还真没什么可说的。
即便要劝,也是李始贤劝过之后再看……
达奚冷哼一声,甩袖而去。
李承志有些讶异:看来父亲与他相处的挺融洽?
正猜测着,又听李始贤说道:“数日前,奚镇守已迁为父为萧关都尉!”
李承志狂喜。
怎可能……无缘无故的,奚康生怎么突然给父亲升了这么大的官?
这可是萧关,关中四大关之一,都尉虽是从七品,但少则率兵一营,多则三军,兵权比正七品的郡尉还重……
自己之前眼睛都盼蓝了,想着当这个萧关都尉而未能如愿,没想竟落到了父亲头上?
但为何父亲脸上,竟无半点喜色?
正要问,李始贤又道:“也是几日前,朝廷诋报就送至了泾州,令你即日回京候赏……不要多想,这是好事,也是朝廷惯例:州郡但出人才,便会被召入京中。考察属实后,大多会委以重任……”
李承志心里暗暗叫苦。
这算哪门子好事?
自己还计划着给李松偷人呢……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朝廷一纸召令,却将自己所有的筹划全部打乱了?
与其去洛阳,还不如留在泾州,哪怕就当现如今的这八品小官也行。
但还能怎么办,难道还敢抗令不成?
只能徐徐图之,重新谋划了……
他也算是知道,父亲这个萧关都尉是怎么来的了:自己一走,泾州白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