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两支白骑(2/3)
的珠子,“扑簌扑簌”的直往下掉。
哭着哭着,声音也跟着出来了,就如哭的快抽断气时的样子,又像是一只鹅,嗓子里发着“呃呃呃”的怪叫。
还边哭边上着马,但胳膊又短腿也短,小身体圆轱辘冬的,跟个肉球一样,光在那使劲,却不往上走半分。
高文君要一手牵马,只用一只手根本将她托不上去。
自己冲一个半大毛孩子发什么火?
嘀咕了一句,李承志伸手一探,抓住了魏瑜的后颈,像提袋子一样的将她提悬。
别说,还挺沉!
“吃吃吃……就知道吃,迟早吃成猪……”
李承志嘴里骂着,将她放到了马鞍上。临了,好像怕她坐不稳一样,还按着小脑袋往下摁了摁。
而后他又转头,一指高文君,怒声骂道,“不知道身上穿着甲?落马之后,为何不缩身抱头?”
若是高文君护住头,那一刀下来,至多也就是丢只手……
高文君看了看魏瑜,默然不语。
李承志心里猛的一动。
原来她是为了保护魏瑜?
听她说过,二人只是远亲,不但不同姓,连血缘关系都没有……
李承志脸色一缓:“小心些,下次再要掉下来,我不一定就能赶的过来……”
高文君重重的点着头,一双妙目精光四溢,直戳戳的盯着李承志:“将军不该犯险……来救我们的……”
犯险?
李承志摇了摇头:“顺手而已!”
就算不救高文君和魏瑜,他也得反身将这伙胡骑杀溃。所以算起来,真的只是顺带而已……
真的如此吗?
高文君一万个不信。
上一次且不论,这一次,李承志为了救她,不顾生死,悍然杀入敌阵中的那一幕,她一辈子都忘不了。
他如此恩重,但自己一时顾忌,竟连真实身份都不敢让他知道?
高文君咬紧了嘴唇,猛的低下了头:“妾身确实姓高,也确实是宫中乐官,但家父早逝……”
“郎君……”刚听高文君说到一半,突听李亮一声厉吼,“北方来敌……”
北方哪来的敌人?
有也只会是从南边,或是东边绕过来才对?
李承志骇然色变,猛一回头。
至多一里外,隐约可见一队胡骑正踩着碎步,不紧不慢的朝南压来。
一看这副连路都不敢快走的模样,分明是从东边或是西边绕到北边去的,怕跑太快激起烟尘,被自己发现,所以才这般鬼祟。
有完没完了?
老子能杀穿你一次,就能杀穿你第二次……
李承志咬着牙,怒声吼道:“撤回斥候,列锋矢,往北,突击……”
李亮急声一应,猛的吹响了铜哨,声音又尖又利,响彻四野……
……
往东北两里左右,两个白甲斥候正躲在一处土丘后,探头探脑的观察着。
他们原本是一伍,前三骑在听到南边传来喊杀声之时,相继回去复命了。
怕中埋伏,这两个不敢靠太近,所以暂时龟缩在此处,边探听,边等着中军的命令。
喊杀声已经停了好一阵了,两人想着要不要两骑分开,一骑在此守候,另一骑再往前靠一靠。
正商量着,耳边好像传来了中军的哨令。
声音很尖,而且急,分明是命斥候急撤的军令。
两人飞一般的起身,准备奔向拴在丘下一颗红柳树上的战马。
但也就刚刚直起身,脚步都没迈开,两人齐齐的一愣。
哨令,好像是从南边传来的?
不……不是“好像”,而是“绝对”,就是从南边传来的。
哨声一声急过一声,一声比一声清淅,蕴含的军令也并不复杂:急速回撤,往北突击!
见了鬼了?
中军是何时绕到南边去的,自己竟然都不知道?
还有,北边又是哪来的敌人?
也就是刚刚在心里转了个念头,两人的神情猛的一僵。
根本不可能。
两刻前,自己这一塘接令南巡时,才刚刚从中军大阵出来。这么短的时间,中军就是长翅膀飞也飞不了那么快。
南边这哨声……天知道是怎么冒出来的?
铜哨为白甲营独有,除了郎君谁都不知道怎么造,别人想仿冒都仿冒不了。
不看杨郡丞,都折腾了快三个月了,愣是没仿制出一只来。
所以也肯定不是那一股这些天被撵的如丧家之犬的胡骑假冒出来的。
但不管是从哪冒出来的,这两个都待不住了。
一个翻身上马,急声吼道:“我往前探,你速去回报……”
另一个急声一应,疯了一般的打着马,狂奔向北……
……
往北三里左右,一座大阵浩浩荡荡,足有四五千骑。
无论是兵还是马,披的皆是白甲。不过其中有铁有木,风一大些时,好些甲就能飘起来。
达奚边嚼着肉干,边听着塘骑旅帅汇报着:“约三刻前,慕容定率部移到边墙之北,就地列阵后又兵分三处,似是要防备我军南进。且多派游骑驱逐我等,属下不敢靠近,只能在东西十里外游探……
但两刻前,墙下突然传来杀声,且声势极大。一塘冒死靠前查探,发现有一队甲骑与数百胡骑在一处断墙之北厮杀……”
达奚猛的一怔:“甲骑?”
“确实是甲骑!”一侧的塘主恭身应道,“皆是人马俱甲……但数量不多,看阵势只有二三百骑……”
“只有两三百骑?”
达奚一脸的狐疑,“莫说人马俱甲的甲骑,武威郡怕是连三百披扎甲的轻骑都凑不出来。因此,这些甲骑绝非郡兵……”
说着他又回过头,看着李始贤,“李都尉以为呢?”
不知为何,李始贤好似没听到一样,只是紧
哭着哭着,声音也跟着出来了,就如哭的快抽断气时的样子,又像是一只鹅,嗓子里发着“呃呃呃”的怪叫。
还边哭边上着马,但胳膊又短腿也短,小身体圆轱辘冬的,跟个肉球一样,光在那使劲,却不往上走半分。
高文君要一手牵马,只用一只手根本将她托不上去。
自己冲一个半大毛孩子发什么火?
嘀咕了一句,李承志伸手一探,抓住了魏瑜的后颈,像提袋子一样的将她提悬。
别说,还挺沉!
“吃吃吃……就知道吃,迟早吃成猪……”
李承志嘴里骂着,将她放到了马鞍上。临了,好像怕她坐不稳一样,还按着小脑袋往下摁了摁。
而后他又转头,一指高文君,怒声骂道,“不知道身上穿着甲?落马之后,为何不缩身抱头?”
若是高文君护住头,那一刀下来,至多也就是丢只手……
高文君看了看魏瑜,默然不语。
李承志心里猛的一动。
原来她是为了保护魏瑜?
听她说过,二人只是远亲,不但不同姓,连血缘关系都没有……
李承志脸色一缓:“小心些,下次再要掉下来,我不一定就能赶的过来……”
高文君重重的点着头,一双妙目精光四溢,直戳戳的盯着李承志:“将军不该犯险……来救我们的……”
犯险?
李承志摇了摇头:“顺手而已!”
就算不救高文君和魏瑜,他也得反身将这伙胡骑杀溃。所以算起来,真的只是顺带而已……
真的如此吗?
高文君一万个不信。
上一次且不论,这一次,李承志为了救她,不顾生死,悍然杀入敌阵中的那一幕,她一辈子都忘不了。
他如此恩重,但自己一时顾忌,竟连真实身份都不敢让他知道?
高文君咬紧了嘴唇,猛的低下了头:“妾身确实姓高,也确实是宫中乐官,但家父早逝……”
“郎君……”刚听高文君说到一半,突听李亮一声厉吼,“北方来敌……”
北方哪来的敌人?
有也只会是从南边,或是东边绕过来才对?
李承志骇然色变,猛一回头。
至多一里外,隐约可见一队胡骑正踩着碎步,不紧不慢的朝南压来。
一看这副连路都不敢快走的模样,分明是从东边或是西边绕到北边去的,怕跑太快激起烟尘,被自己发现,所以才这般鬼祟。
有完没完了?
老子能杀穿你一次,就能杀穿你第二次……
李承志咬着牙,怒声吼道:“撤回斥候,列锋矢,往北,突击……”
李亮急声一应,猛的吹响了铜哨,声音又尖又利,响彻四野……
……
往东北两里左右,两个白甲斥候正躲在一处土丘后,探头探脑的观察着。
他们原本是一伍,前三骑在听到南边传来喊杀声之时,相继回去复命了。
怕中埋伏,这两个不敢靠太近,所以暂时龟缩在此处,边探听,边等着中军的命令。
喊杀声已经停了好一阵了,两人想着要不要两骑分开,一骑在此守候,另一骑再往前靠一靠。
正商量着,耳边好像传来了中军的哨令。
声音很尖,而且急,分明是命斥候急撤的军令。
两人飞一般的起身,准备奔向拴在丘下一颗红柳树上的战马。
但也就刚刚直起身,脚步都没迈开,两人齐齐的一愣。
哨令,好像是从南边传来的?
不……不是“好像”,而是“绝对”,就是从南边传来的。
哨声一声急过一声,一声比一声清淅,蕴含的军令也并不复杂:急速回撤,往北突击!
见了鬼了?
中军是何时绕到南边去的,自己竟然都不知道?
还有,北边又是哪来的敌人?
也就是刚刚在心里转了个念头,两人的神情猛的一僵。
根本不可能。
两刻前,自己这一塘接令南巡时,才刚刚从中军大阵出来。这么短的时间,中军就是长翅膀飞也飞不了那么快。
南边这哨声……天知道是怎么冒出来的?
铜哨为白甲营独有,除了郎君谁都不知道怎么造,别人想仿冒都仿冒不了。
不看杨郡丞,都折腾了快三个月了,愣是没仿制出一只来。
所以也肯定不是那一股这些天被撵的如丧家之犬的胡骑假冒出来的。
但不管是从哪冒出来的,这两个都待不住了。
一个翻身上马,急声吼道:“我往前探,你速去回报……”
另一个急声一应,疯了一般的打着马,狂奔向北……
……
往北三里左右,一座大阵浩浩荡荡,足有四五千骑。
无论是兵还是马,披的皆是白甲。不过其中有铁有木,风一大些时,好些甲就能飘起来。
达奚边嚼着肉干,边听着塘骑旅帅汇报着:“约三刻前,慕容定率部移到边墙之北,就地列阵后又兵分三处,似是要防备我军南进。且多派游骑驱逐我等,属下不敢靠近,只能在东西十里外游探……
但两刻前,墙下突然传来杀声,且声势极大。一塘冒死靠前查探,发现有一队甲骑与数百胡骑在一处断墙之北厮杀……”
达奚猛的一怔:“甲骑?”
“确实是甲骑!”一侧的塘主恭身应道,“皆是人马俱甲……但数量不多,看阵势只有二三百骑……”
“只有两三百骑?”
达奚一脸的狐疑,“莫说人马俱甲的甲骑,武威郡怕是连三百披扎甲的轻骑都凑不出来。因此,这些甲骑绝非郡兵……”
说着他又回过头,看着李始贤,“李都尉以为呢?”
不知为何,李始贤好似没听到一样,只是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