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9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术前,杨平要跟郭敬尧作一次短暂的沟通,黄医生和林医生都陪在床边。  

在杨平眼里,郭敬尧不过是他众多病人中的一个而已。  

医生必须明明白白地上手术台,病人最好也明明白白地上手术台,这是沟通的目的所在。  

即使千亿身家,在手术台上,跟普通人没有区别,他的身体依然按解剖学构成,依然按生理学运转。  

古人写书经常描述名人天生异相,不是胳膊长到过膝,就是耳朵大到垂肩,如果从医学角度来看,这种应该算是一种畸形吧。  

郭敬尧像普通病人一样,渴望双腿能够恢复知觉和力量,渴望可以站起来,不用靠轮椅生活。  

他对手术的细节提出了很多问题,有些十分幼稚,甚至啼笑皆非,但杨平还是耐心地解释,他不想自己的病人怀着忐忑的心情上手术台。  

第二天上午九点,郭敬尧的手术正式开始。  

手术安排在一个百级层流杂交手术室,这样方便术后进行DSA血管造影,以确认瘘口是否真正封闭。  

中国医生天团蓄精养锐,精神抖擞,在黄医生的带领下,进入手术室。  

黄医生和林医生陪伴杨平左右,帮忙开门,拿拖鞋,取衣服。  

张林不仅发型是新的,衣服皮带鞋子全是新的,衣服还有新布料发出的淡淡机器味。  

这次手术要进入椎管,还有可能进行椎管内血管吻合,为了降低感染概率,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除了黄医生、林医生、协助天团的麻醉医生及护士,其它人员禁止进入手术,如果要观看手术,只能在手术室的观看区,通过视频观看。  

被禁止进入的人员包括奥古斯特和密尔顿。  

杨平是主刀,他有绝对的权力来做出一些规定,这些规定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手术尽量完美!  

郭敬尧躺在手术台上,身体有点发抖,心率也加快,达到105次分。  

“不用紧张!”胖子安慰他。  

他的声音也有些颤抖:“我没有紧张,可就是控制不住。”  

不紧张?身体不会撒谎,胖子从静脉推进镇静剂,开始麻醉前的诱导。  

在镇静剂的作用下,郭敬尧的身体停止颤抖,心率也回落到正常范围:87次分。  

气管插管成功,连接麻醉机,宙斯麻醉机独一无二地实现了信息处理引擎系统与生命体征监护系统的一体化集成。  

病人通过呼吸方式摄入麻醉药,通过回路系统,将麻醉药送入肺泡,从肺泡进入血液,再沿着血管内的血液流动,麻醉药弥散到全身各个部位,屏蔽中枢神经系统的感知,达到全身麻醉的目的。  

郭敬尧的自主呼吸被麻醉药暂时抑制,他的呼吸交给麻醉机接管。  

胖子打了个ok的手势,手势很帅:“麻醉成功!”  

林医生在台下,黄医生上台,这种手术,术者不能全是拿临时执照的外国医生,必须要有持正常执照的医生站台。  

介入的周医生在侧卧位给郭敬尧进行一侧股动脉穿刺置管,留作术后做DSA。  

完成股动脉置管,病人由侧卧位变成俯卧位,趴在脊柱外科专用俯卧架上。  

巡回护士周灿,将各个骨突的部位用软垫保护;腹部悬空,避免挤压导致脊柱静脉丛的充血;双眼在闭合位被贴胶固定保护;检查尿管通畅,生殖器没有受到压迫。  

每一个细节做到完美,由细节组成的整体才会完美。  

洗手消毒铺单,3M一次性的无菌单,一张一张地盖上去,只露出手术的局部。  

宋子墨将无菌手柄连接无影灯,利用无菌手柄将无影灯的高度和角度调节到最佳。  

“手术准备完成,开始术前暂停核对!”  

大家立刻集中精神,停下手里的一切动作。  

“手术病人郭敬尧,男,六十岁,住院号”  

“正确”  

参加手术的医生护士异口同声,如果有异议必须当场提出,这是权利也是义务。  

“手术部位?”  

“胸椎!”  

“手术方式?”  

“胸椎后路椎板开窗硬脊膜动静脉瘘成形术!”  

“预计出血量?”  

“50以内!”  

“手术关注重点?”  

“避免损伤脊髓及神经根,成功实施动静脉瘘成形!”  

“麻醉关注重点?”  

“术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  

“请问对此次手术有没有疑问?”  

“没有!”  

“没有疑问,请现在开始手术。”  

巡回护士合上病历本,核对完毕,手术才能正式开始。  

“麻醉医生,请汇报病人的生命体征。”  

“心率8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284Hg,耳温36.6摄氏度”  

“很好!我现在要开始手术,刀!”  

术前暂停核对是一项严肃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这是对手术病人、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的一次最后确定。  

一个手术病人从病房进入手术室开刀前,需要进行三次核对,在病房接病人的时候,核对一次,进入手术室麻醉前,要核对一次,主刀医生开刀前又要核对一次。  

不厌其烦的核对,将做错病人,做错部位,做错手术的失误降到最低。  

观看区的屏幕上,术前核对时,奥古斯特、密尔顿、小林笃也身体挺直,毕恭毕敬,如同身临其境。  

这种仪式感可以时刻提醒术者,对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